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6 章(1 / 1)

抗日之浮空基地 阿布阿小布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制造,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我们的技术秘密不被泄露。”何俊才接下来的话让他释怀了,“另外,中央飞机制造厂以后会接到战略轰炸机的设计制造要求,所以现在将产能腾出来不是什么坏事,蚊式轰炸机的制造难度并不大,依靠它来培养第四飞机制造厂的人员最合适了。任何事情都要向前看。”何俊才提醒到。蚊式飞机的制造门槛的确不高,现在蚊式飞机已经被带回英国进行制造。由于英国的各大飞机制造厂都在生产喷火式战斗机,所以蚊式轰炸机都在一些小的飞机制造厂制造,甚至连生产钢琴的工厂都能生产出合格的蚊式飞机来。

“战略轰炸机”这位厂长眼前一亮。

“是的,作为战略威慑力量而存在的轰炸机。轻松跨越几千公里对敌实施轰炸。单机载弹量10吨以上。高空高速,具备完善的自我防护能力。这绝对是日本人的噩梦”何俊才斩钉截铁地说。

“您说的真的能实现吗?”。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厂长被这一系列指标给吓坏了。

“当然能,不过要等一段时间。等我们跟美国结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盟,美国在制造大飞机方面颇有经验。”何俊才扫视了诸位。跟美国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这是经济管理局正在操作的一件大事。

“去年两个发动机制造厂和四个飞机制造厂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能将日本人赶出己方控制区域。连续赢得了上高、中条山会战,并在第二次南昌会战中痛歼十数万敌军,赢得了跟日本人的新一轮空军大决战,这都离不开各位提供的高质量的作战飞机。”何俊才高度评价了大家,“可以说,空军的成绩除了将士用命外,你们提供的支撑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我们要看到,飞机的产量和质量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我们要一边生产,一边改进,多到战斗一线听取将士们的意见,挖掘一线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一线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也许你们的一个小小的改进就会为空军解决大量的资源,挽回大量的损失。以前我们开展的‘一月一事,消灭最差’的质量提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看今年应该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空军装备制造业,并且要建立qc小组,通过组织和流程来保证质量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何俊才一番话为1942年的空军装备生产定了基调。

第两百零四章喷气式战斗机

------------

第两百零五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两百零五章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冰天雪地,硝烟弥漫,这里是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镇。

原本在这个时候,俄罗斯人都可以穿上节日的盛装来欢庆一个新年的到来。可是现在,残破的小镇中看不到一个人。

不过也许曾经有,雪地中还有一些没有掩盖住的衣物露出来,古德里安可以判断,那就是一堆尸体。也许是德军的,也许是苏军的,也许是苏联民兵的,不过现在已经分辨不清楚了。古德里安发愁地跳出自己的指挥车,跺了跺快冻僵的脚。这该死的俄罗斯可真冷啊,气温计最低的刻度是零下30度,可是现在连里面的液体都被冻上了。

一阵寒风吹来,古德里安不由得紧了紧自己羽绒大衣的帽子。这可是好东西啊古德里安想起当初的情况就感到一阵阵后怕。那个时候几百万的德军居然都没有带冬天的衣服,每个人最多两套秋装。要是不是后方运来的一车车火车皮的这种充满了厚厚羽绒在其中的大衣,光是冻伤就能让一半的德**人倒下。

虽然现在车辆已经不好发动了,但是那些运来的防冻剂和低温润滑油还是对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大部分的装甲车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后还是可以启动的,这也使得德军的攻势虽然限于停顿,但是至少还没有完全停止下来。

在古德里安上将抱怨寒冷的天气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在历史上的莫斯科会战是德军第一次遭受到重大的损失,而他自己跟数名陆军将领,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帅和施特劳斯上将由于会战的失败而被撤职。

在波兰华沙的德国陆军军需部门负责人爱德华?瓦格纳将军对此更是有深刻的见解。至少虽然现在他忙得一团糟,但是后勤部门并没有因此而崩溃。他十分佩服那位在柏林见过几面的日本贵族的远见。要不是他的建议,自己也不会将那些老式的窄轨列车从波兰和原来的各个苏联附属国的仓库中拖出来。由于欧洲的铁路制式并不统一,所以德国陆军的传统是依赖于汽车通过公路运输,这一番比较之下,爱德华发现铁路的运输量可是远超过公路的。

更加让爱德华感到舒心的是,在日本顾问下各个被占领的苏联属国很快建立起了亲德的政权。这些政权帮助德国政府有效地抑制了游击队的活动,不过游击队和亲德军队的报复和反报复让爱德华这个正直德**人感到非常的不适。爱德华就亲眼看见过几次被游击队灭门的亲德官员,也看见过因此而对某个游击队所在的村子的大屠杀,斯拉夫人和其他的民族间的仇恨由于德国人的介入变得越来越大了。

在日本顾问的血腥策略下,治安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进一步缓解了后勤的压力。从德国占领的欧洲地区,源源不断的武器和物资通过血管样的铁路被运送到苏联的战场上。另外一方,苏联控制的区域的物资和人员则源源不断地从东面运送过来,原本驻守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军队也被调动到莫斯科。苏联和德国,这两个军事大国,在莫斯科会战中投入了几百万的兵力,这对两国的后勤都是严峻的考验。战争进行到现在,闪电战已经失去了它的威力,现在越来越多是依靠后勤的比拼了。

10月苏联大地上一场突出起来的雨季让这里的公路变成泥泞。轮式的车辆不能通过公路进行补给,连有装甲车和坦克狭窄的履带都会陷入泥泞中,德国的后勤一度限于停顿,但是很快这个困境就被铁路的补给给弥补了。

到了12月,苏联更是遭遇了历史上最冷的一次寒潮。不过这一次,那位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