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1 / 1)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你会对他们说,我还没看见鬼子就撤了。我们还配叫军人吗?还配说保家卫国吗?这是我们的耻辱!身为军人的耻辱!”

场中的官兵纷纷低下了头。

黄佳俊一声大喝:“抬起你们的头!拿出我们的勇气去洗刷我们的耻辱!军人的耻辱要靠什么来洗刷?敌人的鲜血和头颅!拿出我们的勇气去奋勇杀敌!”

“杀敌!杀敌!”全场再次爆。

黄佳俊等大家的吼声稍歇。放缓语气继续说道:“弟兄们,你们怕不怕死?老实说,我怕!怕死并不奇怪。只要是人都怕死。但我更怕死了后,敌人还会指着我的尸体说:看,这是亡国奴!你们愿意当亡国奴吗?”

“不愿意!”全场爆出一阵怒吼。

黄佳俊泪流满面:“弟兄们,说实话。我这次是来寻死的。我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要么鬼子踏着我的尸体前进;要么我踏着鬼子的尸体前进。所以,我不强求大家跟着我去死。因为已经有命令来要求你们可以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撤退,向安全的地方撤退。我现在把选择权交给大家。愿意跟着我去死的上前一步。要撤退的原地不动。不管大家做出何种选择,都没有人会怪你们的!”

说完,黄佳俊慢慢的转过身。

只听后面传来一声“嘭”,地面都可以感觉到在抖动。

黄佳俊缓缓转身,只见整个队列整整齐齐的向前一步。就像根本没有变动。

马世彪和胡仁和站在最前面,神色坚定的看着黄佳俊。

黄佳俊庄重的向所有人行了一个军礼:“谢谢大家!就让我们看看我们会怎么去死吧!”

------------

六十八、豫北风云(二十四)后来居上

张传志带着156团黑夜急进,先头营终于9日凌晨2点到达濮阳。其时濮阳城守军正惊皇不安。

8日晚,天刚黑,第10区专员濮阳县县长兼保安司令丁树本即仓皇出城,并带走了最有战斗力的保安一团,城内只留下从南乐清丰等地撤出的3个保安团。丁美其名曰:到城外联络增援而来的友军,就一去不回头。

张传志进城的时候,两个保安团长正在为守还是撤争论不休。我们的丁司令撤走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竟然忘记了指定总负责人。

这下好了,三个团长都认为自己该当之无愧的成为城防总指挥,三位团座大人先是争论该谁负总责,后见没有结论。谁都想压别人一头,当然不会有结论。

才想起明天鬼子打来后该怎么办,三个团长也是各有意见。实力最强的保安团团长张大彪认为该守,再怎么说三个团加起来也有4、5千人,又有坚固的城坦作为依托,更何况,东明出的援军马上就可到达,岂有不守之理。

而保安三团团长冯云海却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守,拿什么守?就凭你我兄弟的两千多条破枪,还不给鬼子塞牙缝,援军,你做梦吧!如果宋长官有意要保全濮阳,为什么不在这里布置正规军?为什么在开战前会带着集团军指挥匆匆离开?大家想想吧?集团军前指在这里,会轮到你我这些小虾米在这里吗?”

保安团团长李有德,摸着胡须,只是那里沉吟不语不置可否。等张冯两位争得面红耳赤时,才说两句:“两位老弟啊!当前,以和为贵,和为贵!”

哦,忘了介绍一下这三位团座大人:张大彪本是河南人,大军阀孙传芳部队的一个小连长。北伐时,孙部被打垮后,领着几十个弟兄带枪占山为王。由于会练兵又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更兼有几十号老弟兄帮衬,很快就就在豫北绿林道上闯出了名堂,人送外号:“半边云”。到拉战爆时,有人马1500余,枪七八百杆。后来,二十九路军蜂拥入豫,活动空间被压缩,就被改编为第10专区保安团二团驻守清丰,时年40多岁。

冯云海,原西北冯老将军之族侄,二十九路军团长。被排挤出军中,安排为南乐县长兼第10专区保安三团团长,时年33岁。认为自己本来可以平步青云,却不想就在自己踌躇满志的时候,却被赶出军中,心里大为不满。

看不惯张大彪这个土匪头子,处处跟他作对,对丁树本不顾同胞之谊,丢下自己更是心怀愤恨,所以也不想当替死鬼,要坚决撤出去。

别看张大彪长得五大三粗,心里可一点也不含糊,深知自己的根本在豫北。如果再撤,说不定自己的这千把人就会被别人吞并了。所以,已不欲再撤。更何况,在他看来豫北天大地大。至不济到时老子又去当土匪,也乐得逍遥,只要有人有枪,还怕不能吃香喝辣,所以极力要求坚守。当然他打的好算盘,如果侥幸守住了,自己还可以顺理成章的留在濮阳。濮阳这个地方可是个好地方。如果实在守不住,在跑也不迟。

李有德年已6旬,是清末的最后一批秀才。李家历代有人当官,号称“书秀门第,耕读佐家”。

前清垮台后,断了升官财的念头,全力经营家业。数十年下来,由于经营有道,加上历代积累,成为濮阳境内最大的地主豪绅,名下土地山林无数,商铺遍及河北、河南、山东。老屋在古干城,由于家财丰厚,人称“李半城”。当然也就成为各个土匪眼中的肥肉。为了保护家业和生意,便出资购买军火,组织家族护兵几达上千人枪。

曾经与张达彪也生过几次冲突,各有死伤。后来丁树本成为第10区专员后,并委为保安四团团长,下辖保安团是附近保安团中装备最为优良的。

李有德的心情最为复杂,二十九路军后来,屡次派捐派饷,又对自己的家族武装虎视眈眈。日本人打来,他的损失最为惨重,商铺关门,财产损失无计其数,自己的家业多是土地,如果就此撤走也心有不甘。可是打吧,又怕失败后受到鬼子的报复。心里打定主意观望风向,至不济,就投靠鬼子,一切以抱住家业为上。李有德心里想:“打,几十万大军都一败涂地,怎么打?不管是你西北军也好,日本人也好,不过就是要钱,只要人在,钱财都是可以赚回来的!”

他既看不惯张打彪,也看不惯冯云海一副目空回海的嘴脸。当然主要是因为西北军来后的也让他心生愿望,现在该死的西北军终于要走了,走得越远越好,最好是永远不回来。

李有德在心里腹诽不已。

就这样3个团座大人在那里争论不休,时间也就慢慢地过去了。

突然,屋门被猛的推开,寒风呼的吹了进来,让争得昏昏欲睡的三个人,打了一个寒颤。

一个军官跑得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