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奉化人,蒋介石的外甥,是标准的嫡系。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以中央军和浙系军队最为显赫。第74军既是中央军又属浙系军队,算得上嫡系中的嫡系,是牌”中最耀眼的明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抗日铁军”、“虎贲师”、“御林军”,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该军声名显赫的原因不但与其高贵的出身有关,更与其在抗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关系极大。八年抗战中,该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抗战的重大战役,多次勇挑中*队主力重担,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杀,抗战第一年内已显露其慓悍本色。这支由浙江保安团队,原山东北洋省军与中央军第1师旁枝部队合编而成的奇异组合,是抗战八年之间战功最为辉煌的部队,精彩战例不胜枚举:38年万家岭战役,作为核心主力,给日军重大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佳绩,此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74军攻住,居功至伟。里面的名将如云啊!王耀武、俞济时、张灵甫、余成万等可说是不胜枚举。
新180和74采取昼伏夜行地方式秘密的到达指定位置东明和长。在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一下。两军就开始布置阵地,搞得不亦乐乎。分为红蓝双方在那里拉开架势,你来我往的打了起来。
而这个情况也很快的反馈到日军那里。土肥原在自己的司令部里来回踱步,反复的思考:“支那人是不是疯了?这肯定不是!可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军事演习呢?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他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下令前沿部队加强戒备,看看支那人究竟要干什么?
而在长垣设立的演习指挥部里,这时也是正在举行军事会议。有总指挥俞济时中将主持,参加会议地有74军和新180师团级以上的军官。
等大家都坐好后。俞济时由于身份的原因,在部队中也有很高的威信。他看看下面正襟危坐的军官,操着一口奉化口音,满意的说道:“各位同仁,我们今天举行地是一次秘密的军事会议。可能大家都对这次演习不以为然,徐州战场烽烟正浓。我们却在这里举行什么军事演习。”
74军里的军官以黄埔生为主,都有很高的军事造诣,对就有不同的看法。一听自己的军长这样一说,立时纷纷的议论起来。
黄佳俊坐在那里看着下面那些将要在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战将们,这时的张灵甫不过是58师的305地上校团长,刚从西安养病回来。这是黄佳俊重点注意的人物,看起来跟书上说地一样,显得桀骜不驯,与同事的关系不大和睦啊!
俞济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整个会场立即就安静了下来:“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有一个於这次演习无关的事情跟大家说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下面请我们的参谋长跟大家说一下。”
俞济时转身微笑着看着黄佳俊。黄佳俊站起来对大家说道:“我们这次演习,实际就是一次演戏!演给日本人看的。看来效果不错。大家既加深的感情,也对配合作战有了新的感悟。现在我把这次的人物跟大家说说。”
黄佳俊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地地图前,用教鞭指着地图上的滑县,大声地说:“奉军委会和战区的命令,我们将于明天夜间奔袭滑县!”
下面的人已经被这个消息镇住了。有人的嘴已经张开,有的甚至还站了起来,有的却是一幅早就了然的样子。
“各位,由于我们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所以这次投入的兵力不多,主要有骑兵和两军所有的坦克和汽车组成。准备时间也是非常的仓促。所以被调到的部队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出的准备。”黄佳俊大声的说道。
黄佳俊看看俞济时,俞济时点点头。黄佳俊拿出一张命令,大声的念道:“305张团长!新108快速纵队严忠武!”张灵甫和严忠武起立大声答道:“到!”
“这次行动由张团长指挥!新180快速纵队配属你部突袭滑县!这将是一次让世人震惊的行动!”
张灵甫看起来自己被点到很是兴奋。
“你们的行动一定要快!不要怕掉队,也不要怕减员!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火力打击鬼子!并且不管是否成功都要在天亮前撤出战斗!当然成功是最好了!然后向濮阳靠拢!如果被鬼子给缠上了,就有点不好了!张团长明白吗?”黄佳俊开始说起了命令的细节。
黄佳俊又看看其他的军官,说道:“明天的演习继续!不要让人看出有什么不妥!明天天一黑,突袭部队就出!到了那里会得到地方游击队的支持!”
41日,台儿庄的战斗达到*。华北日军14师团也已经做好了击准备。
就在当天晚上,突袭部队在张灵甫的指挥下,与一日凌晨,赶到滑县,用坦克为先导向滑县动了猛烈进攻。
由于出其不意,又有游击队的支持,很快就取得进展。一时之间,整个华北日军整体失声!
------------
百四十五、突袭得手
选张灵甫为突袭指挥官是黄佳俊的主意。黄佳俊对这个*悍将,抗战名将可是耳熟能详。当然最先接触这个悍将是在一部电影里《红日》那个满脸凶相的国民党军官。当时自己还小觉得这个大坏蛋真是该死,怎么能与英雄的解放军打仗呢?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描写抗日战争的书越来越多,对正面战场的评价也越来越公正。才知道这个张灵甫可是大大有名,被日军描述为中*队的第一悍将。
张灵甫的一生颇赋传奇色彩。
1903年820,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大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0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任靖*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他的书法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条幅。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与同学谈古道今,指点江山。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地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