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上校大声的提问:“请问黄将军,中国方面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一场冲突?还有中方是从什么渠道得到这么详细的情报的?”
黄佳俊微微一笑:“这位先生。我刚才就说了,这一场冲突对我们中国抗战的影响极其大。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那么。您说我们能不对他重视吗?再说了,我是一名职业军人。对所有的战役毫无疑问都会加以关注,以期能从中找到可供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先生们,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黄佳俊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特别是英美法等国的军官们更是热烈的鼓起了掌。
“那么。黄将军你对这场冲突地结局有何看法?”一个英*官高傲的说,“请你以一个从中国的北方跟日本军队战斗到南方的军官的眼光,做出一
水准的判断。”
黄佳俊看了看这个英*官,对他话中隐含的意思,自动的加以过滤,不动声色的笑道:“先生们,我对日军的了解是足够地,但是对苏联红军部队的了解却是一无所知。不过,我可以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看法。”
“去年的张鼓峰之战日军仅7000人c也并无飞机战车参战,红军则参战30000人伤亡4000多人并被击毁坦克120辆。其中96辆彻底报废。”这些情报在日本的报纸上曾经大肆的宣扬,所以说不上秘密。不过,黄佳俊的话让所有的苏联军官的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
“不过,正是这一战,让日军进一步低估了红军的战斗力,日军认为,第19师团就那么点兵力出战,而且没有航空部队以及战[.援,红军都没办法靠武力夺回张鼓峰,完全是依靠兵力以及火力优势外加第19师团专守防御才没被打个落花流水。如果在一个可以展开大范围机动作战地区域,加上一些航空支持,那么日军将轻松的击败红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日军还认为,在放开手打地情况下,日军1个师团对付红军1个军绰绰有余。更有一些日军军官狂热的认为,只要日军进攻红军就必败,即使日军1个师团对付红军1个集团军,只要准备充分,策划周密。
同样能够迅速取胜。这样,日军就犯了兵家大忌,所谓的骄兵必败!所以,我不看好日军能取得胜利!五月生的第一次冲突中日军被红军击溃,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如果,今后的冲突冲突中,日军不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那么失败地命运是一定的。”
这次聚会是成功的,大家热烈的讨论了各种情形的变化及其影响。
而在前线。双方已经是摩拳擦掌,就等着厮杀了。
71日。日军23师团主力抵达哈拉哈河下游东岸阵地。待命。日军的地面进攻定在7月2日,计划是安岗支队攻击哈拉哈.:(日军第23师团主力及第7师团一部,有火炮38门,约8000人哈河攻击西岸苏军。采取步兵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最后协同围歼苏蒙军的战术。加上后续部队日军一共集结了约38000,而苏蒙军队大概有12000人,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唯一的有利条件是苏军拥有186辆坦克和225辆/u.军上上下都得意洋洋地认为这场战斗将成为日军的胜利大进军,还特意请来了德国和意大利地军事武官来观战。春秋网
72日夜间,日军利用工兵架设地舟桥偷渡哈拉拉河达.军迂回路线上的唯一阵地是巴因查岗高地。它只有60余米地相对高度,梢作整顿的日军旋即向外蒙军骑兵第6师驻守的巴因查岗高地动猛攻。漫山遍野的日本步兵端着刺刀呐喊着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无数把闪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残的杀气,当日军冲到外蒙军阵地前沿时遭到对方重机枪的扫射。战斗进行了2时后,日军仗着人多势重,冲上了外蒙军的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结果外蒙军骑6师15团被歼灭,日军占领了巴因查岗。就在日本士兵欢呼胜利的时候,前来增拨的苏军坦克第11旅火速赶到,此时在巴因查岗地区人,苏军只有1000人。但苏军还有300装甲车,在装甲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苏军以28坦克群为,;>.高地,日军架设在高地上16门37mm反坦克速射炮。虽拼命射击,但根本阻止不了这么庞大地坦克集团的冲锋,很快被坦克炮一门门地击毁了,在苏军众多装甲车辆猛烈的冲击下,刚才还兴高采烈的日本兵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基本上是步兵的日军只得组织敢死队进行自杀性攻击。日军士兵三三两两地抱起反坦克雷、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燃烧瓶甚至绑上迫击炮弹,高呼着“万岁”冲向了坦克,大部分人还没跑出几步便被打得血肉横飞。但反扑的日军越来越多,担任火力支援的苏军ba车顾此失彼,加上夏季长途疾驶。苏军坦克的汽油动机外壳极为灼热,一旦被燃烧瓶投中,便会迅速燃烧。一些防范不及的坦克被“肉弹”陆续击中,冒起了黑烟。.的扫射和碾压下,日军开始溃退。想想也是讽刺,这种战术是中*队对付日军地手段之一。
刚过河的第23师团司令部也险象环生,殿后的预备队—|26联队被侧翼包抄过来的蒙军装甲营死死地缠住,36辆ba10甲车始终与日军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肉弹”有机可乘。打得第26联队几千人进退两难。一个协同作战的苏军坦克连则直扑日军指挥部,坦克炮弹纷纷在其周围爆炸,第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大佐中弹阵亡。小松原此刻手中无一兵一卒。望着快速逼近的坦克,十几个军官绝望地拔出了东洋刀准备剖腹。幸亏一个刚刚抢渡过河的速射炮中队赶到了,救了小松原一命。日军七手八脚地架好火炮,仓促开火,由于双方距离已非常近,两辆苏军t26坦克被击中冒出了火焰,其他几辆坦克因情况不明退了下去。小松原亲眼目睹了这场短促的反坦克战。短短
<剩下1门炮。的日军工兵提前炸毁了哈拉哈河上的浮桥,使不少日本兵掉进河里喂了鱼,就在溃败地日本步兵被苏军坦克轰得头破血流之际。哈拉哈河西岸的苏军152米口径火炮也开始轰击,大量炮弹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队伍中,很多日军官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命丧黄泉。从此关于苏军大炮的种种传说在关东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