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 / 1)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意见有所保留。但是,一旦黄佳俊决定了的事情。他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是他的最大优点。也是黄佳俊最欣赏他的地方。

倪富贵马上就进入了角色。立即成了开封城里最忙碌的人,那是见人就送礼,见缝就钻。开封官场上很快就知道新180师有一个知情知趣,很会为人的后勤处长。

这是黄佳俊给倪富贵面授的机宜。前世,黄佳俊虽说没有送过礼,可是,后世送礼已经展成了一门艺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稍稍的对倪富贵点拨了一下:不能见人就送礼,这样达不到送礼的目的。别人也认为你是冤大头,哈儿。送礼就像打仗,先要确定目标,再想法摸清目标的情况摸清情况后再对症下药。此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倪富贵是听得心领神会,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心里想:“师座就是师座!我还认为自己算行的了,比起师座来简直是大巫见小巫。”

于是我们的倪大处长带着一帮手下关在屋里制定了一个计划书,上面有:要向谁送礼?这人有哪些情况?该送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上面提出除了必要的尽量不要向高官送礼。倪富贵认为:这些高官不缺钱,送少了不起作用,送多了,又承受不起。还未必有什么效果。所以就把目标锁定在管理仓库的军官身上。这个军官职务不一定要高,但是,一定的是能打开仓库的。

于是,某位管理仓库的后勤军官的父母有风湿头痛,真正的虎骨酒送上外加一张治疗的中医秘方,就送到了家里。某位太太在珠宝店里看中了一副饰,可是,想想自己丈夫的收入。只好,悻悻而去。第二天这个珠宝店的老板亲自把货送到了家里。等等。

随着一个个目标被拿下,目的一个个达成。倪处长心里是充满了自豪:“这正像师长说的一样,就像是打仗一样!”我们的倪处长也找到一种在战场上攻城略地的感觉。

不说,我们可爱的倪处长在开封和郑州各地上蹿下跳,痛并快乐着。

钱三河接到黄佳俊的电报,立即派出王汝历牵头带着大批的参谋军官在一个骑兵连的护送下,先期到淇县考察。一个工兵营和宣传处派出的宣传队也同期到达。

参谋军官考察地形地势和已建成的国防工事,为师主力的布置拿出计划。

工兵营要接收和完善国防工事。指导民众修建防御工事。

宣传队一到淇县,马上在县城和各个乡村向民众宣传抗日。宣传的形式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民间曲艺为主:有豫剧、相声、话剧、评书、二人转、舞蹈、歌曲等,再加上图片。马上激起了民众的同仇敌忾,特别是那些展示鬼子屠杀的照片,更是让淇县民众对鬼子充满了愤恨。

------------

五十七、豫北风云(十三)接防淇县(完)

黄佳俊对最高当局的只单纯的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政策,是不以为然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这无疑是自断臂膀,中国是个弱国,本来自己的力量就不足。自己军队的实力与鬼子相差太大,只有充分的动民众,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拿起刀枪,陷侵略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因为黄佳俊在后世的军校里就专门研究过这种战例。美国的实力比现在的日本要强大的不知多少倍,也拿那些弱小的国家没有什么办法,如越南、伊拉克等,是不甚枚举。虽说这种方法带来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民众的伤害。这也是没有办法,这也是弱国的悲哀。就算不采取这种方法,伤心病狂的日本禽兽也会把屠刀对着中国平民。与其这样,那不如把民众武装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的家园。

所以,黄佳俊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求全力的动民众,并不遗余力的扶持地方武装。在易县是这样,在太行山上是这样,在涞源是这样,到了长冶也是如此。

新180师也在动民众,扶持民众抗日武装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黄佳俊知道日军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不会给自己太多的时间。按历史来说的话,土肥原师团会在2月8日动进攻。

所以,黄佳俊要求钱三河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来动民众,就是利用河南的土匪大军。说起河南土匪那是源远流长。

钱三河已经早就把那些在龙虎山上收编的土匪头目派了出去。与豫北的各个山头拉关系,讲交情。晓以大义,拉拢收买都行。

用黄佳俊的话说:就是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只要能打鬼子,就是一个好中国人。就可以给番号,甚至是武器装备。

这些人随身带着一张物资交换表:人头、肩章、军服、军刀,一句话只要是小鬼子的东西都可以。这样既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又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爷们。何乐而不为?很快,豫北绿林道上就传开了一句话:打鬼子可以财!

却说黄佳俊坐着火车到了淇县。顾不得休息,马上开始检查防务。早在1936年国民政府就把河南作为国防的重点修筑了钢筋混凝土的国防工事。迄止抗战爆已在豫北构筑了道口、滑县、浚县阵地,安阳至淇县阵地,汲县、新乡、辉县阵地,封丘至延津阵地,内黄附近阵地,焦作、博爱、沁阳阵地。

淇县当时只有很少的部队驻防。仅有原东北军的一个营加少量民团。

东北军的这个营军纪败坏,从军官到士兵,士气低迷,经常在城里强买强卖,与民众的关系紧张。

导致新180师到来后,淇县民众也仍然是比较冷漠。

156团最先到达淇县县城,当时,到达的时候是晚上。天上正下着雪。悄悄进城后,张传志命令在城外放上警戒后。就让战士们在老乡的屋檐下休息,不得扰民。

第二天,早起的市民现城内已经住满了大军。他们就蜷缩屋檐下,盖着被子,几个人挤在一起。放哨的哨兵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看到上街的人都是默默一笑。

这让淇县民众非常的惊讶。也不知这支大军是什么时候进的城,又是那支队伍?

早上,七点整。悠扬的军号吹响!

全城立即陷入一片集合的口令声,接着就是“一二一”和整齐的跑步声。

老百姓纷纷的挤在街道两旁,看着与以前不同的这支队伍,指指点点。

纷纷打听这是哪支队伍?原来就是前两天宣传的即将布防在这里的,听说打鬼子很厉害的新180师。

下完操,这些士兵和军官纷纷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