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重生之官屠 幻狐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该专项拨付了的,或许临时没有转到粮食部门,也是可能的,即便打白条,也拖不了多久的。”

“那年不是这一套?衙门里的套路,断不会出现这样大的纰漏的,你娃子用心查查,不难找出根儿的。”陈大忠若有所指,却没有明说,显然他是知道一些隐情的。

“再说差价的事儿吧,咱们粮食不够吃,有些家就宁愿补上差价,也不愿去卖粮,要我想啊,这个差价,应该就是公购粮和议价粮的差价吧,再另外补上要缴纳的农业税、教育费什么的,单是差价,也没多少,可你知道,实际上是怎么收的?”陈大忠叹了口气,“实际上收的是议价粮的价钱呐,也就是说,本来用于购买这部分公购粮的钱,就这么被人吞了!”

陈子华心里一寒,没想到下面的人胆子这么肥。

陈大忠的话他听明白了,比方说,一斤公购粮的价钱是七角,议价粮是九角,差价就应该是两角,一个五口之家,按每人五十斤公购粮任务,应该是二百五十斤,若是不愿意卖粮,用补差价的办法缴钱的话,就应当补缴五十块钱,外加应当上缴的农业税和教育费等等,而实际上呢,却是按议价粮的价钱收的差价,即每斤九角,原本五十元的差价就变成了二百二十五块,税费另算,这样凭空就被吞掉一百七十五块,简直被抢人还厉害。

“至于教育集资,这里面呐,水就更深咯。”陈大忠也不掖着藏着,将一些外人看不透的东西,抽丝剥茧,一项一项的给陈子华详细肢解、指点,听得陈子华冷汗淋漓、大受启的同时,却也觉得莫名的悲哀,恐怕直到后世彻底取消农业税,开始农业补贴的时候,农民才不受这些蒙蔽吧,至少要少受些蒙蔽。

送陈大忠回去之后,又与陈大海聊了起来,得知陈大海已经办妥了采矿手续的事儿,便一再提醒他小心环境污染,因私人开采黄金的污染极其恐怖,弄不好就要危及周围的饮水安全,所以才跟陈大海专门提了提。

陈大海道:“说起污染,你还真就提醒了我,咱们这里的原矿还是很丰富的,不过大多属于鸡窝矿,开采方便,暂时也打算用锌丝收取,处理污水,倒是个大问题。”

“上次去化验的时候,结果还不错吧?”陈子华问道,原本这些都是秘密,一般人虽然关心,却不会问,即使问了,人家也不一定说。

陈大海却十分爽快,“还行,最低的也有七个品位,还是土山,最好的有一百一十多个品位,不过暂时还没能力开采。”

“这么高?!”陈子华吓了一跳,随进沉吟道:“这些话以后不要随便跟人说,尤其是矿上的详细情形,嗯,若是这样的话,你也别用锌丝收了,太麻烦,还是多投点儿本钱,用活性炭吧,提炼起来也方便。”

“没想到陈秘书对采金也这么精通,有没有兴趣合着干?”陈大海笑问。

陈子华笑道:“我倒是想,可惜分身乏术。”

陈大海却道:“没关系,那里虽然偏僻,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被更多的人觉,不知道吧,为了承包那片荒山,我答应大堂哥,今后几年镇上一半的提留款由我出,还另外缴了承包费。”顿了顿又道:“几年时间,我一个人肯定开不完那片山区的富矿,到时候不定便宜谁呢,不如咱们合伙儿干,还能多分点儿。”

陈子华犹豫了片刻,陈大海的话不假,一旦消息走漏,还不定那片荒山归谁呢,叹了口气,“那你打算投资多少?”

“我本来也没多少钱,东拼西凑的,能有三万多块,加上从信用社贷点儿,能整五万块吧。”陈大海道,“承包费用预交了一万,其余的年底再算。”

陈子华琢磨了一会儿,方才道:“五万块是少了点儿,而且在咱们这儿开金矿,也不是长久事儿,不如这样,我再投资五万块,咱们尽快捞一笔就收手,如何?”他自然是没钱的,但吴明有啊,家里装电话和留的那两千块,都是吴明的钱。

“成交!”陈大海端起酒杯道。

------------新书上传,求票支持---------

o点后谁在线的话,麻烦投票支持!

第十一章 递把刀儿给林书记

在陈家坪镇上停了两天,陈子华跟陈大海又一起去那片叫鳖岭的荒山野沟实地视察了一番,发现这里确实太过偏僻,全是荒山野岭,距离有人烟的地方极远,自然无法通车,虽然艰苦,却也更容易保密,因此,两人最终商定,由陈大海到偏远地区去雇佣两个大点儿的采矿队,来这里进行全封闭式开采。

原打算让吴明在鳖岭矿上帮陈大海来着,陈大海却说暂时用不上帮什么忙,等采矿队来了以后,能正式开始采矿了再说,陈子华便带着吴明四下里搞调查去了,先是到附近的凤凰山乡,再到临河乡,将凉皮店老板和陈老爸说的情形都一一验证了,方才回到蓝山县城。

仍旧在真味居,陈子华要了凉皮和黄酒,又让老板给他准备几份精美包装的酒坛子,每个坛子装上两斤酒,坛子外面罩着细皮竹编织的网,很有几分精致的味道。

吴明便问:“你带这些东西做什么?”

“送人。”陈子华淡淡的道,这几天跑乡下,辛苦倒是不觉得,可心情极差,越是走的地方多,越是觉着闷得慌,自己又没有多少官场经验,即便掌握了不少弊病,却也不知道该从啥地方下手,这里面盘根错节的,也不知道牵涉了多少人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不知轻重的胡乱放炮,只怕遭殃的最终还是自己。

“还是在想那些事情?”吴明便笑,陈子华在他眼里,还是学生气太重,“天下不平的事儿到处都有,你能管得几件?还是留给那些有能力的人去管吧。”

陈子华琢磨了一阵儿,轻声问道:“你说,这些事儿,会不会跟上面的某些人有牵连?”

“那还用说?”吴明撇嘴道,“要是上面没人撑着,谁那么大胆子,敢鲸吞集资?”

原来很多地方都在搞教育集资,打着义务教育的牌子,按人头摊派费用,至于随着农业税征收的教育费,却没人提说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部分地方开始着手翻修校舍,建新的教学楼,不过绝大多数地区却没啥动静,已经开始建学生楼的地方,也没有付给建筑队一分钱,全由建筑队底垫,等交付之后使用再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去结账,陈子华便有些纳闷,集资款哪里去了?

“这么几天下来,想必你也知道怎么做了吧,”陈子华道,“你到别的县市、乡镇都去看看,多收集些资料,不要局限于文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