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1)

穿到古代搞建设 风中蝴蝶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普通话,范津听不明白,他眯眼观察自己的两位主人,只觉得眼前的两个人脸上表情相似,神态一致,范津有种融入不进的感觉。

  山谷中到了晚上十点后,已经听不到一点人声,看不到一丝灯光,人们都已经回屋上床睡觉。郑钰铭和楚朝辉没有睡在在二楼卧室,而是在三层阁楼前的大阳台铺了张夏席,这里风最大,躺在这里睡觉不会出汗,在旁点上两盘蚊香也没有蚊虫叮咬,最近几天,郑钰铭和楚朝辉都是睡在这里。

  “朝辉,我们可以把山谷建成真正的世外桃源吗?”郑裕铭是闭着眼睛说话的。

  “什么样的世外桃源?”楚朝辉侧身在躺在郑裕铭身旁,贪婪地看着月光下的郑钰铭。十八、九岁的郑钰铭外貌介于少年和成人之间,有着种特别魅力。

  “没有饥饿,没有特权,民主、自由,我这样想是不是异想天开了?”郑钰铭轻声笑了下:“我原来准备写一篇YY小说,就是让主角穿到古代去建立一个梦想中的国家,没想到小说没写,自己却真来了。”

  到了这里,郑钰铭才发觉,什么理想在生存面前都是空白,他和楚朝辉运气好,遇到的是公子光这样仁厚的贵族,有了公子光的庇护,才能让山谷快速发展,不然凭着偷偷摸摸做生意和买奴隶,山谷和南埠不会在四个多月里就初具规模。

  “实力够大,我们管辖之下就能有你的世外桃源。钰铭,你的理想不一定不会实现。”

  楚朝辉抓住郑钰铭的一只手轻轻握了一下。

  郑钰铭睁开眼,只见楚朝辉眼睛低垂,看不清脸上是什么表情。

  “朝辉,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楚朝辉放开郑钰铭的手,抬眼看住,嘴角微扬:“我的理想就是理直气壮地活着。”说道这里楚朝辉停顿了一下。“和我所爱的人生活在你所说的世外桃源。”

  “哈哈!”郑钰铭开心得笑起来。

  “你笑什么?”楚朝辉楞了一下。

  “我还以为你要做汉武帝呢。”郑钰铭心里一直有种担心,他怕山谷发展到一定时候,楚朝辉会用山谷的力量去争霸天下,郑钰铭对君主制没好感,他骨子里是个民主主义者。

  “不!我没那野心,刚来时只想好好活着,现在嘛...”楚朝辉咽下了后半句。

  “现在想怎么样?”郑钰铭翻过身面向楚朝辉追问。

  “现在么...”楚朝辉眼睛里有着亮光:“现在更想好好活下去!”

  “...”郑钰铭全神贯注等着楚朝辉的雄心壮志,没想到听到的是这句好没有远大志向的话。“你还不如我有理想!”

  “哈哈!我的理想从来是最实际!”楚朝辉看着撇嘴的郑钰铭,发出阵阵朗笑。

  能过有自由尊严的生活,能拥有心爱的爱人,恰是很多人的梦想。

  第 34 章

  谈了理想后的郑钰铭晚上睡觉睡得很香甜,当东方天际有丝白光露出时,他还是马上醒来了。夏席上只有他一个人躺着,摸摸身边的竹席,上面还有点余温,楚朝辉才刚刚离开。

  郑钰铭将蚊香掐灭,把竹席卷好放进阁楼,到二楼洗脸刷牙,换上一套南埠棉布做成的夏衣下楼。别墅卫生间排泄系统可以使用,只是没有自来水,洗刷使用的水是井水,郑钰铭和楚朝辉每天上楼都会带上一桶,一半用来冲马桶,一半用来清洗。

  今天早上来找郑钰铭汇报工作的管事很少,在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跳出时,郑钰铭和霍思中就骑马离开山谷去了南埠。到达南埠,郑钰铭口袋中的手表时针刚刚指向六点。夏天衣服穿得太少,郑钰铭的手表没有再戴在手腕上,而是放在衣兜里面,需要知道时间便拿出来看一下。习惯使然,郑钰铭还是喜欢用原时空的二十四小时计时,只不过和村人说起时辰时再换算一下。

  南埠这个村子没有变成郑楚二人的属地前,村人就很勤劳,如今换了主人,村人更加勤劳。原来的勤劳是为了不饿死,如今的勤劳是为了日子过得更好。

  五月份大小麦收割后,郑楚两人没有收取任何赋税,村人们收到的粮食已经够他们温饱。村子中开了纺织厂、砖窑厂、陶器厂,铁厂和木器厂,这许多厂都需要工人,报酬都很优厚,特别是到纺织厂工作的妇女,一个月的收入达到了五金,光凭这份工资就可以养活一家大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人到厂里打工赚工资,就可以购买以前不能奢望的物品。特别是砖窑厂烧制出砖瓦后,村人全希望能把自家住房改建成宽敞高大牢固的砖瓦房。

  南埠村老人孩子全部算在里面,整个村子也没有2000千人,符合进厂的劳动力只有八百多人,这几个初具雏形的厂招收了四百多人,剩下的四百多劳动力料理二千多亩农田就显得很吃力,何况码头那里还需要大量的苦力,如今的南埠码头运输量比两个月前翻了三倍,外地来南埠的商人每月都在增加。南埠只是发展了三、四个月,就面临劳力缺口。

  田虎田豹在三月初就来南埠打工,开始是修建水利,水利修建好后,参加了砖窑厂建设,南埠村给他们的报酬就是吃饱再带回一天口粮,田虎田豹一家靠着这份苦工捱过了春夏的青黄不接。

  达城地区在四五月份下了好几场雨,缓减了当地的旱情,如果后坡的地主是郑楚这样看不上那点赋税的封主,地里的收成还是能让田虎田豹一家大小糊口。可是那地主去年无奈随着蔚山君减了赋税,自觉损失不小,今年因为收成不错,蔚山君没有减赋,这地主当然不肯主动牺牲自家利益,后坡村的赋税随即恢复到往年水准。后坡村的村民交完粮食后,只有五分之一的村民家中的余粮,可以捱到下半年粮食收获。

  有着后顾之忧的田家兄弟继续在南埠打工挣粮,后坡许多青壮年也逐渐跟到南埠务劳。郑钰铭很乐见这种状况。春粮收获后,达城的奴隶市场货源剧减,各地流民只要有口饭吃,谁都不想离开故土卖身为奴,南埠和山谷将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周围村庄的青壮年涌入,正好补充了南埠发展中的劳力缺陷。

  为了吸引后坡村村民来南埠打工,郑钰铭给他们制定了薪水标准,在码头做搬运工,一个月可以有3、4金的收入,在其他地方打工,每月收入不会低于2金。至于薪水最高的纺织厂,郑钰铭没有使用南埠村外的女工,一是纺织技术要保密,二是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