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1 / 1)

抗日之快意恩仇 黄帝子孙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捆着满身的炸药向敌人冲锋的敢死队,活下来的机会人人都知道就是零.

所以他说的话全在这些兄弟们地家人身上打转,他知道这一百五十块大洋虽不是一个小数,但是对这十八个弟兄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只能说这些钱能让他们地家人们日子过得好些。不那么艰难而已.

“敬礼.不知是谁也开口唱起的流传千年不知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动容落泪的岳飞地那阙满江红.

“怒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这激励了万千中华儿女为了家国的安宁完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古绝唱地雄浑悲壮的音节中十八个浑身上下捆满炸药的勇士就象十八支利箭一样刺向小鬼子的胸膛。

当送走注定一去不回的十八勇士之后,孟华的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在不经意间扫了一眼。现张灵甫的眼睛里也出现了那种人类称之为泪的晶莹液体。

中华就算是在最虚弱地时候也不是日本这种蛮邦丑类所可以轻侮的。

在这十八个敢死队员的带领下,参加攻击的华军突然爆了不可思异的力量。炮兵也开始不顾是、自身伤亡拼命地射炮弹。张灵甫铁青着脸把剩下的部队全部投入攻击。

刚开始没有参加攻击地部队看着那些敢死队员与鬼子之间相互的自杀式攻击,心里的血性终于被激。

山上地鬼子在华军不计伤亡的亡命攻击下,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全面败退。

米地四楼少将在卫兵的拼命护卫下。好不容易从这块伤心之地逃了出来。终于在拼命赶来的骑兵第108队接应下才仅以身免。一个加强大队1500余人出,能逃脱性命的不足无法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的。

中*队并没有对鬼子的这股残兵穷追不舍。而是在派出小股骑兵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侦查外,就开始对战场进行了一番打扫后,退回了滑县城内。

一封电报把滑县生的事情。向战区和军委会飞了过去。张灵甫在电报中说:“职率部在滑县击溃鬼子来犯之敌!”

这封电报传回武汉让最高当局很是兴奋,张灵甫这个名字也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

而与此同时,新180的四个团,也冒雨开始向滑县急进。按黄佳俊的说法这是一个好机会,这场雨看起来一时半会无法停下来,鬼子的飞机也就上不了天,虽说大雨导致行军有很多困难,但是总的来说对中*队是有好处的。

其实,黄佳俊要急着离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7晚,他的指挥部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苏联援华军事顾问团的三个军事顾问带着两个翻译在战区的一个连的护送下来到了,指名道姓的要见他。

黄佳俊可不大待见这些所谓的军事顾问。他一接到电话不假思索的就回道:“不见!告诉他们老子不得空!”

钱三和对黄佳俊的态度感到奇怪:自己的这个师座虽说年纪轻轻,可是向来不是这么一个性子啊?再说了好歹别人也是友军,正在帮助中国抵御外来侵略,在德国抛弃了中国后,苏联可是唯一给中国提供大规模军援的国家了。怎么会这么大的火气呢?

------------

百五十六、回到原点

佳俊听说苏联军事顾问找上门来,心里就一阵窝火。联在大举对中国进行援助的时候,就开始在海参崴对华侨华人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清洗行动。这次清洗行动使大量的华人华侨永远消失在西北利亚的雪原之中。

这个时候的中国国力衰弱又兼自顾不暇,外交上处于全面被动,所以根本无法对这件事情有什么反应。更兼信息的封锁,很多人根本无法知道情况,但是,对于黄佳俊这个穿越来说,这都不是秘密。所以,黄佳俊对苏联人没有好感。

另外就是苏联军事顾问很多都是克格勃,并且单单来到这里肯定没有什么好事情。

黄佳俊再出门的时候对钱三河只说了一句:“北极熊也是没安好心的!”就带着卫队冲进了雨幕。

黄佳俊在路上对现今的这个时代,对自己的祖国的多灾多难很是气愤,可是也深感无能为力。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力的改变哪么一点点,毕竟现在自己也没有实力来进行大的改变。

就在黄佳俊离开后不久,三个苏联顾问就在国府陪同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新180指挥部。

他们听说黄佳俊不在,很是失望。而陪同人员却是面露喜色。钱三河打着哈哈应付了一阵了事。

黄佳俊追上了张传志的156团,新180的四个团以梯次行军的态势正全力向滑县前进。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全部轻装。而在后面是74的主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新180和74军4大军对新乡一线的进攻是有很大成功的可能的。

但是达成这个目标有两个基本条件,就是濮阳的77军必:死死的拖住,不能让他全力南下;第二就是滑县必须固守,这是起进攻的前进基地。

但是,世事难料,就在张灵甫在滑县把米地四楼少将打得满地找牙地时候,黄佳俊带着新180冒雨前进地时候,意外在濮阳生了!

第一集团军的主力被108团追得一溃千里。濮阳更是孤立了。接着泽失守,77军地军心就出现了问题。

但是在军委会的严厉命令下。77军并没有敢撤退,而是14师团进行阻击。当时的77军实力不俗;辖37师、132、179师有人员35000人枪,并且有张德顺地骑兵第九师配合作战。又有坚固的城防工事作为依托。各级官兵也能英勇作战。

土肥原贤二中将对濮阳是志在必得,率14师团主力直扑]]全力猛攻。一个甲种师团的攻击力大家都是知道的,77军各击,但是仍然节节败退。

就在冯治安准备在濮阳城与敌大战的时候,传来集团军总部向西撤退的消息。这还不算集团军总部还命令77军相机撤退的命令部长官也不想与14师团死拼,纷纷要求撤退。张德顺的骑九至长,冯治安在无力控制部队地情况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只好下令部队向滑县方向撤退。

这场大雨让77军各部大喜过望,开始争先恐后的向滑县77军还带有大量的家属,这次撤退有没有一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