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开心的第八十一天:鱼饵试图翻身◎
他们想种蘑菇, 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别的,而是分辨蘑菇的种类。
昨晚大家毫无防备地把各类可食用菌都吃了一遍,结果也很明显, 人家确实没毒, 但是有副作用。
而且由于他们吃的品种过多, 他们连副作用具体是哪些菇带来的都不清楚。
发疯偶尔一次就够了,以后总不能吃一次蘑菇发一次疯吧。
于是他们决定……今晚再开一回蘑菇宴。
这回大家挑着品种吃,每个品种都做一盘菜,挨个去试副作用。
没有副作用的就顺利通关,作为他们未来的养殖对象。
有副作用的就视副作用具体情况决定要不要给它留后。
最后胜出的除了平菇和草菇这种变异之后虽然味道平平无奇, 但产量大好养活的品种之外,还有具体品种不明,但味道和长相与香菇类似, 就是捡到的数量不多,看上去不大好活的品种。笑菇有副作用,可耐不住味道好, 所以他们还是决定种一点。
“万一有不怕痒的人呢?”秦时文劝道:“生存基地都建起来了, 那边也有贸易所, 以后可以拿去和别人换东西。”
江暮云也知道笑菇利润大,但她前世就没见过有成功养出笑菇的人。江暮云不知道为什么这东西没法人工养殖,但试试又不亏。
同理还有酒菇。
末世之后的消息流通不便, 许多东西都是各地有各地的叫法。如果某个物品能有个各地通用的名字出现,那至少可以证明它的市场广阔, 能够在幸存者之间流通开。
末世前的粮食酒在粮食停产的情况下已经成了绝版奢侈品, 酒菇这类变异种就是末世后的平价替代。从前的烟酒行业利润有多大, 酒菇的利润就有多大。
当然江暮云也听说过有人在种植、售卖一些成瘾—性较强的植物, 那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但这种缺德事, 即使到了末世第十年江暮云也没法接受。
种蘑菇得先采集孢子。
把菌褶已经绽开的蘑菇去掉茎蒂,菌褶朝下放在纸张或材质较光滑的物体平面上,再用容器罩住蘑菇,防止孢子被风吹散。等上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从菌褶中散出的孢子。
江暮云他们铺的是材质较厚的黑色塑料袋,颜色深,他们的种植的主要目标的孢子都是浅色的,落在上面会比较明显。
等着收集孢子的这段时间,他们还要准备一些种蘑菇的材料,以及挑选培养菌丝和种植蘑菇的场地。
其中培养并保存菌丝是关键。
蘑菇养得好的话,只要一周左右就能出菇。
但现在一直都不出太阳,就算他们养出了新鲜蘑菇,也没法长时间保存。
总不能天天都用炕烘吧。
就算他们不心疼,碳和柴都不够用。
所以在太阳出来之前,或是在他们找到稳定的干柴来源之前,他们种蘑菇更多是为了积累经验,不需要大规模种植,即种即吃也可以。
培育并保存菌丝,方便他们后续继续种植才是重点。
其中最简单又经典的,就是定期移植低温保存,对多数菌种都适用。
找个斜面培养基,等菌丝长满之后再海绵把培养基塞住,放到十度以下的低温环境里保存,每3—6个月移植一次,只要温度不跑偏,存上两年没问题。
至于蘑菇的种植条件那都差不多,保温保湿,无光通风,随便找个小山洞,实在不行原地挖个坑都可以。
提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然后再放上培养材料,安安静静等着菌丝长成,再按部就班地喷水通风养蘑菇就好。
“土就直接从树林里挖吧?”江暮云问道:“反正那些菇也是从树林里长出来的,被污染后的土应该也不影响它们。”
要是影响,蘑菇就不可能成为主食了。
王清清叹气:“还是得进林子。”
周影揉她脑袋:“你想想以后就有蘑菇吃了,现在进树林受点罪能算得了什么。”
