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的从二品。加之总理衙门的官衔都是临时职务,随时可以替换,要是他不好控制,大不了扔到某个偏远之地守一方恶土。其次,袁世凯的职务等于分摊了总理衙门领班大臣庆郡王的权力,两人定会因为权力重叠而引起不和谐。最后,别忘了朝廷里还有一帮子让人心烦的苍蝇——清流党,虽然清流党只是一群没有实权的书生,但是他们起飙来,也是让人十分头疼的。袁世凯受封纵横使,乃是个专门从事外交工作的官员,这可是与这清流政治观念直接对立的职务,清流党对他的口诛笔伐还能少得了?
不管怎么说,慈禧对袁世凯的提拔,让他创造了汉人为官的纪录:最年轻的二品,最快的升迁速度。他二十三岁由从七品连跳五极升至正五品,二十五岁再次连跳五极升至从二品,三年连升十级!由于袁世凯参加的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议事会议,所以第二天朝会上公布对他的任命时,顿时整个朝野一片哗然。各路官员开始纷纷打听这个慈禧“新宠”的背景资料,意图巴结一番。自古出头鸟是要挨打的,升得快了是要遭妒的,袁世凯升迁有人替他开心,当然也有人心里不平衡,其中最失衡就是老对头张佩纶!
当年在逼走了袁世凯后,张佩纶似乎马上就忘记了鞠藕曾经是袁世凯穿过的“破鞋”,开始大力追求这个中堂大人“疼爱”无比的千金。而且为了得到中堂大人的信任以及讨得佳人的欢心,张佩纶甚至在许多公开场合站在李鸿章一边。这些表现,使得张佩纶在清流、洋务两派左右逢源,四年连升两级,如今官至督察院左副督御使,领从三品衔,也可谓官运亨通。不过,让张佩纶不解与郁闷的是,那个曾经被自己逼走的白身“情敌”袁世凯,竟然坐着火箭飞升,相比之下,他那升迁的速度有如蜗牛慢爬。为了在鞠藕面前打击袁世凯的“形象”,这位清流健将可没少“歪曲事实”的说袁世凯无用,说他没有前途,希望佳人能够忘记“老相好”而接受自己。如今这个被自己贬得一文不值的人竟然爬到了自己头上,你让他如何能接受?
为了阻止鞠藕“旧情复燃”,张佩纶召集清流旧部,蓄势待!小光绪刚在圣旨上盖下玉玺,袁世凯便成了众矢之的,清流弹章如雪花般纷飞而来。其中张佩纶不到十天便写了七封奏折,他从袁世凯白身入仕到无功受封,几乎能攻击的地方都攻击到了,要是他看过周星星的《鹿鼎记》,一定会从三岁骂到现在。不过原来参劾大臣一参一个准的张佩纶,这次失算了,不仅他的弹章毫无回应,而且几个部门的大臣联合起来劝他放弃!不死心的张佩纶不愿就此罢休,他立刻联合刚刚补授两广总督的清流密友张之洞,意图再参袁世凯!
在清流漫天的讨伐声中,袁世凯却一点也没有出头鸟的“觉悟”,他竟然在真乐堂又摆起了堂会!那桐这次得到一个客串角色,在台上唱得特别卖力。不过在台下看戏的醇亲王可就不高兴了:“琴轩这是干什么?要是被族里的长辈看到非打断他的腿!这、这简直是丢他们叶赫纳拉氏的脸!”
袁世凯看王爷不快,立刻打圆场道:“王爷息怒,人难免有一好。琴轩兄好这一口,总比那些好赌、好抽的强得多。琴轩兄身份尊贵、才学出众,将来考个功名自然容易!何况要是没有琴轩兄这一好,说不定下官与王爷还无缘得见呢?”
醇亲王颇有深意的说道:“说得好,人都有一好,尉亭好什么?”
听到醇亲王言语中的试探之意,袁世凯立刻一脸暧昧的答道:“嘿嘿,不瞒王爷,下官好色!”
------------
第二十九章 好色
袁世凯说自己好色,醇亲王有些吃惊道:“哦?尉亭可我看你现在还尚未娶妻啊?”
袁世凯一脸暧昧的道:“不是下官自吹,下官**无数,普通女人怎入得我的法眼……而且家花哪里有野花香?要是把野花放到家里,就没有那个味道了……王爷可知道那张佩纶为何死死咬住下官不放?”
此刻一旁的庆郡王也来了兴趣:“呵呵,家花没有野花香,这话倒是在理。尉亭说说与那张佩纶的过节,让本王也听个新鲜。”
袁世凯答道:“下官当年入幕李鸿章之时,因为对其千金鞠藕动心,于是……嘿嘿,只是没料到,那张佩纶竟然也动了鞠藕的心思,所以下官才被其赶出幕府,流落军中。因此张佩纶对下官可谓是恨之入骨,而李鸿章嘛……要不是万不得已,想必他也不会向太后推荐下官!”
一听这话,醇亲王笑道:“哈哈……有道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尉亭你为了一个女子差点断送了前程,真乃此道中人!”
袁世凯道:“是啊,是啊,这就叫做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
庆郡王道:“难怪那张佩纶弹劾尉亭之时如此卖力,我还当是李鸿章幕后主使的呢。可如今谁不知道尉亭乃亲王的人,竟然敢参劾尉亭,那不是在参劾亲王吗?”
袁世凯也“愤怒”的附和道:“可不是!这张佩纶着实可恶!当年下官无依无靠也就忍了,可如今我已经投靠王爷,他竟然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即便是为了不给王爷丢脸,下官也要报当年被其逐出李府的一箭之仇~”
醇亲王道:“尉亭,虽然这些书生暂时还威胁不到你。不过由着他们在这里胡说八道也不好。你要如何行事,本王帮你便是!”
袁世凯嘿嘿一笑道:“要是有王爷帮忙的话,下官有一策,定能让这张佩纶翻不了身……”
慈禧重用自己的目地,袁世凯也猜到一二,他知道要想稳住自己现在的地位,必须暂时迎合老太婆的想法,本本份份的低调办事。而且为了对抗各方的压力,现在至少表面上要投靠醇亲王。不过醇亲王可不是那么好对付,他能在慈禧面前隐忍十年。其心计是何等的深。别人能相信袁世凯是戏迷,他怎会轻易相信?在醇亲王决定要推荐袁世凯的时候,便知道了庆郡王与之相识的经过,这使得他对袁世凯的心计更佩服,也更戒备!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手下地心迹,醇亲王才会有“爱好”一问。
而袁世凯是心有大志的人,他当然不满足一个从二品的封赏,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解开慈禧给自己设置的三道紧箍咒,这清流党自然就是最好的开刀对象!不过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