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7 章(1 / 1)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2000 汉字|4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毁灭性的打击,并摧毁在越北的机场。

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经过精心的策划,决定把出击部队分成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

北集团有18o师担当向莫隆进攻在控制莫隆后在转向攻击通农;而南集团由156师担当,出布局关,攻占东溪;东集团就是七十九师攻击复合,黄佳俊的目的就是把中村师团包围在高平、凉山同登一线,至不济也用重兵压迫鬼子向南。

24日,中**队越境出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别是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中**队居然敢越境出击,因为福永少将和佐藤大佐以及中村中将在行动之前也分析过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中**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境作战,因为这将带来极大的外交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对中**队的防御方面基本就没有什么有力的措施。

但是现实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黄佳俊的行动引起了日本南方方面军的极大关注,因为他的目标就是冲着第五师团去的。

这个麻烦就大了。在凉山城下的中村中将脸色严峻的看着地图上中**队的进攻态势,就是想包围自己啊。

现在第五师团的态势极其不利:没有现成的防御工事,几个重要的城市也没有拿下,现在全军正在收缩集结。

不过,中村中将倒是很快就反应过来,马上向南方军要求支援。

在重庆,法国驻中国大使雷诺,气急败坏的来到中国外交部递交最强烈的抗议书,要求中国政府必须要对这次事件负责。而与此同时在伦敦的自由法国表声明: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利益必须得到尊重。。。。。。但是中国方面的行动可以理解。英国和美国政府表了对这次事件的强烈关注,要求交战双方保持克制。

194o年九月二十五日,《华盛顿邮报》表了一篇评论:从日军进驻越北看起野心。

日本从1937年动全面侵华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宣称只要三个月就可以解决中国,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人的抵抗意志,现在三年时间已经过去,中国还在抵抗,而日本已经陷入到了中国这个大泥潭里,仍然还看不到解决的迹象。那么为什么在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的日本人又要进驻印度支那呢?是什么给了他们勇气来开辟第二战场呢?他们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切断外国援助中国的交通吗?

显然不是,而是他们已经把目光盯上了印度支那这块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已经战败,显然无力阻止他们的进攻。那么英国呢?这个时候的大英帝国还忙得过来吗?显然也不能,因为他们正在全力抵抗德国法西斯的登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所以日本就认为他们的机会来了,就可以轻松地占领整个印度支那,如果成功不但把中国从三面围了起来,还能得到印度支那丰富的资源以支持他们的圣战,建立他们的大东亚共荣圈了。

日本缺少什么呢?粮食、石油。对石油,那里有石油呢?荷属东印度,那里就有。

现代战争如果没有石油那就无法作战,而日本需要的石油多少呢?5oo万吨,自身的石油却不过能够满足十分之一不到。

这篇评论可说把日本的野心都展示了出来。

在越北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军、日军、中**队三方各自戒备有各自作战。

不过,在黄佳俊的要求下,中**队并不重视那些城镇,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山区。

由于受到中**队的压迫,第五师团只能向海防、防城方向撤退。

就在日本军队撤退到海防一线后,中**队也从越南撤退了。

这次事件,日本在强大的外交压力下,最终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

战后为了向英美作个交代,日本也处理了在这次事件中负有责任的一些军官。那么肇事者受到了什么处罚?处罚了几个不相关的人。南支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被解职,由后宫淳中将接替。参谋本部把冈田重一中佐,荒尾兴功中佐刀,高月堡少佐这三位赶了出去,参谋次长泽田茂中将也引咎辞职改由塚田攻中将出任参谋次长。而恶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却只是给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处分就完了。

为什么日本会这么快就偃旗息鼓了呢?因为美国政府宣布对日本进行全面的禁运,不仅如此英国随后跟进。这就让日本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而法国为什么也这么快就认可了呢?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在越南各地生的起义威胁到了他们的殖民统治,所以也只能向日本妥协。

那么日本人有没有死心呢?肯定不,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泰国开始支持泰国与法国之间争端。泰国以前叫暹罗。1939年6月24日,暹罗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muang thai),英文国名由“siam”改为“thai1and”。“泰”在泰语中是“自由”、“独立”的意思,“暹罗”一名则来自梵语,意为“黄金”。废弃这一使用了13个世纪的古老国名,无疑与当时暹罗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有关。泰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还提出了“大泰国”的口号,认为老挝人、越南的孟族、中国的傣族、缅甸的掸族都属于“人种学上的泰族”,打算把“3ooo万有泰族血统的人”全都联合在“大泰国” 之内,在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披汶?颂堪立即宣布泰国中立,但随即向国民表了一篇演说,称“现在是要求法国归还因1893年条约而被割让的领土的时候了”。从1939年起,在曼谷和泰国东北边境与法属印度支那接壤的一些城市就多次爆了声势浩大的反法游行,还组建了沙文主义组织“泰血团”,要求从法国手中“收回”老挝和柬埔寨西部的领土。

这就是泰法之间的矛盾由来。

日本就是抓做这点与泰国展友好关系,并与194o年6月12日同泰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规定日泰双方“相互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此外日本还要求泰国允许其使用泰国的海空军基地及铁路。英国和法国预感到事态的展对其不利,于是竭力使泰国保持中立,并且也同泰国签订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泰国只批准了和英国的条约,没有批准同法国签订的条约,原因是法国拒绝“归还”湄公河西岸的领土。

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泰国并不是完全就站在日本一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