秦时文还带了柄消防斧:“我大概记得之前捡到蘑菇的地方,保险起见我们养菌的木屑也用它原生地附近的树吧。”
养蘑菇的主要材料会根据蘑菇品种不同而变化,其中通用性最强的就是木屑,其他材料只能随缘。
他们也没本事再给配化肥,更没法精准按照百分比给配培养材料。反正都这时候了,蘑菇自己也活得挺随便,他们养得太精细,说不定这些菌菇反而更容易死。
秦时文负责砍树枝,其他人负责挖土。
不仅要精准定位蘑菇们的老家,还要清除混在土里的各种其他植物根系。
他们现在是没有大面积种蘑菇的计划,但土得先备上,不然等太阳真出来的那天,他们就未必记得菇菇们的老家在哪了。
而且这些土还得分类存放,长出同一种菇的土才能放在一起,免得土里混了其他菇的孢子,到时候大家蹲在一起打起来,两败俱伤谁也别想活。
起初进展还挺顺利的,除了时不时惊起一堆飞虫之外都好说,土里偶尔钻出来的小昆虫也无伤大雅,把它们赶走就行。
他们现在身上穿的袜子手套都撒过雷公藤水,有一定驱虫效果,碰到这些昆虫最多就是眼睛遭点罪,看习惯了也还好。
但江暮云挖着挖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她一铲子下去,没急着把土铲进边上的袋子里,而是先把土播散了仔细翻看。
果然,一翻就翻出了里面一些不起眼的棕色小条。
这玩意她再眼熟不过了。
末世后统称菜虫,是人们餐桌上的另一位霸主级选手。
这种虫子可以精准定位各种可食用植物的根系,逮到就是一通乱啃。
其实说它们吃植物根系也不准确,它们的食谱和人类高度重合,只是虫子本身生活在土里,所以啃食的多数都是植物根系。
如果有果实茎叶掉到地上,它们也是不介意顺便享用一下的。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蔬菜类的植物,而是归属于菌类,却同样在菜虫食谱上的蘑菇。
一来末世之后种它的人最多,二来么,蘑菇属于真菌,从学术上来说没有根,人家的“根”叫菌丝体,不如植物发达,也不大经吃,菜虫们经常啃着啃着就连着蘑菇本体一起吞了。
其他作物遭到菜虫灾害,人们至少能在发现植物的茎叶果实出现异样时,及时抢救下来一部分。
而蘑菇遭遇菜虫灾害,却是没有枝叶能表现出不对劲的。等人们发现异样的时候,菜虫说不定都已经顺着杆把里头都吃空了。
这种虫子有点防不胜防,不过好在它吃得多饿得快死得也很迅速,基本饿一晚上就没命了。
现在江暮云从土里翻出来的,就是死掉的菜虫尸体。
活的菜虫都是白白嫩嫩的一小条,只有死得透透的了,才会变成这种和泥土浑然一体的深棕色。
江暮云又扒拉了两下,没在土里发现白点,这才放心地把土铲进袋子里。
江暮云想了想,还是没在现在提醒大家。
这会儿他们挖出来的菜虫肯定都是死的,如果有活的混在土里不可能看不到,江暮云也没挖到活虫。
她总不能拎着个干瘪瘪的尸体,然后指着它跟大家说:“这玩意是末世后的新品种,生前长这样这样,你们想象一下,看见了就小心点儿。”
至于土里混着的菜虫虫卵,那就更好认了。
菜虫虫卵都是白色,一生就是一大窝,不可能和浅色孢子、菌丝弄混,回去铺土的时候检查一下就行。
只是与成虫不同,虫卵的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只要卵还在土里埋着,饿它十天半个月都未必能饿死。
再联系一下这两天他们捡蘑菇都没碰到过被菜虫啃空的,看来这批菜虫也是刚出社会不久,还没赶上开饭,就直接被饿死了。
万一有个别早熟的先进个体已经开始产卵,那他们的蘑菇种植计划最后收获的可能就是一堆菜虫。
虽说在填饱肚子方面效果都一样,但……能吃蘑菇谁愿意吃虫子呢,哪怕这些虫子堪称纯天然无污染人工养殖精心饲育。
它吃得说不定比普通幸存者都好。
这么一算,好像末世之后大家把菜虫端上餐桌,除了生存需求之外,多少也带了点个人情绪?
