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问得急了,只是说:“具体的详情我们也不大了解!只是这次记招待会全权由黄佳俊将军负责,其他的真的是无法知道详情,如果你们实在是要想知道具内容,可以到黄将军那里打听一下。”
于是那些神通广大的记又开始向黄佳俊的官邸集中,但是不管怎么努力,连黄佳俊的面都见不上。下面的人只是微笑着对记们说:“我们将军已经在为这次记招待会做准备。到时候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对于其他的,你们应该明白我们是无法向你们说些什么的!”
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动极大的引起了人们地兴趣,所有人都对这次记招待会充满了期待。
三天时间,转瞬即过。
这天刚好是1940年地元旦,一大早,所有的记都集中到平常举行记招待会的外交部大楼。虽说人们都是明白这次记招待会的具体内容看起来是无法事先打探出来,但是人们还是没有死心。还在那里相互的打听。
上午十点。一个上校走出来对等着地记们说道:“各位小姐先生们,我奉命向你们通报关于这次记招待会的一些情况。”
下面的这些记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一个个大声的嚷嚷:“怎么还不开始?”
那位上校却很是有涵养,只是满脸笑容的看着大家:“大家静一静!这次记招待会并不在这里举行。”
“哄”下面的记们都炸锅了,有地人甚至愤愤然。特别是那些眼高于顶地外国记们:“我们要抗议!这完全是对我们记的不尊重!”当然,有的记却哪顾得上这些枝节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这场神秘的记招待会到底在什么地方举行,这才是最主要的。
“那么请问上校先生,这场记招待会到底在什么地方举行?我们又将用什么方式赶到那里?”
听到这问题,所有的记都闭上了嘴,看着这个上校。显然这个上校很满意这样的效果。要知道平时都是这些记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这样小小的报复一下多少也是一种慰藉不是?看你们还拽地像个二五八万似的不?
当然,这种心理是不能表现在脸上的。上校脸上带着职业似的笑容,大声的说道:“兄弟也是奉命行事!如果各位有什么不满意地地方,尽可以不用到场。反正关于相关情况我们也会让人送上详细地情况说明。各位就是在家也能得到的,所以也不用再辛苦地!”
这个时侯了还在说风凉话,记们很是不满。上校不过是泄一下平时受的窝囊气罢了,要是真的把这些记得罪了,到时候没有记到场自己可就吃罪不起了。
“记招待会改在难民救助所举行,为了方便大家。我们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汽车。”这个上校的这句话还没有说完,记们都心急如焚的向外面涌去。
浩浩荡荡的车队向目的地驶去,赶到那里的时候,却现那里已经有很多的人等在那里都是各国的使节。
这里是一个面积颇大的广场,在广场前有一个布置得很简单的现场。等到记们一一登场后。还是刚才的那个上校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对着话筒大声的说道:“各位小姐先生们。各国尊敬的大使。今天我们荣幸的请到了军委会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四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黄佳俊中将前来参加记招待会。请大家欢迎!”
等到掌声停止下来后,主持人继续说道:“各位都是非常关心中日战争的。而黄将军来自于战争的第一线,我们相信他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黄佳俊站起来端端正正的向四周经了一个军礼。黄佳俊看着下面正襟危坐的记,沉声说道:“各位大使,各位小姐先生们,上午好。我很荣幸你能够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也有幸向大家介绍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我保证这次经历将是在座的各位一次永生难忘!”
这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亟不可待的等着正式的招待会的开始。
没想到,黄佳俊在说完上述的话以后,接着说的却是:“在回答大家提问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在我身后的广场上。”
说完,黄佳俊也不管其他的人是怎么一副表情,径自向后面走去,那些记一窝蜂的跟在后面。(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那些驻华使节满脸的激愤,旁边陪同的外交部的人员满脸堆笑的作着解释,在推让了一会后,还是一个个的走进了那个广场。
走进这个广场的人都被广场上的布置惊呆了:这里布置地庄严肃穆更兼有一种悲愤地气氛。每一个站在里面的中国人都是一种激愤的表情,甚至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们眼睛都是红的。
那些吵吵嚷嚷地记这个时侯都是满脸的凝重,只是一点都不顾惜自己的底片。
整个现场只有一种凝重的气氛在升腾!
原来这里被黄佳俊布置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展场,里面分为好几个区域。从历史到现在全面的展现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第一部分就是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地历史渊源“从秦始皇时期的徐福东渡开始。以及在东汉的史书上记载的关于倭人的情况,最著名的莫过于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县筑前粞屋郡志贺岛上,农夫甚卫兵下于该岛西南海岸一块大石下现一枚蛇纽金印,遂上缴官府。金印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从中国的三国时开始中国就开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贡,好面子的中国人在被朝贡后回馈地是丰厚的赠礼,日本吃的粮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衣。日本人祭祀用的铜器,以及现在日本人用来看中国人脑袋地军刀倭刀,都是中国人地慷慨赠予。也就是说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地日本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中国先进的封建文化的浇灌。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朝的个世纪中,来自中国的慷慨赠礼哺育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像样的王国大和国,这就是今天日本国的前身。此时的日本人,依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年。朝鲜人王仁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向大和国国王献上了中国的书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日本人从中国人这里学习文字的最早的记录。此后,日本皇室开始正式学习汉字。学会了文字的日本人给中国师傅反馈的第一篇文书却并不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