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登记完成,虽然自己不是机械工,但是他的父母确实货真价实的机械工人,还是很高级的那种。事实上,之前他们家拥有一家机械加工厂,德国人攻占波兰后很快将他们驱逐了出来。高德斯陶伯自己则是学习电子学的,他找了一个电子厂学徒工的活,这两个工种正是何凤山所需要的。
登记后,高德斯陶伯一家分到了一间小宿舍,虽然不宽敞,也没有什么家具,但是好歹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用像在集中营中那样分开而担惊受怕。经过了几天后,高德斯陶伯一家逐渐适应了工厂中的生活。连他的小妹妹也找到了一份分拣材料的工作,虽然不工作也能分到最低保障的食物,但是有一份工作,能让大家都安心地住在这个工厂中。现在这里就是犹太人的一处乐土,大家要极力将这块乐土延续下去。
---------
高德斯陶伯已经在何凤山的工厂工作了一个多月,有规律且良好的生活使得原本瘦骨伶仃的他逐渐变得健壮起来。妹妹也长高了一大截,变成一个漂亮的姑娘了。高德斯陶伯一家都对这样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只有高德斯陶伯逐渐感到有点太平常,年轻人希望能多一些历练。
“hi,高德斯陶伯,这段时间还好。”晚上吃饭的时候,索尔,也就是当初做登记的那个人跟他打了个招呼。对于这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高德斯陶伯非常感激,所以立即站起来跟他回礼。
“您好,索尔先生,托您的福,我们一家都很好。”
“我们都是拜托何凤山博士的庇护。高德斯陶伯,我们需要一些志愿者实施一个秘密的计划,你有兴趣吗?”索尔将他拉到一边,神秘地说到。
“哦,什么秘密的计划,说说看。”高德斯陶伯正在担心从此就这样平淡地生活下去,赶紧回答到。
“你知道犹太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随着德国和意大利占领越来越多的土地,我们犹太人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我们计划找一批志愿者去东方开辟一个乐土。这个计划是何凤山博士提出来的,他会给我们大力的支持。毕竟这些工厂容纳的犹太人有限,要救助更多的犹太人必须开辟新的通道。”因为高德斯陶伯属于实现何凤山“失乐园计划”中继续的年轻又有文化的犹太青年人。所以索尔首先找上了他。
“那我父母和妹妹怎么办?”高德斯陶伯对这个计划很是向往,但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家人,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
“他们会来工厂受到很好的照顾,要是计划顺利,一年后,最多两年,就可以将他们送到新乐园去。”索尔解决了他的最后一个疑问。
“我同意!”
-------------
到今天为止,高德斯陶伯已经在海上漂泊了一周。那天答应索尔后,大约100多个与他同样背景和条件的年轻人被秘密请到何凤山的办公室。在那里,何凤山博士给他们详细介绍了计划,并且征求了他们自己的意愿,没有人退缩。既然何凤山博士这个非犹太人都这么尽力地帮助他们,他们这些犹太人还有什么话说。于是在某个夜晚,一批卡车带着他们以及部分货物上了火车。
在密闭的火车上待了两天,高德斯陶伯觉得来到了一个港口,因为外面有吊车将他们所在的柜子吊起来放到了船上。这些标准的货柜是秦晓飞的发明――集装箱。通过集装箱的方式,可以避免货物在汽车、火车再到轮船的转运中受到损失,其实主要是不想拆开来被检查,而且这样转移速度也快得多。没有想到战后这种集装箱的方式成了国际货运的一种标准。
等船开出港口后有人在柜子的门边按照约定暗号的敲了敲,里面的犹太人终于可以出来透一口气了。这是中国人的运输船,但是仍旧挂着美国的国旗,现在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不敢对美国的船只发动攻击。
“陆地、陆地!”同行的几个年轻人高兴地叫了起来。高德斯陶伯远远望去,看见了那个热带丛林中的港口――仰光。
**********************
求点,求收,求推荐!谢谢支持!
,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第五十七章 壮大的赴英航空队
自从9月16和17日出击以后,柳哲生所在的55中队再也没有收到战斗任务。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空闲的几天中机械师已经将所有的飓风式完成了改造,原来装备8挺7.7mm口径机枪的飓风式变成了装备2挺7.7mm机头机枪和4挺12.7mm机翼机枪的火力怪兽。经过试飞,飞行员都喜欢上了这种火力强大的战斗机,只是飞机的载弹量变少了,需要注意一下不能老是长点射。
虽然不出任务,但是柳哲生依旧带着飞行员每天坚持训练。这个时候花着英国人的油料和弹药何乐而不为呢。连机场的负责人派克少校都被中国人这种严谨的态度所叹服,再次动用自己的内部关系,为55中队补充了几架新出厂的喷火式战斗机,要知道这种战斗机可是抢手货,要不是派克少校是战斗机第11大队帕克少将的儿子,他也很难获得这些资源。
当然今天是不用出任务的,今天,也就是9月20日。柳哲生和匆匆赶到机场的驻英大使郭泰祺一起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二批中国援英航空队成员。第二批有60多名飞行员和200多名地勤人员将在今天抵达机场。
远远地,柳哲生和郭泰祺看见一个车队向着机场的方向开来,赶紧叫出所有的中国人准备迎接同胞。
嘎吱一声,车队停在了礼堂门口。从打头的吉普车上跳下两个人,柳哲生一看,正是原来同属于第四飞行团的黄新瑞和徐焕升。这两人在飞行员中都是名人,黄新瑞是归国华侨,原来担任的是第五大队大队长。而徐焕升则是纸片轰炸的英雄,原来担任的是第十二大队大队长。这两名骨干也被何俊才派到英国来,希望他们体验一下大规模空战。
“黄队长、徐队长,你们辛苦了!”柳哲生首先走上去,紧紧抱住自己的两位战友,他们同属第四飞行团,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要说这一路还真辛苦,你是不知道,在海上那一周。这位轰炸英雄可是吐了个一塌糊涂啊。”黄新瑞指着徐焕升调笑地说到。他本来就是华侨,自然习惯了海上的生活,而且驾驶战斗机也远比舰船对身体的要求高。只是他没有想到,轰炸机驾驶员居然会晕船,而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