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离开王都整十年,如今见到明显变老的父亲,公子光眼眶变红。
“光这么高了,当初你离王都时,还是个孩子。”吴王抚摸着公子光的脸庞,这张肖似魏姬的脸,唤起了吴王对往日的回忆。他跟温柔美丽的魏姬,有过很多幸福时光。
“光在达城日日想念父王。”公子光声音凝噎。
“小鸟长大总要离开父母。”吴王被儿子感染,眼睛也开始发红,人老了,心便变软了。
“儿子这次带了几件新奇礼物进献父王。”公子光倚在吴王脚边不想离开,吴王也正沉浸在温情里,握着儿子的手不住打量。
“是何物?”
“是四个轮子的马车,还有用来书写的纸。”
“纸?”吴王从没听过纸这个物件。
“纸可以取代锦帛书写。”公子光回首,让达城侍者把纸先捧上来。
“这纸看起来是不错,跟锦相似。”吴王摸摸纸张,是薄很光滑,这样的东西应该跟锦一样贵重吧?即使功用可以代替,价值相当,还是不能普及。
“纸很廉价,只需树皮腐烂制成,可以推广使用。”公子光道出纸的潜在价值。
“哦,只需树皮制作?”吴王惊奇,粗糙褐色的树皮能变成白色光滑的薄纸,太让人想像不到。
“大王!能否让为臣看下纸。”坐在旁边的太傅对纸兴趣浓厚,他起身朝吴王行礼要求。
“可!”吴王朝一位侍者招手:“将纸递于先生细看。”太傅是吴国名士,吴王对他很尊重。
太傅接过纸细瞧,连连点头,一旁的文宰和一些文臣也围了过来。
“这是何人想到的制作办法?”吴王见自己的文臣围着白纸不住赞叹,不由询问起制作白纸的工匠,准备让这个工匠进都,在王都里为王宫制造。
“是南埠知事郑裕铭和楚朝辉,他二人是海外人士,因风暴漂流到儿臣属地,四轮马车也是他二人想法让工匠制造出来的。”公子光像献宝一样,把郑钰铭和楚朝辉介绍给吴王知道。
“海外人士?是哪两位?”吴王透过珠玉往木台下看去,木台前还跪着达城一群贵族。
“南埠郑钰铭楚朝辉拜见大王。”郑钰铭和楚朝辉只得重新行大礼。
“免礼起身!”
听到吴王让起身的命令,达城众人赶忙爬起,他们的腿已经跪麻木了。
郑钰铭和楚朝辉一站起身,在大殿内就显得分外夺目。
“来孤座前,孤要细看。”吴王眼睛有点昏花,只看到一位身材修长,一位身材伟岸。两人并肩站那,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息。
郑钰铭的腿很麻,但在这种地方只能强忍住不适,举起被针刺般的腿往木台前移动,楚朝辉不动声色走在郑钰铭后面。
等郑钰铭和楚朝辉站在木台之下,吴王看清了两人长相,他目不转睛盯着郑钰铭。
“你,到王座上来。”吴王手指向郑钰铭。
“是!”郑钰铭一楞,不明白吴王已经看清他了,为什么还要他上木台。楚朝辉抿着嘴观察吴王,发现吴王脸色有点疑惑。
等郑钰铭走到木台上,吴王眼睛上下扫视,突然他发现郑钰铭腰间的玉饰。“明儿!你是孤的明儿吗?”
吴王这话一出,公子光和郑钰铭都是一呆。
“父王,钰铭家在海外,他不是明。”公子光连忙跟吴王解释。
“长得跟明太像了!你今年多大?”吴王看看郑钰铭,再看看自己儿子公子光,越看越觉得郑钰铭跟三儿相像。
公子光听吴王这么一说,也回过头盯着郑钰铭,脑中回忆幼弟的长相,他这么一对比,忽然发觉,郑钰铭的五官跟明真的很相似。
“臣今年一十六。”郑钰铭和楚朝辉在知道自己生长缓慢后,不约而同选择了降低年龄,郑钰铭看起来有十八、九岁,他只说十六岁,楚朝辉二十出头,他只说十八岁。
“我的明就是十六啊。”吴王掐指算了一下,他的三儿要活到今天,正是十六岁年纪。“你腰间的鲤鱼玉饰是孤亲手雕刻。”吴王想起自己早夭的三儿子,眼睛红了。他五个儿子中,最喜欢的就是三儿明,明不但长得容貌出众,悟性也相当的高,吴王经常用天之子来形容这个儿子。
“父王,这鲤鱼玉饰是自己寻钰铭为主的。”公子光马上回忆起玉饰意外出现在要送给郑钰铭的玉饰之中。
“臣真的不是明公子。”郑钰铭急得满头大汗,不说是蓝光传送让他来到这个时空。他在二十一世纪的出生证明什么都是齐全的,跟父母长得也很像,一半似郑母,一半似郑父,郑钰铭能保证自己不是被抱养。而且他六岁时的记忆很完整,成天跟着爷爷转地头。
“真的不是明吗?”吴王叹息:“明要这么大,也会是这样高贵俊美。”
从吴王唤出‘明’这这个名字后,宝座两旁的大臣便议论纷纷,他们很多人不太记得那个六岁幼儿,但郑钰铭和公子光两人都俊美,俊美的人相似点很多,所以他们也跟着点头,认为郑钰铭跟公子光兄弟俩长得很像。
63
人老了,回忆就多了,回忆中那些美好,又被放大。吴王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三儿明是在六岁夭折,可是他看到五官跟明相似,俊美如玉的郑钰铭时,不由臆想自己儿子长大以后也是如此模样。
“父王,郑卿多才多艺,能造水车车水,还能制疟疾之良药。”公子光对着吴王一个劲的夸郑钰铭。
“哦,还会制疟疾药?”吴王还拉着郑钰铭的手没放,美人总是赏心悦目。
“不,疟疾良药是我兄长所制。”郑钰铭太想把自己的手从吴王枯爪里抽出。
“卿的兄长就是这位楚知事?”吴王这才抬眼去看站在木台下楚朝辉,被人遗忘的楚朝辉一身深青色深衣,身材修长高大却不粗犷,浑身散发着一股冷傲气势。
“臣楚朝辉参见大王。”楚朝辉见吴王朝他看过来,连忙上前再次行礼。
吴王看着英气逼人的楚朝辉,不由连连点头。“两位都是仪表堂堂,是大丈夫也!在故国可曾习武?”
“禀大王,臣弟小时因病未能习武,臣练过十几年。”楚朝辉抢在郑钰铭前面说话,他早已经打听清楚吴王的爱好。
“练过十几年?会何种武技?”吴王端详楚朝辉,楚朝辉看起来就二十岁左右,练武十几年的话,只能是从小开始练起。
“臣会搏击,精射击。”楚朝辉从小跟父亲的战友学过自由搏击,楚父遭遇不幸后,楚朝辉回了缅甸进了军队,作为精英被送到天朝加以培训,在特种部队呆了三年,搏击术和射击成绩在小组比赛都是第一,到了大秦后,深知要靠技艺防身,更是勤加练习,一年多时间,原来不精的弓箭已经练得娴熟。
“可敢与孤的虎贲较量。”吴王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