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 章(1 / 1)

神话:天罡地煞 十九代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或许殷夫人与纣王血脉关系并不十分亲近,未必是帝乙之女、殷受之姐妹,但绝对是表姐妹——都是宗室。

实不知那纣王日后到底何等残暴作为,搞得众叛亲离。但凡有点能耐的,也不至于身死国灭。

这等念头一闪即逝,实无过多关注必要。

眼下祭炼神兵,早些去寻那冥河老祖,把事儿分解清楚。至于日后如何, 再说且罢。

......

李靖高高兴兴回到陈唐关, 见了父亲,说:“果然有高人隐居——或说明居。便那半山腰上一座庄园,格局美轮美奂。有一男一女两位高人,修为定不次于我师度厄真人!”

李父闻言惊奇:“均山区区小山,竟有这般高人居之?”

李靖笑道:“或是为名者缘。这位高人姓陆,名恒,号千钧。均山亦是均,或是此缘故。”

李父道:“可知其人若何?”

李靖道:“非是旁门左道、邪魔外道。陆先生性子豪爽直烈,平易近人。我与他谈天之时,他还在炼器,也不曾教我避讳。”

李父笑道:“那倒是好。”

说:“可有渊源?”

李靖摇了摇头:“陆先生说是野路子出身,只凡俗时拜过师父。父亲,他也是人族。”

李父笑起来:“那更好不过。”

李靖也深以为然:“那名山大川之中,许多仙家,多是异类出身。我人族出身的,实不甚多。至于如我师度厄真人那般修为的,更是少见。”

说:“陆先生法力高深,神通广大,却是平易近人,我心向往之。他还指点了我修行的奥妙,解了我许多疑惑。”

李父大笑:“甚好,甚好。”

说:“可曾邀请这位陆先生来陈唐关做客?这样的人物,愈是交好愈是好。为父已老,没有根性,天年在近。你虽有修为,却不及成仙。初掌兵权,更须如履薄冰。若能与高人交好,有利无害也。”

李靖道:“儿以迎娶王女在即,邀请陆先生赴宴,陆先生答应了。”

李父大笑:“好。”

便不多久,朝歌使至。是朝中大夫,唤作杨任。

随行者九千之众,更有王女陪侍车驾七百。

朝歌与陈唐关相距遥远,以数千万里计,便驾驭异兽、法车,一来一回也颇费工夫。

帝乙阅了李父奏表,大笔一挥,人王诏令,认可李靖承袭爵禄,并选王室宗女一位,并诏书同至陈唐,使下嫁李靖。着大夫杨任为使,办理此事。

杨任至关前,早有李靖父子率众迎接。

杨任下了车驾,至近前,与李靖父子见了礼,一边已是将李靖上下打量。见他形貌甚伟,目光坚定,更有修为在身,不禁暗暗点头。

“陈唐关李氏已三代不出修行,这一代出了李靖,振兴家族近在眼前。”

杨任心中转动之间,笑道:“李将军,王女便在车驾之中,还不快去见过?”

然后对李父道:“老爵爷请。”

先入陈唐关去了。

李靖到后面车驾,隔着帘子与王女叙了几句话,这便欢欢喜喜,与王女陪侍车驾一道,入陈唐关。

虽是隔着帘子,但李靖是个修行,修为臻至心相,虽车驾并非凡物,却也不曾阻隔他目光,把那王女看的清楚。

——果然绝色!

虽只几句话交流,已知王女温婉大气,乃是良配。

这教他如何不喜?

一番安顿不提。

翌日,摆下香案,迎了人王法旨。至此,李靖名正言顺,接过了陈唐关军政大事。

而后在府中大厅宴请使臣杨任。

觥筹交错之中,相谈甚欢。

“李将军接大任,迎王女,正是双喜临门。”杨任笑道:“来时大王谓之我,说陈唐关李族世代为大商镇守东疆,兢兢业业,劳苦功劳。教我代大王向李族问候,请老爵爷保重身体。并勉励李将军,期盼将军立功立德保我人族,带领李族更上层楼。”

李父面露感激之色,对西北朝歌方向参拜:“大王之恩,老朽铭感肺腑!李族必尽心竭力,为大商镇守东疆,为人族立功立德!”

李靖心潮起伏,亦拜道:“必不负大王所望!”

帝乙乃圣君,行事手段高明,堂皇正大,赏罚分明,各路诸侯、镇边大将,莫有不服者。

大商之承平,皆在帝乙也。

一番叙过,便商讨李靖与王女婚事日期。

杨任是早有计较,他说:“临行前,大王为李将军婚事择了几个好日子,前两个已是过了,这第三个正在眼前,算算就是七日之后。若老爵爷和李将军无异议,不妨就选在七日之后的良辰吉日。”

李家父子自无异议。

于是定下七日之后成亲。

便紧锣密鼓,开始准备这桩喜事。

李族是陈唐关的拥有者,李靖大婚,满城已酝酿喜意。许多百姓自发张灯结彩,以为庆祝。

实是李族虽为贵族,但对百姓盘剥还算柔和,百姓不至于生活拮据,因此感恩戴德。

转言便是数日,眼看大婚临近。

第六章 穷光蛋

这天一早,李靖先去见了未婚的妻子,那位宗室王女。

虽说还未成亲,但规矩并不多,并未有什么没成亲之前不能见面的陋俗。几日下来,李靖与王女已互相颇有了解,相处自然。

于李府后院之中, 两个并坐花前。

李靖说:“明日便是你我成亲之日。”

王女笑容温婉,目如星辰,略有一丝羞涩,嗯了一声。

李靖抓起她手,道:“此我今生大事。我是个不会甜言蜜语的人,只一言,今生必不负你也。”

王女脸蛋发红, 悄悄靠上了李靖肩膀。

此时无声胜却有声。

安静了好久。

李靖说:“稍后我要出去一趟。三千里外的均山, 有一位前辈高人,我去请他来赴宴。”

王女好奇:“如何前辈高人?”

李靖道:“便如我师那般高人。”

王女惊异:“那倒是修为高深。”

李靖颔首:“前不久有穷氏举兵来攻,我以初任兵权,本意以此正名立功,不曾想有穷氏兵至均山,冲撞了这位前辈,被他拂袖扇了回去。我才知道均山有高人隐居。”

说:“一番拜访,果然高人。更相谈甚欢。当时我便邀请他赴宴。”

王女道:“这般高人,更要结交。你自去,婚事杂务我来操持。”

...

李靖便自出离陈唐关,奔均山而走。不多时,至均山,到陆恒庄园门前,报了姓名,见到了陆恒。

此时几日已过,陆恒那条大槊几已成型,差不多临近开锋。

李靖一入月门,迎面便一股锋芒扑来, 教他心脏骤停,险些失态。

好在只是一瞬。

他不禁拜道:“先生这神兵,真是令人望而生畏。”

陆恒笑道:“还算趁手。”

便说:“可是定下日子了?”

李靖咧嘴一笑:“就在明日。”

陆恒沉吟了一下,道:“明日倒的确是个良辰吉日。”

便说:“我既应你,必当赴宴。可有好酒?算算我已有一段时间不曾饮酒,颇为有些馋了。”

李靖笑道:“好酒管够。”

说:“有千年佳酿,不知先生喝得喝不得?”

陆恒大笑:“休说千年佳酿,便万年十万年的,又何惧哉?”

不久,李靖告辞而去。

嫦羲便说:“人间佳酿,亦不过凡品。你若要饮酒,我有月桂仙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