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拿钥匙打开中间抽屉,取出一本纸张泛黄的古式装订书。
这书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卞教授翻的时候,必须得十分小心才行,一但力气太大,容易整页纸灰飞烟灭。
这是他已经仙逝的师父传给他的宝典,据说是祖师爷撰写的。
祖师爷游历四海八荒、见过无数奇珍异草,她将每一株植物的样子以笔墨绘于之上,还详细记录了它们的习性、特征、颜色等等。
卞教授不知想到什么,阖上眼眸,凭着记忆,翻开宝典三分之一的厚度,接着又往后翻了几页,果然,见到祖师爷记载的一株植物,跟今天夏禹政带来的那株有七八分相似。
跟着,他又从抽屉里找出上次那盆蓝色植物的叶子标本,在宝典里翻了翻——
还真找到一株跟它也有些类似的……
之前他明明鉴定过,这可是连国际植物组织样本库里都从未记载过的新物种。
卞教授长吁一声。
祖师爷果然名不虚传,就连这样的稀世珍宝,竟然都能找到相似度极高的描述。
等夏夜同学到京大报道,他可以好好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弄到这些植物的。
想起夏夜,卞教授又想起刚刚夏禹政的话。
最近那个网络词儿叫什么来着……
哦对,女儿奴。
夏禹政在他看来,就是妥妥的女儿奴。
卞教授不理解。
他就一个儿子,从小就是军事化教育,后来儿子有了孙子,他也是这种教育方法,并没因为隔辈儿就纵容孙子。
就算小女孩矜贵一些,也不至于这么担心嘛。
卞教授无奈摇了摇头,反正他这辈子,除了爱惜植物,永远不可能像他们那样溺爱哪个晚辈。
等回头京大开学见到夏夜,他也会按规矩办事,该夸的夸,该管教的管教。
就算这小女孩长得跟小天使一样招人稀罕,也不会动摇他半分。
卞教授笃定地将那本宝典合上,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放回中间抽屉,钥匙锁了两圈。
他身后开着门的小房间,就是他平时跪拜供奉祖师爷画像的地方。
因为植物协会这边除了交流日,平时没什么人,比学校和家里都要更加安静,所以他特意把祖师爷画像供奉在这里。
复古的实木桌子上摆着很讲究的小香炉,上面插着三根燃尽的香,旁边还有些水果供品什么的。
前方的地上放着一个挺大圆的蒲团,因长期跪拜的动作,蒲团中间会微微凹进去一点。
而祖师爷画像,就挂在对面的墙中央。
这画像现在拍卖的话,绝对价值连城。
这可是几百年前的古画,货真价实。
画是谁画的他们不知道,却知道画中那个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的女子、就是他们的祖师爷。
一身十分素净的月白长袍,头上带着个挺大的斗笠,莹莹白纱从斗笠顶尖垂了下来,围了大半圈。
正好就露出祖师爷那张精致无比的娇俏小脸。
说是神农仙子,一点也不夸张。
绝美的五官间、又凝了些逼人的英气,是很有辨识度的长相。
如果此时许禾也在,那么她定能一眼认出,这水墨画中的女子、跟T·D着笔的肖像油画中的女子,长的是一模一样。
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着装、发型,一中一西,年代也相差了好几百年,但那张脸、简直就跟从小甜糕脸上复制粘贴上去的一样……
**
8月20日,京大新生报到的日子到了。
江玄的车子很早就停在夏家门口。
王大海一下子就明白了,今天又是自己废柴的一天,江总来了,二小姐肯定不会坐自己开的车了。
王大海噘着嘴、把擦车的棉布往窗户里一扔,有小情绪了!
夏家大门打开,一屋子人喜气洋洋的从里面出来,夏行拉着小甜糕的行李箱,夏禹政提着小甜糕的黑书包,许禾则搂着小甜糕,并在她脸上亲了一大口。
还好她口红质量好,不掉色。
江玄下车,他今天特意自己开车,就知道一起去京大送夏夜报道的人不会少了。
夏禹政朝他打了招呼,客气几句后,特别懂事地帮宝贝女儿打开了副驾驶车门,自己则往后排座位去。
乔玉芬今天穿得跟个从国外回来的贵族老妇人似的,还带了个带网的礼帽。
孙女可是京大生物医学系的新生,她作为奶奶,去了肯定有面子。
她在随行佣人的搀扶下走到车旁,步伐缓慢且富态。
走到车前,随行佣人帮她拉开后车门,乔玉芬刚要进去,就见车后排已经满满登登了。
夏禹政、许禾、夏行,三人正好占满后排位子。
夏禹政跟许禾对看一眼,显然谁都不想下去,许禾就把球抛给了儿子:“行行,你自己开车去,让你奶奶上车。”
夏行沉默两秒,迎着乔玉芬期待的目光:“啊,奶奶,我车子又坏了没法开,要不您让王叔送您吧,他车子都准备好了。”
去京大还有四十多分钟的车程,谁不想跟小甜糕坐一辆车?
乔玉芬:“啊?”
夏行也不等她反应,手势很帅地朝她挥了下手,关上车门,对向驾驶室江玄小声道:“可以开车了江总。”
江玄发动车子,豪车扬长而去,甩了一脸乔玉芬最喜欢的高级汽车尾气。
“咳咳咳……”
本准备盛装出席的乔玉芬,结果被全家人剩下,独自一人站在大门口,脸上的表情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随行佣人见状,只好讪讪地笑着道:“老太太,您要不要坐司机的车子去……”
王大海对上老太太的视线,立刻挺直腰板,面露职业微笑,一脸的精气神儿。
乔玉芬看了他两秒,烦躁挥了挥手:“算了算了,请我我都不去!回屋!”
王大海:……
**
京大校园洁白又很有雕塑感的大门口,拉了欢迎新生的横幅。
旁边还有当志愿者的学姐学长,帮着新生及家长带路。
看着很隆重。
之前不管是一中还是三中,能考上京大的就只有年级排行最前面的那几个特优生,感觉人数极少,可这会儿京大新生入学时再看,竟也看出了些人山人海的感觉来。
因为这里,囊括的可是全国的高材生。
有的地区使用的不是全国卷,而是地方卷,所以加上夏夜,光是高考状元就有好几个。
平均每个新生都有三四个家长陪同,人数就更显得多了。
京大占地面积极大,每个院系都是风格迥异的建筑群,北边还有风景优美的荷花池,曾经不少大文豪都在里面吟诗作对过。
要说起来,京大绝对算得上京都一大特色景点,但这个景点,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学校管理十分严格,新生要凭录取通知书进校,而家长们只能跟着自家孩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