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继续跟着水面漂流了一段时间,他看到旁边有一根结实的横木,他没有去抓,因为他想:“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可是最后他死了,到了天堂,他质问上帝:“你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冷静地说:“我已经给了你两次机会,而你都失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等待机会的人永远抓不住机遇,更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机遇。
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等待机会,可是往往让机会一次一次地从手中悄然而去。时间总是和机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也不等人。只有行动的人才能与时间赛跑,才能抓住机遇,也只有行动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人可以没有钱,但是不可以没有行动,因为行动是成功的保障,只有行动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英国有个青年,从小在街上卖报,后来在书店和印刷厂当了7年工人,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很多书,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听说英国皇家学院要为戴维教授选拔科研助手,便去选拔委员会报名,一位委员听说他是个装订工人,便嘲笑他说:“你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年轻人又来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在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门,教授应声答道:“门没有闩,请进来吧。”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教授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
教授听了年轻人的述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说:“你告诉委员会那帮人,就说戴维老头同意你报名考试。”
经过一场激烈的选拔考试,这位装订工人出乎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实验室助手。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发明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发明存储电能的方法、发现电解定律的法拉第。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会包含于每个人『性』格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世界上有许多不幸的可怜虫,当机会向他们叩门时,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他们正躺在床上睡大觉呢!他人不懂得行动,只是一味地等待,因为他们觉得机会是等待的,只有等待才会得到一个好机会,所以他们一直不去行动。可是,他们不知道,机会是要靠行动去创造的,而不是等待。
生活中,那些失败者通常以“我没有机会!”为借口,他们将失败理由归结为没有人垂青他们,好职位总是被他人捷足先登。而那些意志力强的人则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干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只有自己去行动,才能创造出机会。
在一次战役胜利后,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否等待下一次机会,再去进攻另一座城市,亚历山大听后竟大发雷霆:“机会?机会是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断地创造机会,正是亚历山大成为历史上最伟大帝王的原因,也唯有不断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而这个成功的关键就是行动。
伟大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用行动去创造机会的人,而不是那些只会等待机会的人。应该牢记,良好的机会完全在于自己的创造。如果谁认为个人发展机会掌握在他人手中,那么他一定会失败。如果在困境中,林肯说“我没有机会”,这位生长在穷乡僻壤茅舍里的孩子,如何能入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同时代有许多出生于良好家庭环境的孩子,他们有漂亮的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什么成就反而不如一个茅舍里成长起来的苦孩子呢?不是有许多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成为议员,成为大银行家、大商人吗?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厂,有许多不就是由那些“没有机会”的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而创造的吗?所以说,这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是你会不会抓住成功的机会,只有行动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机会。
有很多人总是抱怨没有机会,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机会是有的,只是看你会不会发现它,创造它。在我们的工作中,处处有机会,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只有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知道它的价值,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它的人,才能受到它的青睐。你付出的愈多,你抓准的机会就愈大,相反,你付出的越少,成功的机会就越渺茫。现在有些人把学业上无建树,工作上无绩效一概归咎于没有机会,还自以为自己才华盖世而不遇良机,那些只会发“萋蒿隐没灵芝草,淤泥藏陷紫金盆”的感叹的人,永远也尝不到成功的甜果。有行动的人才有机会,没有行动的人只会等待,这样下去永远也不会有机会。
不管你等待多久,机会不会自动前来敲门,机会的得来是靠人们付出艰辛劳动的,那些期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或期待明天出现奇迹的人,是不切实际而且必遭失败的幼稚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成功是主体努力争取的结果,世上没有救世主,机会永远等不来,只能靠自己努力争取,一切的成功只有靠行动才能实现。
俗话说“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但凡拥有强项的人从不会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他的奴仆。
有两个男孩,一个男孩叫彼得,另一个叫弗尔尼。彼得出生在一个家庭背景非常好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家庭环境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彼得从小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他充分相信自己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才能,因为他感到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他交谈,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时常对别人说:“只要有人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上电视,我相信准能成功。”大学毕业后,彼得等待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没有人给他提供一个上电视的机会。于是他变得焦急、苦闷,心情烦躁,他不断地企求上天赐给他一个机会。可是,机会终究没有降临到他身上。
弗尔尼和彼得截然不同。弗尔尼的家庭条件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