第 559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与那些竞争对手竞争。

如此一来,陆恒跑火云宫的频率愈是勤快。

这道行两个字,说来玄之又玄,本质上,无外乎知识——和印证知识对自身、对他人、对天地、对大道的理解。

修行之初,以专一为甚;修行跨过了仙凡之隔,便既要精深,又要博大。纳无尽知识,以之为柴薪,灼烧、炼就自己的道。

火云宫中的海量知识,无疑是上好的资粮。

此外,陆恒还开始交朋友——三清教主的藏书,也是他的目标。先前陆恒阅览过碧游宫的藏书,便把眼睛盯上玉虚宫和八景宫。

甚至琢磨着什么时候去寻那西方二圣聊一聊。

至于女娲娘娘的藏书,亦不必说。

当然,还有大老婆嫦羲,以及其他隐藏很深的上古大神们——西昆仑金母等等。

连冥河老祖,也给挖出来,找上门去,把他藏书阅尽。

此外,还要求各个化身,将他们所经历的宇宙,所有的知识都给囊过来。

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陆恒这边一头扎入知识海洋不说,卻说那封神,眼看走到盡头。

帝辛倒行逆施,失人王大义,以至於天下皆反。

先迫杀姜王后,后宫一场大火,姜氏消失无踪。姜玥失踪以后,帝辛反应过来,知道此举凶险,于是召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入朝歌。

帝辛毕竟聪敏。他深知,一旦此事宣扬,姜桓楚必反,因此必杀姜桓楚;而鄂崇禹见他连王后和东伯侯都杀,亦必反。

因此皆召入朝歌,要斩草除根。

姜桓楚与鄂崇禹虽知帝辛暴虐,但一来世代忠于大商,二来自忖背后二百镇诸侯,帝辛不敢轻易下手。

却哪里知道,帝辛早已疯了。

先诬陷东伯侯谋反,杀之;鄂崇禹愤而直谏,亦杀之。

这一下,天下动荡。姜文焕即位东伯侯,一头倒向北秦崇宜;南伯侯世子则一头倒向了西岐。

——所谓北秦,就是崇宜建立的诸侯国。

立时间,朝歌再无羽翼,帝辛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四方诸侯皆反,大商还能剩下什么?除了朝歌,什么都没了。

这可把闻太师气得吐血!

然而帝辛的骚操作还没完。

他竟然又对黄飞虎的妻子下手,逼的黄飞虎之妻自尽,把黄飞虎之妹黄妃推下摘星台摔死。

而此时,黄飞虎正统领大军,与北秦崇宜作战。

大商两根庭柱,闻太师敌西岐,黄飞虎敌北秦,这是帝辛能安坐朝歌的栋梁因素。

而这厮,却自断栋梁!

消息传到前线,黄飞虎二话没说,直率兵向崇宜投降!

于是北秦高歌猛进,一路打到三山关下。

不过在这里,却撞到了铁板——那三山关总兵孔宣,却是个厉害之极的人物。

一手五色神光,见人刷人,见鬼刷鬼,无論法宝神兵,只要敢亮出来,一刷即没。

赵公明出战,二十四颗定海珠又给刷了去。

太乙真人出战,险些把自己都给落进去。

没奈何,只得再商对策。

十五章 孔宣

三山关下,北秦大营之中。

赵公明唉声叹气:“实不知这三山关的总兵竟有此神通——他堂堂一个金仙竟然到人间作一关总兵,想不通,想不通啊。”

太乙真人脾气暴躁,喝道:“那厮手段了得,得像个办法降伏他,否则这三山关难过!”

云中子叹道:“不如这样,我回玉虚宫一趟,问问老师这孔宣的来历,寻求降伏之法。赵公明道兄不若再去请云霄仙子,看看她是否有法子。”

赵公明脸上无光,可也没法子,道:“也罢。”

眼下崇宜营中,厉害的战将有金吒、哪吒和杨戬;金仙级数的则只赵公明、云中子和太乙真人。

之前为敌水族,请来的三霄和玉鼎真人,在击破水族之后,各自又回道场去了。

崇宜闻言,道:“劳烦两位老师奔波。”

云中子笑道:“此应有之义。君侯仁爱百姓,怜惜苍生,贫道虽无甚能为,却无论如何也要助君侯夺得天下,此苍生之幸、人族之幸也。”

赵公明也是点头,道:“你莫说那些。你唤我一声老师,我便合该为你奔波。”

于是两个各自遁出军营,求援不提。

若说这孔宣的来历,崇宜心中知之。不过到了现在,他却不敢肯定——毕竟,那封神演义的书,与这眼前的现实,分明有差异。

万一那孔宣他不是什么凤凰之子,这说出来,便是错误的诱导,若因此害了赵公明他们,岂不痛心?

至于金吒、哪吒、杨戬,此时坐在帐下,皆无言。

先时,一个个都被孔宣收拾了一顿,哪里还有言语?

正这里,营外来报,说孔宣又来搦战。

太乙真人切齿道:“这厮真是可恨!”

比起当初睚眦日日骂战,孔宣更可恨——这厮那高傲的模样,比睚眦更甚数倍。完全不把太乙真人他们放在眼里。

崇宜忙道:“且教他骂战去,不需理会。”

说:“太乙老师莫要生气,孔宣倒行逆施,早晚必被降伏。”

太乙真人舒了口气,点头:“君侯所言极是。帝辛暴虐无道,孔宣助他,早晚报应。”

营外孔宣骂战一番,见北秦高挂免战牌,于是嗤笑一阵,回到关上,谓之左右:“我五色神光纵横天下,崇宜小儿能奈我何?”

道:“帝汤敬我,谓之天命玄鸟;我无论如何,要尽力一助,成败不论,这因果却须得了结完了。”

这里对峙不提。

却不久,未等赵公明、云中子归返,竟是来了西岐信使。

唤作是散宜生者,乃西岐大夫。

见了崇宜,拜道:“散宜生拜见君侯。”

崇宜笑道:“散大夫不必多礼。”

稍叙几句,说明来意。

散宜生道:“帝辛暴虐无道,天下共伐之。眼下除我西岐,便止北秦。我奉我主姬发之命,前来与君侯相议。”

“哦?”

崇宜神色一转:“如何相议?西岐莫非有什么提议?”

散宜生正色道:“我主与君侯,皆人杰也;然则人王之尊,仅一人可为。若君侯与我主相争,必生灵涂炭。我主愿与君侯相约——先入朝歌者王。”

崇宜一听,眼睛里露出一丝厉色。

先入朝歌者王,这不禁让崇宜想起了汉高祖和楚霸王。

他心思转动:姬发使散宜生前来,与我约定先入朝歌者王。而我被孔宣阻在三山关外,西岐被闻太师阻在汜水关外,看似情形相同。然则孔宣之威,更甚闻太师。

又想到:“散宜生既至,说明姬发是早有计议。说不定此时,姬发早派遣一支精兵绕过汜水关,直击朝歌。我却已落后一步。”

“一旦应下此约,到时候姬发先占了朝歌,我难道要臣服于他?”

这万万不能。

他转念想到:“姬发施此计,说明他并无绝对把握对付我。而要以约定束缚。这么一看,我倒应该自豪了。”

念头转动,许多想法此起彼伏。

然後道:“散大夫遠道而来,想必疲累;此间事,我须得仔細斟酌,不能立时予以回复。不如散大夫先在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