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的计划同样感到心惊,慎重的问道:“将军,你的这个计划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政府的想法。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么庞大的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通盘的考虑和一个稳定的政策支持,根本就无法展开。要知道在越南以及缅甸就有超过两百万的华侨,还不要说整个南洋了。将军,对于这一点我不得不问清楚。不说这里面牵扯的外交问题,比如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肯定不会不闻不问。就说关系到数百万人的生计问题,我们也不得不慎重。”
黄佳俊点点头:“张老的顾虑非常有道理。我这样说吧,这个计划先是由我提出来,然后咨询了很多人比如财政部的宋部长以及美国的司徒老和嘉庚先生。最后由财政部送交了报告,经过国民政府的批准,当然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政府是不能出面的,只能是改以民间的形式开展。但是在相关的部门之间都有一个指导性的政策,这样不仅仅是为了支持这场战争,而是为了考虑到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展。”
黄佳俊又开始了一场政策宣讲,一句话无论如何也要让在座的几位华侨大佬同意,只有说动了他们才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
三百七十六、重返缅越(5)全盘计划
黄佳俊一直以来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在自己的心里很久了,一有机会就在向不同的人推销这个想法。是利用现在中央政府进驻大西南的契机,全力推动对大西南的开,这样也可以在以后的战争中减轻对美国援助的依赖,使战后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减小。
所以,在四川等地全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起对国家军队建设有极大帮助的重工业。在自己千方百计的捣鼓下,西康的攀枝花地区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正轨。要说黄佳俊当时还认为国家正处于战争时期,财政困难,但是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现困难的只是国家,而那些有钱人还是挥金如土,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是还大国难财。而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应付军费支出,只是想到向国民增加赋税或是增大货币行量,这完全是饮鸠止渴,涸泽而渔的做法。其实有大量的资金在后方闲置,只是找不到投资的目标,还有一部分是对中国的抗战前景不乐观而不愿意拿出来。这个时候国家只要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拿出来投入到实业之中,而不是拿去搞投机生意,比如以杜月笙为的上海实业界就是如此。为了加强说服力,黄佳俊在重庆或是在其他的地方可是卖力的推销自己的这个理念,为此很是跟国内的那些实业家以及银行家们打了一段时间的交道。再加上这个时期海外的华侨华人很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但是国民政府却没想到怎么利用好这股力量,只是要求海外华侨华人捐钱捐物,这个传统说起来从辛亥革命时就开始了,把这些华侨华人当成提款机。却没有想过怎么引导华侨华人在国内创办实业。黄佳俊把这想法跟美国的司徒美堂老先生和华商领袖陈嘉庚先生进行了沟通,没想到他们一力支持,不仅如此还向国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最为支持这件事情的就是财政部长宋子文,要知道最为头疼地就是他了。而黄佳俊的这个想法也最为符合他的思想,他可是最为推崇美国的实业体系的。在抗战之前中国之所以展的那么迅速,宋子文功不可没。
黄佳俊想起在跟宋子文交流的时候,此公只是看到了能够增加财政收入,他满脸惊喜的对黄佳俊说:“佳俊,你真是有心了。要是这样的话,政府地财政收入无疑会有一大笔钱进账了。”
“宋部长,可是我认为暂时我们还不能把眼光看到这些上面,我们需要的是大力培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
“那我们该怎么办?”宋子文抑或的问道些。没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眼睛看到三两年以后呢,要知道建设实业不比其他的,光是建设周期就足够长了。关键是如果这些实业能够建设的起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至少不说别地,单是他们会接收多少人做工,而那些工人拿到工钱后会消费,又将带动那一片的展,这就会形成一个良型循环。而这些工厂一旦投产,我们就可以减少多少外汇支出?与其把钱让外国人赚,不如给自己人赚。那些钱还是留在国内。再次投入进去的话。”
宋子文被称为当时最为有眼光的经济学家,怎么会看不到这里面的好处?当即拍手称道:“我是急功近利了!哎,说到底还是财政吃紧把我给弄的。就这样说定了,我就把那些算进财政收入了。只要想想两三年后有收入就行了,再说了这场仗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的。到时在大后方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全地重工业体系,可以省出多少钱,单单就是这些我就充满了期望!”
黄佳俊和宋子文有详细地商量了一些细节,黄佳俊特别指出要求中央直接设立一个部门对这些事情进行管理,最好是由财政部为。然后。宋子文就向最高当局亲自上了一个提案。
黄佳俊有这些保证,所以在心里充满了信心,对几位侨领说道:“国民政府已经决定只要是由海外华侨投资的企业一律免税三到五年,重工业的时间可以更长。并且还做出保证,只要是质量过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国内厂家的产品。并且将会以国外货物加上运价来加以考虑。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国内由于大量的人口集中到了大后方,再加上鬼子的封锁。有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都是需要国家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加以安置的,但是现在国家已经把所有地精力全部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之中,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做这件事,而如果有大量的企业在国内投资的话,那么就可以解决很多的劳动力,这些比什么都重要。我带着军队从北方打到南方,看到了太多地苦难,但是我从没有在我们地人民身上看到沮丧和失望。想想那些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在滇缅公路上那六七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