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4 章(1 / 1)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苦头。差一点点就被秘密杀害了,所以对俄国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这次看到日苏之间生了冲突,就动了心思想回到东北。

没想到还真被他找到了机会,被苏军派出来侦查日军的动向,就仗着自己人熟地熟,摆脱了其他人,自己秘密潜逃回了海拉尔。

经过多方面的证实这名军官所说的情况是属实的。小野中佐顿时就来了兴趣,没想到林俊杰继续交代的情报让小野也不敢怠慢了。

林俊杰交代:苏军在诺门坎地区的军队正在大规模的调整,夜里开来了很多的汽车和装甲车还有坦克,在来的过程中还看到苏军很多的大炮正在前线放列,这些大炮都修建了坚固的阵地。凭着记忆,林俊杰还画了一份草图。

小野中佐看到这份草图的时候,已经确定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那么正在诺门坎地区布置进攻的第二十三师团主力两万多人,毫无疑问会一脚踢到铁板上。

小野中佐在好好的安慰了林俊杰以后,立马把这个情况向小松原师团长,和关东军司令部做了汇报。并要求上级机关立即核实这个情况。

关东军司令部接到这个情报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如果这个情报属实,那么在诺门坎地区日军就不占优势。贸然动进攻的话,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关东军司令部下令前线的第二十三师团马上弄清楚当面苏军的情况,并要求航空兵马上出动侦察机,进行空中侦查,一定要掌握苏军的动向,特别是装甲部队和重炮部队的情况。

还在日军上下为这个情报动心思的时候,却传来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汽油被炸起火。这让日军第2行集团团长峨彻二中将恼羞成怒,认为这大大的伤害了关东军和大日本皇军空中勇士的面子,一定要给这些可恶的俄国人以报复。因此他命令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今长: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不但如此还要求大本营多多的提供作战飞机。准备给苏军以空前的打击。

------------

三百二十九、正式开张

说黄佳俊被军委会免去本兼各职,各界还在纷纷的猜佳俊犯了什么最高当局的忌讳。这个问题也成了各*事情报机构大费周章的事情,但是相关各方却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黄佳俊是不置一词,在面对媒体的追问下,只是用一贯的微笑答道:“无可奉告!”或是说:“我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国家认为我不适合再在集团军代总司令的位置上,那么一定是找到了一个更适合我的位置。”

不过,绝大部分人都认为黄佳俊这样一被处分,那么本来就根基浅薄的四十八集团军的处境是危险了。也不知是就此完全融入中央军系,还是被白长官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都成为时下人们讨论的重点。

还没有得到大家完全这里面反应过来,一份新的任命布:在军委会下设立一个敌后游击培训基地,直属于最高统帅部。由政治部陈部长担任基地主任黄佳俊中将担任基地副主任,这个任命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谁都知道陈部长是怎么一个忙人,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基地的具体负责人是黄佳俊。

然后是大批大批从各个部门抽调来了的各种人才开始向这个设在杨家坪基地集中,这些人才有一部分是现役军人,还有一部分是社会上的零散人员。

这些人有的是在部队直接以军令地形式征调。而来自社会上的,甚至是在家中被秘密带走的。

不得不承认,这次中国政府的效率是很高的:基地在工兵部队的全力施工下,用了仅仅三天的时间就很像那么回事了,当然也跟征集了一座大型的寺庙有关系,只是为将要入住这里人们搭建一些宿舍而已。就在修建的时候,从各地赶来的人们也陆续地前来报到。这个基地圈占了整整一座山头,在四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那些忐忑不安的人们看到并不是把自己投入监牢,也就放下了心。

不过,随后进行的报到又让大家把心提了起来。

这些人被一个个带到一件间单独的房间里。每个房间里都有两个军官,交给每一个报名一个表,要求他们严格的不带一丝隐瞒的把上面的表格填好。

那些军官严肃的告诉每一个报名:“为了抗战!你们现在已经被国家光荣的征召了!请你用生命和荣誉誓,你所说的都是事实。并为此愿意承担所带来地一切后果!”

而这张表上,可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不但要写出这些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到过什么地方,甚至是把自己的祖宗八代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包括进去,还要提供这一切地证明人。

这让这些主要是由原东北军系统的为主的人们不知等着自己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现在也无法推辞。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的安全,也不敢怠慢,只好老老实实的把所有的情况填好。交到还在那里等着地军官手里。

那些军官在接过表格后,脸上的表情就变得不那么严肃了。看到有的人还是怀着不安的表情,还笑着安慰:“大家都不要紧张!这只不过是一个例行程序罢了!因为你们将要干的事情可能关系到抗战大局,所以我们不得不慎重。报完名后,将有专门的人来安排你们的食宿。不过,我转告大家一句:就是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情况!”

其实,不肖他说。这些人都是久经生活磨难的人,那还不明白这些呢?

等到带到安排给自己地宿舍,只见这些宿舍看起来相对比较简陋,但是里面的却是设施齐全。什么都给大家考虑到了,还是一人一间。换洗衣服,洗漱用品,以及床上用品,不仅如此,用餐都是专门地食堂。要知道在现在地重庆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可不多。就算是有职业地有薪饷可拿的军官们如果没有外快补助的话,就靠那点干瘪瘪的薪饷。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这么好的条件让这些经历过破家毁院的人们心里稍稍的安静了一些。

在经过仔细的甄别后。除了极少数人因为一些原因被退回去后,都按照职业的不同进行了分组。现役军官为一组,退伍军人一组,社会职业为一组。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