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1 / 1)

铁幕1925 吴安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先进水平基本持平。

吴安平又回了2011年的义乌一趟,主要为采购谭根需要的设备和各种材料。不过既然来了,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大规模生产设备也买了两套,酚醛塑料和人造橡胶的合成设备也各买了一套,甚至其他煤矿、焦化、电力、钢铁、水泥等设备又买了三套,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设备也都买了一些。

基本上他想把自己认为很快会用到的二手设备都买到,直到花完所有的钱,才不得不停止这种类似扫货或收破烂的行为。这次采购的总金额接近一亿,看起来很多,但如果不是很多设备接近报废,根本就是白菜价,他连三分之一也买不到,这还是六七年代的二手设备,要是最新的设备,他这一亿扔进去连水花都漂不起来。

不过吴安平不在乎设备有多破旧,最起码可以训练工人,还可以让机械厂仿制,对于他来说,这是再便宜不过的事情了。他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母本,毕竟有些设备光有图纸也不行,得现在脑子有那个概念才能完全仿制出来。

没钱了好办,他又跑到江苏转了一圈,顺便又跑回1925年的北京搜刮了一些玉石古董,一次性全投进了江苏的典当行和藏品市场,很轻松又是一亿多到手。给于坤打了各电话,在抱怨声中问明了多宝斋的运行情况,又在于坤的夸耀中抽调了七亿的资金。

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齐白石的那八件真迹已在拍卖会出手,多宝斋名声大震的同时,吴安平入账六亿三千万,而多宝斋开业到现在,营业额加起来也接近两亿,他也可以拿回一亿多,只是提走七亿,还是为于坤剩下了几千万备用。

于是,他在苏州和上海又各租了一个大仓库,顺便以同样方式再次下了枪管和迫击炮管的订单,不过这次量却加大了一倍。而且各类野战炮的炮管他也定制了够生产两千门的,同样也在长度上做了必要掩饰,而且没要求膛线,这还是在西峰新城做比较安全,毕竟设备和专家都已经齐全了。

这又花了两亿,他手里还有六亿,这时候竟不知该怎么花出去了。等设备期间,他便找地方疯狂地下载打印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的各类图纸及相关资料,什么都有,既有军事方面的,也有其他民用方面的,反正是什么有用就弄什么,按不同的出现年代和所属的不同门类,整理得井井有条。

而为了放这些资料和出于狡兔三窟的原则,他又在苏州和上海各买了一套一百七八十平方的二手高层住宅,同样在住宅内设置了道标,同城仓库的道标自然便抹去了。这样他在2011年这个时空的道标已经有了四个,苏州、上海、义乌和廊坊,其他用过的都抹去了,估计不久廊坊的也会抹去,于坤已经在北京寻觅合适的房产了。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做了这么些事,吴安平也没放松在1925年西峰镇的军事训练,这些都是他趁着空余时间办得,就这么一小时、两小时加起来,这些事就办成了。而后果是,第七天的时候,吴安平终于在傍晚的五公里越野跑时精力不济昏倒了,但这反而让参加训练的人更感动,对他更进一步增强了心理上的认同。

昏倒事件发生后,吴安平被小舅杜立奎、关岭东、陶玉山及其他所有人勒令休息,他虚心接受,却转眼又到了2011年时空忙起了这边的事情。不过想要在几天时间内敲定一些交易简单,想将全部所需资料图纸下载完那就不可能了,吴安平觉得以后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跑这边做这件事,没必要急于在短时间内把它完成。

设备陆续到达指定仓库,每当仓库满了,吴安平就偷偷将之全部转运回西峰镇,小舅杜立奎当然知道他没在家休息,接到通知,也见怪不怪地安排人搬运和安置。如此十几次之后,吴安平买得一些东西才算完成了超时空的转移。

吴安平按照这些设备,挑出了相关的厂区规划图、设备图纸及其他技术规范资料,通通交给了关岭东,让他来安排相关的前期培训、设备仿制和试生产。化工类的自然还是找徐复郭负责,塑料和橡胶也是找他,而飞机制造方面的则是找谭根和郭礼华,枪管、炮管地交给那些军工专家,而这一切由关岭东负责统筹。如果那些暂时用不到,或者没精力兼顾,则先封存起来以备后用。

有了这些东西,吴安平相信足以满足一年内的计划需求,便暂时又回到了西峰新城加入了训练。

而这时,莫魁斗、郭老刀和那几个复蒙老兵也跟着训练了几天,吴安平没有提供他们也没有要求特殊待遇。这些人经历的事情不少,自然明白要融进集体,必须要先和集体中的大多数人打成一片,搞特殊化那是自绝于人,没看到连吴安平都没搞特殊,甚至训练到昏倒?

这几个人素质比西峰商团的那些当过兵的还要高,想想他们在徐树铮死后,竟然跑到广州想投靠革命军,就知道必然有些本事,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他们的加入,使诉苦和三查又增加了复蒙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而这两种思想正是吴安平准备日后武装军队的主导思想,所以他很为之高兴。

有过从军经历的人,在训练中明显比其他人进步更快,虽然这些训练内容是那么新颖,但他们接受起来还是相对容易许多,所以吴安平顺势在原来的班之上又增加了排和连的编制,使五千多人分成了四十来个连、一百多个排、四百多个班,班长、排长几乎全是原西峰建筑的工人,连长除十几个外,其余的则都是复蒙老兵和西峰商团的原逃兵。

至于西峰商团那边缺的人,则交待了靳鹏另外招些流落各地的溃兵和逃兵,如果可能,有多少他要多少,当然,还是要打着西峰商团的名义。靳鹏倒是很加入大队伍中,离开西峰商团,不过商团必须他盯着,只能暂时忍耐。不过吴安平答应他可以一直随队训练,达到什么水平,他转过来时便直接担任什么职位,靳鹏这才放下了心思安心守着商团。

小舅提醒吴安平,再有个把月就过年了,问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吴安平这才恍然想到,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