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1)

重生之官屠 幻狐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陈子华摇摇头:“不会啦,你还没听出来么,他想让我在他身边做秘书呢。”顿了顿又接道:“算了,今天看来,在这儿是玩不成了,咱们去万花山吧。”虽然嘴里没说,陈子华却对许若兰的机变甚感诧异,平时倒是没看出来,她居然这么有心计。

蒋雨珊道:“你们俩嘀咕什么呐,到底还去不去算卦呀?”

杨剑心撇嘴道:“还算什么卦?你没看见刚才那个姓林的,是子华未来的上司么,咱们呐,还是别去凑热闹了,换个地儿吧。”

陈子华苦笑了一声,道:“咱们去万花山吧,等高考完了,再到这儿来好好玩上几天。”原本还打算顺便去看看吴明,如今只好死了心,等蒋雨珊等人回去后,自己再专门上山一次了,嗯,到时候再问问老道士寒微子,看看林安东都算了些什么。

果然没出所料,转天早上刚报完到,陈子华就被秘书长许泽华叫到了办公室,开门见山就问:“你认识新来的林书记?”

许泽华就是许若兰的父亲,陈子华上初中的时候就经常去许家,两人自然熟悉,否则许泽华也不会甘冒风险,将陈子华放到市委秘书处实习,因此,问起话来也没有拐弯抹角。

“认识是认识,不过没啥关系,也不熟。”陈子华敷衍道,既没说实话,也没骗许泽华。

“哦,难怪呐,”许泽华琢磨了一下方才道:“林书记刚到咱们文熙市,一切都还不是太熟悉,你就暂时到林书记身边做一段时间秘书吧,享受副科待遇。”昨天林书记曾经跟他提说过,看秘书处有没有才参加工作的新人,给他挑一个纯洁点儿的做秘书。

要知道政府秘书处可闲着不少老油条呢,光是正、副处级的就有七八个,想必林书记不愿意用这些老油条,许泽华当时就想起女儿推荐给他的陈子华,略一犹豫就将陈子华给提了提,当然,秘书处没给别人做过专职秘书的人还不少,推荐陈子华纯粹就是看女儿的面子,没想到林安东当时就点了头,要陈子华去做专职秘书。

原本还有些奇怪,这会儿方才知道,林书记居然与陈子华是旧识,许泽华心里也就释然了,若非很早就与女儿的这个同学熟识,说不定他还会产生别的想法也说不定。

既然是林书记的旧识,许泽华干脆人情送到底,直接解决了陈子华的待遇问题,先定个副科,等林书记那边确定下来了,到时候就能顺势将陈子华的行政级别再提一级,也算是假公济私,给足了女儿的面子。

将平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仔细交代了一番之后,许泽华方才亲自带着陈子华来到林安东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得到示意之后推门进来,对正在翻阅文件的林安东道:“林书记,这是秘书处的小陈,暂时由他来做您的秘书。”然后将一沓文件放在林安东的桌面上。

林安东笑着点了点头,道:“许秘书长,麻烦你了。”

许泽华客气了两句,道:“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先走了。”

陈子华很快进入角色,帮着把许泽华送出办公室,然后麻利的替林安东换了茶水,将桌面上批示过的文件整理了一番,才轻轻掩上门,退出办公室。

第四章 起步

市委重新调整分工之后,林安东成为分管意识形态的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展改革、物价、粮食、劳动保障、统计、人事、编制、监察、民政、人民武装、打私、民族宗教、残联工作,算是排名靠前的一名常委了。wWw,

陈子华手头的工作也一下子变得繁忙起来,不过总算有条不紊,没有出什么纰漏。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加上许秘书长的暗中提点,总算能得心应手,与林安东也配合的越来越默契,最起码在许秘书长眼里,算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了。

“小陈,上次说的那篇文章写了没有?”

林安东难得清闲下来,便把陈子华叫到办公室问起文章的事儿,自从说经台偶遇之后,他一直对陈子华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段时间做他的专职秘书,大小事情打理的有条不紊,尤其是几篇言稿更是写得花团锦簇,不但不落俗套,还言之有物,比那些满篇空话、套话的万金油强多了。

尤其是前几天还写了一篇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的文章,提出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清理工作,全面清理在建项目,做到大幅度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的观点,颇有些前瞻性的大局观,林安东便署上自己的名字,以两人的名义在了内参上。

“正琢磨呢,林书记,”陈子华一边给林安东换上茶水,一边小心回道:“关于物价和工资改革,中央还没有正式的文件,现在写这样的东西合适吗?”

那天在山上谈论的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被林安东惦记上了,让他就自己的观点写一篇关于物价和工资改革的建议,本来早就写好了,却不知道该不该拿出来,陈子华有着前世的记忆,他知道这个时期国家政策正处于改革派与保守派相互交叉,政经体制逐渐转换的敏感时刻,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某些政治势力相互倾轧的牺牲品,他还有着更大的目标,不想这么早就不明不白的成了炮灰,这也是他靠上林安东的原因。

“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在征询这方面的意见了,你的目光还是不错的。”

林安东微笑着道,心里却微微叹了口气,自己下来挂职,更主要还是为了镀金,以这次挂职做跳板,有了地方执政的经历,在部委的展也会更顺一些,因此,来的时候便打定主意不参合地方上的勾心斗角,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年时间,捞个好评语就成。

“上次的署名文章给您惹麻烦了。”

陈子华却不想自己“剽窃”前世的论文会挑起大范围的辩论,更成为派系倾轧的导火索,市委书记顾世平主导并关注的大型国际商城项目被有心人拿出来说事儿,表在内参上的论文,不但被省报转载,人民日报还专门了一篇回应的评论。

“这算什么麻烦?真理愈辩愈明,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场辩论就会落下帷幕。”林安东倒是很有信心,“危机与机会并存,我们又何尝不愿意被争论呢?”

想起私底下从华都传来的上层消息,林安东忍不住一阵畅快,这场辩论,最终,自己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自己这个秘书的敏锐眼光和精准的判断力更是惊叹,这也是他今天忍不住问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