江暮云还听说过有个基地养殖的变异香菇都被菜虫给祸害了,然后那批香菇味菜虫就卖出了高价,吃不着香菇的人就用香菇味菜虫代替,也算是让这些菜虫们给菇偿命了。
这边江暮云翻出了虫尸,楚不闻自然也能认出来。
他默默地把一截干瘪的虫尸一铲两段翻拌进土里,权当是给土壤增肥了。
就像是江暮云想的那样,他们挖的土都是前一天被掘过的菇住的地方,一晚上的时间这里还没能立刻长出新住民,却足够把意图觅食的菜虫们都给饿死。
如果不是江暮云和楚不闻经验足又特意去翻找,这些虫尸混在土里是很难被发现的。
但世界上总有一些幸运儿。
比如王清清。
她幸运地在刚被灭门的平菇们的原居地发现了一窝新生的平菇崽崽们。
“我宣布,这窝幸运菇今晚炭烤!”王清清本着相逢即是有缘,幼崽更加鲜嫩的原则,兴奋地冲着菇崽们就是一铲。
然后铲出了一窝白花花的会蠕动的菜虫。
平心而论,之前闹虫灾的时候,捕蚊网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恶心昆虫他们都杀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在市区碰到长蛆虫的尸体也不是新鲜事。这会儿只是一堆单独来看还挺可爱的小菜虫,除了密恐人士之外,应该都不会对它有太大反应。
但是耐不住王清清本来是想着顺一丛可可爱爱小蘑菇回去的,结果铲出来一窝密密麻麻小白虫,这种反差感给了她莫大的冲击,王清清的笑直接僵在脸上了,头发都差点炸起来。
江暮云刚挖完一处菇菇们的老巢,拎着袋子路过时探头瞄了一眼,惊叹道:“好一窝活蹦乱跳的幸运菇。”
王清清默默捏紧铲把,江暮云身手敏捷地后退几步,杜绝一切被冲动犯罪行为波及的可能性。
“咋了,你的幸运菇呢?铲坏了?”周影见她忽然没声了,也抬起头来问道。
王清清沉默地翻过铲子,把那窝菜虫掀到地上,然后砰砰几下拍下去,菜虫和菇崽们一起被她拍出了一堆黏腻腻的奇怪液体。
“有虫子,好像是吃蘑菇的,你们小心点。”王清清强装镇定。
秦时文拎着一捆树枝过来问道:“虫?长什么样?”
江暮云指了指地上了一滩,秦时文也沉默了。
这鬼才能看出来它们生前长啥样吧。
正好周围几人都凑过来了,江暮云干脆就这那一滩给他们比划:“这么长,这么粗,有点像小号蛆宝宝,白白胖胖的,会窝成一团在蘑菇里钻啊钻,铲出来之后它们就会散成一滩在铲子上拱啊拱。”
赵家昊浅呕一声表明态度:“就算你说话叠词词,也不能改变它们恶心心的现实。”
江暮云顺着他的目光瞟了一眼地上的东西,现在它们已经由白花花的黏糊糊变成了棕白相间的黏糊糊了,于是顺便补充道:“拍出汁以后好像还会变色,喏,现在成棕色了。刚刚还没这么恶心心。”
“这种虫子死了之后好像会变颜色。”楚不闻顺势接话:“我刚刚挖土的时候也发现了类似虫尸。”
“吃蘑菇的啊。”秦时文回忆道:“我们昨天捡蘑菇的时候还没见过这种虫呢。”
江暮云又瞟了一眼地上那一滩:“也许是昨天下午我们捡完之后才到它们的孵化时间。所以蘑菇被捡走的地方都是虫尸,因为它们没食物被饿死了。而没被捡走的蘑菇就成了它们的食物。”
“不是吧,我们命这么好的吗?刚好前后脚赶上?”王清清震惊了:“你们偷偷拜神了?”
