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故人,自不可怠慢。且送些礼品去侯府,聊表心意。”

挥退了宫人,子受脸色渐渐淡漠下来。

黄妃与王后之言,令他殊为心烦。子受并非不聪敏,相反,他是个极聪敏的人;并非不知好歹,他也有自己的判断。

但这是他自小的志向——子受小时候,经常出宫去闻太师府上求学;因着小时候也是个飞天的蜈蚣,经常逃课,几乎把朝歌内外逛了个遍。

因此他深知民间的疾苦。

有一回他问闻太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有奴隶,人民为何困苦。闻太师告诉他,是贵族之故。

从那时起,子受便励志,要扭转这一切。

或许那句话,闻太师自己都已经忘了,但子受却记得十分清楚。这几年登基以来,子受已经屡屡从奴隶之中,提拔了好些官员。

奴隶之中,并非没有人才。

平民百姓,也并非都是蠢虫。

他们只是被贵族压迫的太狠。

有了这样的认知,子受愈发坚定自己的志向——他要推翻这一切,为此在所不惜。

他的志向,也曾与闻太师私下里聊过。闻太师并不支持他。闻太师曾告诉他,大商的结构已是固定,除非彻底打坏,否则无法改变。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是从一开始便积攒下来的因果。

但闻太师也不反对他——只要求他慢慢来,切莫急躁。

但子受等不及。他性情愈发急躁。闻太师管着还好,闻太师一走,便他放飞自我。

有时候明明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隐患,明明知道可以慢慢来,可以把隐患压倒最低,但他就是忍不住。

这便是本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

子受自己压不住自己,他明白自己的心,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许他自己心中,早有了对自己下场的判断。

(

四九章 心狠

姜玥挺着个大肚子,出离王宫,在侯府见到了碧游、罗刹女。

见面高兴勿需赘言。

“已十余年未见。”姜玥叹道:“我每每想起均山的日子,比起如今,不知快乐多少倍。”

罗刹女玩笑道:“你现在可是王后。”

姜玥微微摇头:“王宫就是一座囚笼——若非作为东伯侯长女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一早是不愿意嫁来的——尤以随师父学道,更不愿来。”

罗刹女听罢, 微微一怔,有些感同身受——她原来也是如此。作为罗刹国的公主,经常徘徊于责任与自我之间。

碧游笑道:“烦心的话不多说,说些高兴的话儿。”

于是便说许多有趣的见闻。

最终落到封神这件事情上。

姜玥道:“早先在月宫,师父偶尔提起封神,说与人间王朝的改朝换代在一起。”

叹了口气:“原来还道大商蒸蒸日上,改朝换代莫非虚言。现在终于有些体会。”

说:“子受才思敏捷, 但性情急躁刚愎,除了闻太师,谁的话也不听。我怕他早晚走上绝路。”

又悠悠道:“他愈是不待见我了...不单单我的规劝令他不爽,更因为我的身份。”

姜玥是东伯侯之女,东伯侯是贵族之首。而子受的敌人,就是天下的贵族。他越是走上这条路,便无论如何,都要愈发疏远姜玥。

这与姜玥是否称职、是否美丽无关。

碧游和罗刹女对视一眼。碧游斟酌了一下,道:“真不能规劝吗?”

姜玥摇头:“除了闻太师,没人可以劝住他。”

罗刹女道:“便是本性了。”

说:“看来是注定的。”

碧游道:“封神势在必行,而人族的发展正好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关头。天庭的建立与人族的改变合在一起。”

陆恒早与她们说过这些。

大商愈是繁荣,沉疴愈是深沉。贵族愈是强横,平民愈是难过。便是个社会改变的关头。

无论是否有子受,无论子受急躁刚愎与否,潮流已经形成。

罗刹女道:“反正与我们关系不大...姜玥, 你师公陆大老爷将作天帝, 他是個护短的, 你只做好自己, 到时候自然有个好着落。”

姜玥一听,吃惊道:“天帝?!”

罗刹女道:“封神是为立天庭, 而天庭嘛,当然要有个天帝。火云宫里的老祖宗们教那死鬼作天帝,他已经同意了。”

姜玥闻言,眼中绽放光彩。

她念头转动,道:“这里怕是有一件事,要求两位姐姐帮忙。”

虽然论辈分,叫一声师叔无妨;但论关系,却为姐妹。

碧游道:“你只说。”

姜玥抚摸着凸起的小腹,道:“此我长子,亦子受长子。但子受绝不喜欢他。”

道:“我是东伯侯的长女,我的儿子生来与贵族纠葛;而子受要对付贵族,便绝不会允许他好端端成长,更不会让他成为子受的继承人。”

说:“我怀了他三年,他将出生;我猜子受一定会以此为由,将他弃之。”

怀孕三年,说祥瑞可,说妖魔附体亦可。这个孩子生来与子受政治立场不同, 子受一定会想方设法弃了他。

道:“待他出生,子受弃他, 我希望两位姐姐能帮我照顾他,教他做人、修行的道理。”

碧游、罗刹女对视一眼,齐齐颔首:“此应有之理。”

罗刹女道:“你是嫦羲的弟子,那死鬼是你师公;伱的孩子便是他两个徒孙,自不能视而不见。你只放心即是。”

一番言谈,直至入夜。

姜玥这才回了宫中。

约定好,在孩子出生那一天,设法把孩子送到东伯侯府来。

接下来几天,姜玥每天都要出宫,与碧游、罗刹女谈天;她也很喜欢李贞英小姑娘,听说是李靖的幺女,还送了许多礼物。

这里事,除了紧要的,姜玥并未隐瞒子受。

子受也知道了所谓故人是什么,便一男一女和一个孩子,原是陈唐关附近的人士,早年与姜玥是旧识。

子受便放下心来,不再理会。

他怕是的东伯侯府来人,勾连内宫,恐对他不利。

这段时间,朝歌的事,一番接着一番。子受许多大动作——他一边从奴隶、平民之中提拔人才,一边又使劲的用奴隶。

倒不是子受忘了自己志向,而是因为,除了奴隶,他没有更多人力可用。贵族们渐渐开始反抗他,在朝中,屡屡驳回他的施政,令子受愈是愤怒。

这一天,王后产子。

子受冷眼看着王后产下一个肉胎,作状愤怒:“何以产下肉胎?与我丢出去!寡人的长子,怎是肉胎!”

不等姜玥反应,便教人捉了肉胎出去。

即拂袖而走。

姜玥回过神来,心下冰凉,忙谓之左右:“速去侯府,教我故人帮忙!”

于是忙到侯府,见了碧游、罗刹女,说:“大王直把肉胎捉走,不给王后反应。不知要丢到何处,王后请两位务必帮忙。”

碧游和罗刹女一听,皆站了起来。

罗刹女道:“子受这般心狠?!”

碧游掐指暗算,片刻后道:“城外东郊!”

即与罗刹女道:“你带着英儿这里莫动,我去东郊把孩子带回来。”

便摇身一晃,消失在眼前。

却说子受教人捉了肉胎,也是心狠,直教丢弃东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