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7 章(1 / 1)

铁幕1925 吴安平 2000 汉字|28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再往后就无需再说,类型自然越来越多。

从2014型直到7050-t74型,乃至到再往后的一些铝合金型号,有些在后世的网络上就直接能搜索到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有些就算搜不到,但因为这些型号都已经落后时代几十年,稍微花些钱甚至根本无需花钱,吴安平都能透过洛夫娜从乌克兰得到详细的相关资料。所以,第一冶金根本无需经历繁琐及艰难的开发过程,一开始的就很高。

现在第一冶金已完成对2014及2017型铝合金的验证,正在大量生产2024-t3型合金,更先进的7075-t6型和7178-t6型合金,也能少量制备,只是暂时无法形成规模。2014型和2017型,虽然目前还很先进,但吴安平只准备将其应用在民用领域,如汽车业,2024-t3型才准备在航空业大量使用。

2024-t3型的铝合金,可以一直用到二战前期也不落伍。日本零式战斗机上大量采用的所谓“超级铝合金”,就性能而言,其实还不如2024-t3型。等到7075-t6型、7178-t6型可以大量生产,并应用到西北的各仿制机型上,届时单比较这方面,西北的仿制机就要全面超过二战时期的各原型机。

说到底,还是因为西北的技术太廉价。各国辛苦研究十几年的所谓新技术,在吴安平来说,有时候想要得到,所费还不超过一度电钱。很多时候,穿越者之所以能撬动历史,其实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更多到,地址

------------

二零六章 羽翼(1)

二零六章羽翼

一趟行程下来,已经到了晚间。

不过,吴安平晚间同样也没闲着,他留薛笃弼、刘治洲、赵元贞、刘宝濂在北风重工住下,与关岭东、蒋百里、谭根等陇东集团和军方要员,又匆匆忙忙赶到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的dfx-01中心工厂,和在那里等候的巴玉藻、王助、王孝丰、钱昌祚、曾贻经及赵礼华见面,以细致了解新型战机的仿制及研制进程。

其实,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原是由谭根、王助、赵礼华负责,后谭根出任解放军装备总长,便由王助接了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之职,赵礼华仍任副总工程师。不过,谭根仍经常过来,参与新飞机的设计及制造,毕竟这是他的最大爱好,解放军装备总长的职位虽高,但与这项工作相比,他其实更愿意与飞机亲近。

在长庆桥工业区,将只设立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的一家中心工厂,即所谓的dfx-01工厂。这个中心工厂,全面继承了前锋战机的生产线和相关人员,是目前西北唯一拥有战机批量制造能力的机构。而不久后,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将在兰州设立总部,工厂将遍布西北各地,将来或许国人将称呼它为“西飞”或“兰飞”。

巴玉藻、王孝丰、潘世忠领衔的是民族航空工业公司,这一公司将在西安设立研发及生产中心,但它暂时不会成立总部,吴安平准备将来把它放到南方去,具体是哪里现在还没定。届时国人或许称呼它为“南飞”,这主要是为平衡航空业的南北分布。巴玉藻、王孝丰等之所以出现在dfx-01中心厂,是因为民族航空工业公司的产业布局还未展开。

目前这两家是主要的战机生产商,其中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除前锋战机外,还将生产斯图卡ju87和梅塞施密特bf109,而民族航空工业公司将生产“蚊式”系列飞机,并参考零式战斗机的技术方案和吸收各国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制重型战斗机。当然,如果新飞机定型,肯定不会再叫什么“零式”。

客气话没说多少,吴安平等人便在王助、巴玉藻陪同下,来到放置新型战机的机库,想看看在纸面上威风十足的战机,究竟制造出来是怎样一个模样。

在王助、巴玉藻、王孝丰、潘世忠、曾贻经、钱昌祚等飞机制造及设计专家加入陇东集团后,西北已经初步具备了完全仿制二战优秀战机的基础,待等到大批中外技术专家及中高级技术工人加入东方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和民族航空工业公司,斯图卡、梅塞施密特bf109、蚊式及零式,就终于走出纸面,在三月初各自出了样机。

“怎么样?新战机比前锋战机更威风吧?”吴安平拍着斯图卡的前螺旋桨,转身向正翻看新战机性能介绍的余大成兴奋问道。

“看介绍是先进不少,但具体怎么样,还需要全方面验证。据王助总工程师说,这种战机,包括后面的三种新式战机,都是按照标准化图纸制造出来的,他们只是实验了航速、航程、升限、载重等性能,虽然数据很令人惊喜,但这种实验还是很片面的,与瞬息万变的战场差别很大。”余大成显然不在乎什么威风不威风的问题。

其他几个人都围在几架斯图卡、bf109、蚊式及零式战机周围,听王助、巴玉藻、王孝丰、赵礼华等进行细致介绍。这个时间,自然不适合战机升空,但从王助、巴玉藻等人的神情看,显然他们对新战机的性能很有自信。

其实吴安平心里更清楚,只要他们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标准和质量去做,根本就没有失败的道理。凭王助、巴玉藻等人的水平,有图纸可依,有标准可循,自然也不会出现失误。

前锋战机是解放军的现役战机,虽然已足够先进,但实际它只是斯图卡的过渡型号,因为这个原因,身为最高统帅的吴安平和身为空军总司令的余大成,自然对斯图卡最为关注,也最为热心。

不过了解越多,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并非没有担心。

ju87斯图卡是一种俯冲轰炸机,它的机体非常牢固,故能以八十度的角度向下急剧俯冲。其上装备的自动计算装置,可正确计算出开始俯冲和拉起机头的时机,在前翼梁下装有一对减速板,而其肥大的主起落架,在俯冲时也起到减速作用。这型飞机的圆径轰炸误差小于二十五米,在吴安平时代,已经是很高的精度。

斯图卡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空气驱动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会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利尖啸声,加上垂直俯冲的视觉威慑,将使任何敌人胆战心惊,感觉战机是直冲自己而来,因而在炸弹还没落下之前,便能对攻击目标的心理造成极大冲击,从而摧毁其心理防线,加强轰炸效果。

当然,虽然斯图卡被比喻成“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作战能力和灵活攻击性,但也并非毫无弱点,在航程和航速方面,这款战机相对就不算太出色。

吴安平最头疼的还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