“拜楚不闻的吧。”江暮云为功臣发声:“要不是有大白在,咱这会儿还不知道哪些菇能吃呢。基地那边什么情况你又不是没听于连长说过。”
楚不闻赶忙后退几步:“这话听着怪不吉利的,我还以为我已经在墙上挂着了呢。”
江暮云体贴地换了提议:“那不然咱拜大白,给大白跟前竖三根小鱼干,它肯定不介意。”
“供猫条我还能出去给它找找,小鱼干我上哪儿找。难道你那还有没吃完的鱿鱼片?”王清清纳闷。
江暮云假装没听到她后半句:“我就没听说过哪家猫条保质期能有三四年的。过期猫条你都想塞给咱大白,你还是人吗?”
没给王清清反驳的机会,江暮云迅速开启新话题:“至于小鱼干,说不定还真能找到。”
果然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
江暮云双手往山下一划拉:“咱这儿那么厚的积雪全化了,后来又连下那么多天雨,结果山下一点积水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秦时文反应相当迅速:“你是说河里有水?”
“但是有水也不一定有鱼啊。”赵家昊郁闷:“外面那些江河湖泊都干了那么久了,水怪都没得活头吧。”
李安轩恨铁不成钢:“我们这里的河干了,又不是整片大陆、整个蓝星的河都干了。”
江暮云小熊摊手:“反正我们也得下山继续搜物资。而且蓄水池里的水是留着旱季用的,现在外面既然有水,我们就不能一直消耗蓄水池的水,日常肯定得找固定水源打水用。都是顺路,去看看嘛。”
那必然是要去看看的!
这都好几年了,从降温开始之后,大家就再没尝过新鲜鱼肉的味道,唯一见到过鱼的时候还是海啸过境之后。
但那会儿的鱼谁敢吃啊,都是好不容易捡回来的命呢,挑战自我也不是这么个挑战法。
“以前随吃随买的时候还不觉得,我这种不爱吃鱼的人,说不定几年没吃过也想不起来这茬。但现在是不管爱不爱吃都没得吃,这就很难不让我生出叛逆情绪了。”叛逆青年秦时武道。
本身就喜欢吃鱼的郑湘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把蘑菇都安排妥当,然后拖着小车下山抓鱼。
王清清这会儿脑子转得飞快:“所以我们早晚都要去河边,到了河边肯定不会忘记抓鱼。你是不是想转移话题来着?”
江暮云理直气壮:“我转移什么话题了,我说要给咱家功臣抓鱼吃呢。”
说着江暮云一抬手腕:“时间不早了快点挖,挖完还得检查一下土里有没有虫卵。我们争取今天就把孢子铺上,明天下山抓鱼。”
散开挖土的路上楚不闻瞄了一眼江暮云的手腕,为了干活方便他们出发前都把表摘下来揣兜里了。
江暮云发现了他的目光,面不改色道:“知道我没戴表还不走快点,一会儿王清清怕不是要来追杀我。”
王清清最终还是没能手刃江暮云,因为他们还要在江老师的指导下铺孢子养菌丝种蘑菇。
为了大局考虑,王清清只能先放下私人恩怨。
蘑菇的脾气严格来说和野兔不相上下,因为它们也不乐意和其他菇一起住,不同品种的菇共处一室,菌丝们大概率是要杀个你死我活的。
江暮云等人没办法,山上已有的山洞都被他们利用得七七八八了,只能挥着铲子锤子找个背阳面现挖现凿。
不用一次挖很大,可用面积有一两平就足够了,凿完了一个个小方间,再把内部消毒,防止有其他菌干扰菌丝。
没有专业菌袋,一群人翻箱倒柜搜罗出一堆PP材质的塑料袋充当菌袋,再把孢子和混好的培养料一起放入菌袋中,再把菌袋放回他们特意给这几位准备的房间里。
东西放进去之后的七到十天内,除非培养料温度过高,不然最好都别翻它,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们可以放任菌丝自由生长。
现在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合菌类生长,他们家里时不时冒出的霉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希望这批大宝贝可以争点气,拿出它们野生变异菌种的气势。”赵家昊诚心许愿。
