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1)

嫡子难为 石头与水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永宁侯府虽然说不上交好,不过两家都是百年世族,有些交情也不为过。

  其实这也侧面说明了魏太后为何总因出身自卑的原因,魏宁的承恩侯府算是新贵,哪怕面儿上比这些老牌子世家更风光一些,可这些人不见得就真瞧得上承恩侯府。

  尤其魏家,是因女人而晋位的,这一点,更让世族低看。

  所以,在当初,凤景南为明湛请封时,人们一寻思,是嫡子,嫡子他妈还是永宁侯府,这样一想,心里倒也熨帖了。这些公啊侯的,总觉得,永宁侯府的外甥登上世子位,总比承恩侯的外甥做世子要强。

  其实,明湛与明礼的世子之争,在某一方面也是世家与新贵之争。

  当然,明湛并没有感受到星点儿来自世族的助力,这些人,一个个比狐狸还鬼头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在精神上支持你。这些家伙们的用途就是在凤景乾将凤景南为明湛请封世子的折子示众后,说了一大堆嫡尊嫡贵的废话,然后,明湛就做了世子。

  永康公对明湛的看法是,明湛的战斗力是一流的,这次中毒吃了个小亏,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想来下次不会轻易被毒了。只要明湛活着,就比任何皇子都可靠,他也不想参与什么储位之争,只要与镇南王府联姻,便是将永康公府与镇南王府绑在了同一条绳子上。

  明湛不死,他还惧谁?

  永康公的小算盘打的精亮,瞧着明湛的眼神也愈发慈爱,只恨当初圣上南巡之前怎么没赐下婚约,如今还要他这老岳父亲自开口,真是有些小小的没面子。不过生死临头,脸皮还算厚实的永康公也不在意这些了。

  永康公还有些小小的尴尬,见明湛脸色平和,低声道,“不瞒贤侄,永康公传到我这一代,说来惭愧,我既没先祖驰骋沙场的本事,也没先父的学识,百无一用。”

  明湛有种不大好的预感,他不着痕迹的审视了永康公一眼,嘴里依然道,“伯父真是自谦了,我听人说伯父人品德行,堪为我辈楷模。”捧着永康公些吧,把人捧的高了,这人也就不大好意思做什么有失身份的事儿了。

  永康公的脸腾的红了,“不瞒贤侄,我真做了件对不住贤侄的事。”

  明湛彻底无语了。

  “永康公府建府多年,姻亲也不少,现在也有人来我府上聒噪,我实在没办法,便把贤侄与小女的亲事说了出去。”把事说出来,永康公马上摆出一副垂头丧气待死的模样,再没有先前的雅致平和。

  明湛还是第一遭见永康公这等神人,这年头儿,人们都是死要面子,面子大于性命。不过,在永康公眼里却是,天大地大不比性命大,自来结亲,都是男方主动,哪里有女方挑头儿散播谣言的。

  当然,这也不是谣言,凤景南跟明湛说过,然后又给人家永康家写了亲笔信,不然永康公也没这个胆子造谣与镇南王府的婚事。

  明湛无奈,“世伯对我倒是极有信心的。”

  “贤侄,你也许觉得我这人不地道。”永康公苦笑,“实在是没法子,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里比儿子还宠爱。永康公府到今日,宗房便有七房,其余旁枝不计,上千人口。唇亡齿寒,巢毁卵破,我求贤侄看在先太妃的面子上担待我这一回,若是日后贤侄不情愿相娶小女,我自有安排,定不会让贤侄为难。”

  把老太妃都搬了出来,何况婚姻之事也不算永康公胡扯,明湛倒是有些好奇,“不知伯父日后有何安排?”

  永康公脸上苦色更甚,“说来也是老法子,我会让小女遁死,也好为贤侄解围。”

  明湛觉得永康公也算一奇人,他干的这事儿的确不怎么光彩,不过想来他做之前也有过详虑的思量,首先,凤景南的信是真真儿,实打实的东西,哪怕凤景南死在外头,若是永康公大庭广众下拿出这信件,明湛也得认下这门亲事。这年头儿,讲究孝,以孝治天下。什么为孝,对于皇帝而言,还有三年不改父道呢。

  何况明湛,这是他死了的爹订的亲事,有信件为证,他哪儿能不娶?

_分节阅读_122

/>   永康公自然是抓住了这一点,再有就是,先老太妃对于镇南王府一系的确是不同的,如果明湛看着永康公府落难而袖手旁观,难免被人说一声薄凉。

  而且永康公的姿势摆的要多低有多低,你不愿意娶我女儿也无妨,只要您暂时帮我渡过难关……老子这样难缠,想来女儿也不是简单的角色,明湛想一想自己后院儿,的确需要有个人来管理,明湛最终道,“希望贵小姐如先太妃一般贤淑尚德。”

  闻言,永康公的眼泪,刷的滚了下来。

  146、合欢

  永康公那一顿感激涕零的痛哭啊,让明湛对“感激涕零”这个词语有了更深的了解。

  不过,明湛对于永康公小小的厚脸皮也有对策,他一捂胸口,两眼翻白,晕死过去。永康公的哭声便如同被掐断脖子的锦鸡,瞬间嘎止。

  接着,就是御医药丸的一通忙活。

  范维不甚委婉的提醒永康公,“殿下刚刚清醒,身子还有些虚弱。”公爷您小声点儿吧。虽然把闺女嫁给了我们世子,也不用高兴成这个样子吧。

  永康公连忙点头,又守着明湛轻声低语的安慰几句,劝他保养,留下了一根五百年的老参和若干补品,便告辞离去了。

  明湛端着一盏温茶慢喝,范维轻声问,“殿下真要娶永康公府小姐么?”

  一个女人倒不足为虑,只是女人的爹,这种做派,实在不像好相与的。

  “且看他是真聪明,还是自作聪明吧。”明湛道。

  如果永康公府只求托庇于镇南王府,事后,明湛娶了他家闺女也无妨,因为总的来说,永康公还算知道分寸。可如果永康公府另有打算,明湛也不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性子。

  魏宁倒是对明湛道,“永康公啊,这些年,永康公府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候,倒是有几分眼力。”瞅明湛一眼,“过来看。”

  魏宁到书案前,将上面一些纸砚挪到角上,展开一张阔大的图纸来。

  “什么啊?”明湛趿着鞋跟过去。

  “帝都势力分析图。”魏宁轻描淡写,明湛伸脖子一看,中间便是帝都的四位皇子。然后以四位皇子为中心,帝都世家新贵大臣各种交错复杂的同年、同乡、姻亲、故旧,都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记录在上面。

  明湛惊叹,“阿宁你怎么有这东西的?”即便是他镇南王府对帝都多年的探查,都不一定有魏宁这份儿齐全。

  魏宁淡淡地,“以前我帮着皇上整理过,就记下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