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4 章(1 / 1)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裸奔在天堂 2000 汉字|29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候并不是全部越过堑壕,而是有着明确的分工:左边第一辆在越过第一道堑壕之前就会向左转向。然后沿着与堑壕平行地方向行驶,并用右侧的火炮、机枪向第一道堑壕内射击,杀伤里面地敌人;中间一辆越过第一道战壕后向左转向,与前一辆坦克同向而驶。它可以用左侧武器杀伤第一道战壕内的敌人,而右侧的火力则可打击第二道防线的敌人;最右侧那辆坦克越过第二道防线后才会向左转向,与前两辆坦克同向而驶。它的两侧火力同时杀伤第二、三道防线的敌人。当然,这种战术亦可让三辆坦克全部向右行驶。不管选择何种方向,在这三辆坦克的打击下,三道堑壕内的敌人基本不会再有藏身之地,而且铁丝网也会全部被破坏,它们身后的步兵则可以顺势占领堑壕形成突破……

见两个德国人一脸震惊,袁世悠悠的解释道:“这些坦克装甲最厚处达100米,正面可抵御所有地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攻击。另外,两米以内的堑壕可轻易跨越,而且它的火力你们也看到了,十分强大……”

“这种……坦克,以及这套战术确实是突破堑壕的利器……”坦克巨大地破坏力和攻击力让贝克曼折服,他思索片刻提出了意见:“不过它们不是不可战胜的,若是事先做好准备,例如加宽堑壕、在后方准备威力较大而且密集的火炮……只要将它们击毁,他们身后密集地步兵就会成为靶子……”

克林德此时有些醒悟过来,他打断贝克曼的话道:“陛下,您邀请我二人来不单单是为了证明贵国军队可轻易突破这样的防线吧?”

“你们先下去吧……”挥退众人后,袁世凯道:“不瞒二位,这些坦克的技术资料是我国情报人员在英国所获……”

“什么?”吃惊过后,贝克曼连忙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说英国人已经有了这样的武器?”

袁世凯点点头道:“是的,不过他们还在试验阶段。正如贝克曼先生所言,我的目的是希望贵国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想将这套技术资料赠予贵国……”

“多谢陛下……”克林德一边做感激装一边思索着袁世凯此举的目的,不过袁世凯接下来的一番话再次让二人震惊。

“二位,我国情报人员还传回一个消息,贵国的密码已经被英国人破译。”

“什么?!”克林德有些不敢相信:“这、这怎么可能?”

袁世凯口吻平静:“据我国的情报显示,去年8,俄国在芬兰湾击沉贵国的‘马格德堡’号巡洋舰,并从沉船残骸中发现了贵国的密码本与旗语手册。这些东西现在在英国海军部,也就是说,英国人已经可以轻易的破译贵国无线电密码。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要你们用我国的无线电系统与柏林联系的原因……”

------------

第11卷 第46章 航运争夺

上帝是站在大工厂和大军队一边的”——美国军事分-鲍德温

随着欧洲大战日益激烈,军事词典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工业动员”。(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这个词汇把各交战国的工业引向战争的无底洞,对农场实行监督、征收更高的所得税、实行食物配给制。无数的民用设施,例如公园里的铁栅栏、下水道的井盖、邮差的自行车,甚至百姓家中的铁锅、窗框都被运到工厂,然后在各种机器中变成弹药和军事装备。但是再大的生产量依然满足不了前线的消耗,工业发达的中立国成了交战国的海外工厂。

到1915年底,中美两国工业出现跳值达到298美元,比战前增长39%;中国这两个数字则为201.00俄军作战两国的工业能力才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不得不依赖进口。此刻中国成为俄国的供应商,英法两国对美国的进口量自然下降。第三,由于英国为俄国买单消耗了大量现金和黄金,因此它只能用战前给美国的贷款充抵向美国购买物资的款项——美国人这两年输出的物资基本是在还债,而中国得到的现金却可以用来扩充工业规模。

若是战争保持这样地态势僵持个几年,中国工业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情。然而当19年、也是战争消耗最大的一年到来时。战争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从1915年11月:=.段。由于此前德国海军对地中海上的商船进行了三个月的潜艇袭击,用20艘潜艇的代价把所有来往于欧亚之间的协约国商船逼到了线,这正好给新成立的德国亚洲潜艇部队创造了机会。为了能够取得最大战果,在亚洲地43艘德国潜艇被划作两个分队:第一分队“海狼三c型”潜艇、5“幽浮式”潜艇以及两艘“海马级”补给潜艇,他们部署在印度洋西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附近,专门袭击绕过好望角后北上印度的商船;第二分队为30艘“幽浮式”潜艇和一+=级”补给潜艇,部署在印度洋东部,袭击来往于澳大利亚或者东南亚的协约国商船。两个分队第一个月就击沉了近百艘商船,特别是第一分队简直把好望角以东的海域变成了商船墓地。

面对印度洋上越来越猖獗的德国潜艇。英国海军部几次想从本土大舰队中分兵围剿,但这个时候德国公海舰队充分发挥了“存在舰队”的价值。为了配合亚洲的行动,德国海军部以公海舰队为后盾,用潜艇、飞艇和水雷在英国沿岸发动了一场来势凶猛的进攻战役。11和12两个月,德国齐柏林飞艇出动30余架次,对英国沿岸的数个城市:进行轰炸;12月,12艘德国快速巡洋舰~扰着英国海岸;同时,德国国内的潜艇部队开始频频出击,偷袭那些在大海上游弋地落单的英国战舰。19年1月。一直以力主进攻闻名的赖因哈德-舍尔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总司令。这个消息加上先前德国海军的举动,让英国海军部以为德国正在酝酿一场大规模的海上进攻。不列颠岛沿岸顿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英国人更不敢分兵增援水深火热中的印度洋。

其实英国海军部坚持不分兵还有个重要原因,他们截获了一封德国总参谋部发给公海舰队司令的电报:“英国海军即将分兵亚洲,速做全面反击之准备!”英国人屡屡通过这种手段得知德国军队的重要战略,所以破译德国电文得到的消息也成为英国海军最为倚重的战略调整依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当这封电报送到丘吉尔手中时,他得到了一个结论:德国潜艇活跃在亚洲地目的是吸引英国舰队分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