蘑菇安置好了,他们就可以开始准备出门了。
把滑轮运行轨道上长出的植物都清一清,免得妨碍滑轮组运行。
山里的植物都长得差不多了,不再是那种一天三窜的疯狂架势,所以陷阱也可以重新布上了,而且这次有了植物的遮掩,可布置的陷阱花样还要更多。
依靠绳索拉铃的方法除了在滑轮组那边还能运行之外,其他地方都行不通了,但是小型响靶可以借助灌木藏起来,多布置一点同样能够起到预警作用。
还有他们这群捕鱼新手,想捞到鱼肯定需要借助捕鱼网这类工具,也得提前准备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众人定下了两人留守八人出门的计划。
出门的人分两批,一批往市区去,在没有倒塌的建筑物内继续收集燃料,另一批往水源地去,运水回来顺便抓鱼。
保险起见,他们出门的时候还把大白和小白也带上了。
大白跟着去水边,正好认一下它未来口粮能不能吃。
小白跟着去市区,碰到打劫的还能让小白练练手。
江暮云和楚不闻第一天出门时为了防止意外,都主动申请往水边去。
当初那场毒雨可能不是全球各地同时下的,但它一定全球各地巡回演出过一遍。
这样的巡回模式给了水源自我净化的空间,没有直接毁掉未变异生物——主要指人类的生命之源。
但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大部分都是依靠水栖无脊椎动物和水藻得来的,而这些东西又通常处在鱼类的食谱上,一来二去鱼类的变异程度也不比陆地生物低。
反正江暮云是见过不少变异之后可以短暂上岸的水陆两栖鱼,还有牙口进化到可以捕食大型动物——例如人类的杂食性鱼类。
或者换个说法,大多数杂食性鱼类变异后的牙口,都可以让它们轻松分食人类。毕竟人类的皮可比绝大多数动物皮都柔嫩。
江暮云怕大家毫无准备地去捞鱼打水,捞不着倒是小事,自己变鱼饵那就惨了。
而且捞变异鱼也不是个简单活,新手入门不变鱼饵就是胜利,能旗开得胜的江暮云都愿意尊称对方一声紫微星。
有她和楚不闻去浑水摸鱼,他们才有可能真摸到鱼。
变异鱼类的味道也不怎么样,但江暮云摸着良心说,她吃过的所有变异鱼,都比九成以上变异动物肉好吃。
变异鱼肉最多就是美味程度从鲫鱼下降到清道夫,而变异动物肉直接就是没有调味料没法入口的程度。
吃未经处理的变异动物肉都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是生理上就承受不住那个刺—激。
相比起来,还是鱼肉对人类更友好。
就是难抓又难养罢了。
时不时大旱一场江河断流,水生动物销声匿迹。
好不容易河道里有水了,抓鱼的时候还要当心别把自己变鱼饵。
倒是有人想试着人工养殖,但江暮云听说这些鱼还就只吃原生态,想养它们就得去河里给它们捞纯天然食材,不然它们就绝食。
也就是说,只有河道里有水有鱼的时候,它们才养得活。
真到了旱季没有野生鱼供人捞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鱼也活不成。
纯粹的谁养谁冤种。
江暮云一身渔夫打扮把捕鱼网往小板车上一搭,扶了扶脑袋顶上没阳可遮纯属摆造型的遮阳帽,顺便安抚了一下兴致高昂异常兴奋的大白,抬手高喊一声:“出发!”
等今天摸了鱼,她就近距离偷师楚不闻。
有楚师傅现场教学,江暮云就不信她学不会怎么做鱼。
在前面拉着车走的赵家昊和周影隐约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想不出什么异常,只能把这种感觉怪到今天异常沉闷的天气上去。
等他们走出一段路之后,江暮云和楚不闻过来换班,走在后面的周影才反应过来。
从这个视角看过去,再吆喝几声,这不就是骡子拉板车的既视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