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也就毫不客气。
宋美龄微笑着听完,缓缓开口:“居里先生。我们对贵国的支援是十分感激的,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中国政府和人民绝对不会与日本人讲和。这三年多的抗战已经充分的说明了这点。”
宋美龄说这个话的时候,充满骄傲,因为战争刚爆发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说中国最多抵抗三个月,可现在三年多过去了。中国扛下来了。居里先生没有接话,而是在注意的倾听。
“居里先生,德国在欧洲获胜后,日本必然向南洋进攻,贵国那时还会隔岸观火吗?”黄佳俊突然接过话,其实以他的身份在这里开口说话是比较失礼的,因为身份和地位太低,不过蒋夫人知道黄佳俊比较明白美国才让他参加的,那么他的发言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黄佳俊的这句话让居里一愣,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盛行。民众不愿意参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即便要参战也应该象上次那样,等到双方打到筋疲力尽之后在参战。
黄佳俊带着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南洋的橡胶和石油是日本垂涎已久的东西,并且由于贵国采取的政策,我想日本政府的外汇和黄金已经不多了,裕仁这个时候可能就在考虑出售他的皇宫珍藏了。”在座的发出一阵嬉笑。
居里再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无法理解这些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作为我来说的话,一个国家的精华部分已经被全部占领。只剩下西南几个省份,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对日本人是极度鄙视的!并且中国人对于如何打败日本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黄佳俊还没有打算放过他:“居里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们中国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国防军工体系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农业国。而农业国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经济中心,各地相对独立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长期中军阀割据的原因。而日本人认为他攻占了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我国政府就会投降的原因,但是这几年的战争已经表明他们的这些想法不过是妄想罢了。他们攻占上海南京的时候认为我们该投降了,我们没有!他们攻占徐州武汉的时候认为我们该投降了,我们仍然没有!其实日本人不过是在按照我们给他划定的轨道上滑行。”
看着轻松的黄佳俊居以及屋里中国人的表情居里先生觉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中国以及中国军人。
他难以接受的是作为一个军人居然在为丢失了大片国土而感到高兴,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夫人,委员长阁下和中国政府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居里转向正在微笑着的宋美龄。
宋美龄点点头:“是的!居里先生,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在我国我国政府的战略就是诱敌深入,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明显,我们坚信这个战略是战胜日本的唯一正确的战略!”
俞大维接过话题:“居里先生,我国的工业只是在西南地区有很小一部分,对于美国朋友我们绝对不会隐瞒,这些工业还是从沿海地区内迁的厂矿企业,他们的规模很小,根本就无法向军队提供足够的补给。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美国大量订购厂矿设备的原因。如果这些厂矿设备回国,那么以后我国军队作战会稍稍有所改观。”
居里当然清楚中国人这次在美国买了多少东西,这些东西的作用是什么。
“居里先生,但是这永远不够,并且这些工厂从运回去到投产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美国朋友的援助!”宋美龄强调,“而美国政府对我们的援助就是在挽救将来美国青年的生命!”
“居里先生,其实,美国政府要抑制日本人很简单,”黄佳俊再次接过话。
居里显然比较迷惑:“黄将军,你有什么提议?”
“美国政府可以提高铁矿石、废钢材以及石油的出口价格。”黄佳俊看到居里准备说话,做了一个手势阻止他,而是继续说道:“居里先生我知道你准备说什么,不过是商业自由。其实美国政府已经在这样做了,只是做的还不够,完全可以把这个交给那些商人或者大财团,比如洛克菲勒和摩根他们在期货市场上把这些价格炒上去,价格翻他个三五倍。另外日本不是在中国倾销商品吗?搞歧视对待吗?这完全损害美国商人的利益。那么美国政府就可以向日本输入美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最后,美国政府完全可以用日本违反了人权以及门户开放政策,宣布日本与美国的贸易必须用黄金或者美元进行结算。”
居里先生听着听着脸色大变,他疑惑的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将军,这到底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经济学家。
------------
第三卷 出兵域外 491 新的开始(7)
新的开始(7)
居里带着自己疑问到中国去了,当然中国在美国购买的大量设备也纷纷离开美国向中国运去,这些都将中国增强抗战力量的最大保证。这也算是黄佳俊来到这个时代坐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国民政府不买工厂只买武器弹药的做法。
三天后,中国大使馆接到电话,说是五角大楼邀请中国的军事代表一起商讨有关欧洲战场的一些相关事宜,想听听中国军事人员对欧洲战场的看法。
以林蔚为代表的中国军事代表团来到位于华盛顿郊区的一个军事基地,在基地门口迎接的是史迪威。对于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史迪威可以说见证了中国的整个抗战过程,九一八事变、长城抗战、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等。他因此也成为了美国政府在中日战争方面的专家,他从中国战场上发回了很多分析报告,中国政府针对这场战争的立场。说实在的抗日战争也让史迪威对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战争早期,他也是一个悲观论者,认为中国政府很快就会屈服,就像前面那几次一样。但是,战争的进程和发展却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史迪威与代表们一一握手,也没有说什么就把大家引进了基地的作战室,这个作战室让中国的将军们见识了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实力:这个作战室面积超过数百平米,里面布置着两个巨大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