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会战和太原保卫战。原是163师少将师长,他的部队从太原突围后,上了五台山就被缩编为163旅。
冯保国可清楚在这个时候能率军在敌后收复一座城市的功劳。虽说让他这个老将受一个娃娃的指挥,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在接到黄佳俊授权他作为攻打定襄城的总指挥后,心里那点疙瘩也就烟消云散了:这摆明了就是送功劳给163旅啊。
冯保国马上命令那些围城的民团和菜丁让出攻击正面,163旅两个团和同来的89旅一个团,立即接替了阵地。
在之前,黄佳俊在电报里全面的介绍了攻击的策略,冯保国马上与89旅旅长杨飞取得了一致意见。也向各位团营长着重强调了这次战役对大家前途的重要意义,他说:“各位,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我们能够攻陷定襄对日本人的影响,这些暂且不说。就说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弟兄们的前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家自己想一想,在决定该怎么做?”
在座的谁不知道富贵险中求的道理。更何况这次看起来成功的把握非常高,就可以想象到这些人的选择了,当然这两位旅座大人马上把事情的经过向第二战区的阎长官作了汇报。解决了这些高级军官的思想后,整个部队的动作是非常的迅速,士气也高涨。毕竟部队中的那些下级军官和士兵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他们绝大部分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才穿上了这身军装,少部分是为了抵御外辱才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只要是能打胜仗,能教训教训小鬼子,他们又何尝想撤退呢?还要被乡亲父老指着骂。
当这三个团压上去后,城里的鬼子立即就觉察出了前后两支部队的不同。这两位旅座也明白自己的机会只能是在夜里,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战斗,一旦拖到天亮,鬼子的飞机来了,那么一切都是空话。所以一上来三个团就全力压上,两位旅长的手里分别只保留了一个警卫营作为预备队。
冯保国为了保证进攻顺利,更是把所有的迫击炮集中在缺口处,进行集火轰击,掩护步兵以营连为单位向缺口突击。而鬼子也毫不示弱向中*队起逆袭。双方在这里誓死血战,寸步不让。
说来话长,生这一切不过是短短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城里的狼牙刘海小组来到缺口处时,这里以打成了一锅粥。刘海一个手势,小组成员马上寻找掩蔽处架好从宪兵队里**来的三架迫击炮和两挺机关枪。就等着宪兵队的炸弹爆炸。
刘海用望远镜看着缺口处,只见晋绥军的士兵们冲上来一波又一波。而鬼子们也是拼命阻截,绝不后退,受伤了就拉响身上的手雷冲上去与晋绥军同归于尽。
就在双方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城内突然生了激烈的爆炸,接着就是一阵迫击炮落在了鬼子后队,然后又是一阵机关枪扫在了列好队的伪军身上。挤在缺口处瞪红着眼睛拼杀的双方士兵刚开始都是一呆,转头望向城内。短短的几秒钟都突然反应过来,中国士兵同时出一声欢呼,日军却是面如死灰,特别是受到前后夹击又不清楚有多少中*队入城了。
城外的冯保国不失时机的命令全军突击,很快鬼子就败下阵来,城外的三个团蜂拥而入,紧随在败退的鬼子后面追杀而去。
两位旅长也是大松了一口气,在两个警卫营的簇拥下也进了城。冯保国和杨飞互看一眼,都现对方的脸上掩饰不住的狂喜,然后相互点点头。杨飞先开口:“冯大哥,这次指挥大军攻破坚城,有大功于国,不日就将高升,兄弟我先在这里恭喜了。”
冯保国赶忙谦虚道:“杨飞老弟,我们哥俩谁跟谁啊?如果没有兄弟的鼎力相助,这次为兄的还不是望城兴叹。更何况还有阎长官的英明指挥。”
两位旅长在那里相互的恭维起来,没有一个人还想到有其他人的功劳,这些已被这两位自动过滤了。
还是冯保国最先反应过来,凑近杨飞的耳边:“兄弟,你看我们是不是先给长官部和军委会报告捷啊!”杨飞一拍脑袋,懊悔的说:“你看我,光顾高兴了。连这个都忘了,还是大哥你思虑周全啊!”两位是哈哈大笑。
杨飞对冯保国说:“大哥,你就拟定电报吧!不知阎长官知道了这个喜讯会多么高兴呢!”冯保国看着杨飞:“那当哥哥的就擅越了。”然后大声地说:“记录:军委会蒋委员长,战区长官部阎长官,卑职督师已攻克被日寇的定襄县城,守城日军已全部授。前敌总指挥163旅少将旅长冯保国副总指挥89旅少将旅长杨飞中华民国26年12月25日凌晨5时整。”
杨飞对这封电报里的瑕疵也是洞如观火但是官场上的规矩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也没有提出异议。欣然在电报上附署了签名。
------------
四十四、未雨绸缪
上回说到,晋绥军的两个旅攻下了定襄县城。城外的各种武装,新180师的新兵团、五台山地区的其他武装也是蜂拥进城痛打落水狗。很快城里的残余鬼子在城里老百姓的帮助下被杀得精光。可能有的说其他地方的鬼子呢?忻州是离定襄最近的,这一路被消灭了,不是还有原平吗?
这个就要说道十八集团军了,朱总与新180师建立直接联系后。黄佳俊就把自己的计划全部毫无保留的转告给了朱总,并说明自己现在已到盂县,攻打定襄让给晋绥军,只是请求朱总派一部分人马围住原平,不让原平的鬼子赶到定襄就行了。并请求十八集团军派人到新180师以便于好配合作战。
朱总把黄佳俊的电报转回延安的同时也马上下令已到达五台山区的120师358旅即刻向原平和代县运动,以牵制原平的鬼子。
却说在武汉的郭老拿着黄佳俊的电报于24日下午,赶到武汉行营面见最高当局。最高当局在指挥部里接见了郭老。接过电报,看了起来。黄佳俊在电报上直言不讳的指出之所以要郭老转交而不是军政部,是因为军政部正在布置大的战略,可能不会对新180师的情况给以足够的重视,此其一。
其二是上面有自己对南京沦陷后对华北日军今后的战略的判断,希望能给最高统帅部一点意见。
本来最高统帅对郭老请求接见只是为了递交黄佳俊的电报有点不高兴。
看了黄佳俊的电报,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