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房地产商纷纷放弃转营其他产业时,李嘉诚却不动声『色』地收购那些急于脱手的地皮和旧楼。这样,到70年代初期,李嘉诚拥有了70万平方米的楼宇,为他以后成为地产之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历楼市危机后他非但没有伤及元气,反而把物业做大做强,成为赫赫有名的商界巨人。李嘉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者,他身上体现的也正是大多数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如能力、眼光,以及抓住机遇的勇气。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能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洞察机会的眼光。一个有雄才伟略并渴望成功的人,须有长远的眼光和发现机遇的本领。而一个已经成功的人,超凡的眼光则能使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下面再来看另一个用战略眼光抓住机遇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人:
洛克菲勒是美国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组织——联合国。可是在任何一座繁华城市购买建立庞大楼宇的土地都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而刚刚起步的联合国总部的每一分钱都肩负着重任。联合国对此一筹莫展。洛克菲勒家族听说了这件事,他们立刻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无条件地捐赠给联合国。人们惊讶,洛克菲勒家族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发晕?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洛克菲勒家族在买下这一块地的同时也买下了周围的土地。当联合国总部的大楼落成后,周围土地的价格立即一路飙升。洛克菲勒家族就因为当初准确、长远的眼光做成了一笔大生意。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洛克菲勒家族凭借毗连联合国总部的地皮获得了多少个870万美元,洛克菲勒凭自己独到的眼光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也获得了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成功。
有这样一段话:“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要想有一双慧眼,不仅需要借鉴别人的成功之道,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积累,精确的判别,严密的比较,缜密的思考,科学的论证。正如法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具备敏锐的眼光当然也属于需要准备的范畴之中。
人的漫漫一生充满机遇,想要把握住机遇,就要练就一双慧眼。合理、有效地把握了机遇,就意味着你又向成功走进了一步。反之,让机遇白白从身边溜走,兴许你一生都无法遇到类似的好机会了。
7.做机遇的主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过机遇。 我们应该做机遇的主人,而不是机遇的奴隶。碰到机遇是一种幸运,抓住机遇却是一种能力。
时下,有些人常常感叹机遇对他们不公平,认为事业的不成功是机遇赋予他们的太少,而不去剖析一下自己对事业的态度。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同的是,机遇总是光顾那些能够把握住它的人。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点。这位留学生到了美洲,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招聘主管问他是否有车、是否会开车时,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于是招聘主管请他四天后来上班。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跟人学开,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就歪歪斜斜上路,第四天竟开车去公司报到了。后来,这位留学生成了美洲一家著名企业的业务主管。这个故事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做好机遇的主人,把握好机遇。假如那位留学生在招聘主管问他是否会开车时,回答是否定的,那他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成绩了。正是他有勇气答应下来,他才有了成功的机会。事实不正是这样吗?现在就算一个人非常有才能,但是当机遇到来时,他不能及时地抓住,这个人便会失去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他距离成功非但没有更近一步,反而又远了一步。
作家柳青说过:“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可决定人生的只是那么几步。”在这里,他所说的“几步”指的就是机遇。要成功必须把握好机遇,要把握好机遇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物质的和思想上的准备。换句话说,要体验心灵的宁静,安安静静地求知识、学本领,这是在为抓住机会作准备。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有“东风”来了,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愚蠢的人浪费机会,聪明的人善于把握机会,而有智慧的人,则善于创造机会。那么,你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有智慧的人呢?想要成为机遇的主人而非奴隶,当然会选择做有智慧的人,创造机会的人。然而这并不是说人们都能够为自己的目标去做第三种人,更多的人最终只能扮演第一种人。
之所以会是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总是畏首畏尾,面对一些不错的机会,却由于担心害怕不敢去尝试而错过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手里有一份不错的东西,可却因为不愿放弃,而失去了更好的东西。
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机遇悄然而逝,现实也已摆在眼前的时候便开始后悔了,甚至还会捶胸跺足,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能当机立断,而使自己丧失了这么好的机会。然而这又能怎样呢?机遇还是已经逝去了。并且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后悔,不是吗?况且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后悔了,我们只有区区几十年的时间来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实不允许我们后悔。那么,只有把握现在,做好机遇的主人,在适当的时机创造机会,最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抱怨没有机会,他们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别人那样的机会。但事实上,机会到处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没有机会”,这是失败者的托辞,有志气的人是不会这样怨天尤人的。他们在做事前密切观察留意机会,在工作过程中则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他们不等待机会,他们创造机会,努力成为掌控机遇的人,而不是被机遇掌控的人。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打了一次胜仗之后,有人去问他,假使有机会,他想不想攻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