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对自己负责,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适庆这个社会惟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才会成为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有成功心的人。要成大事,首先就要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
2.对家人负责
人光能对自己负责还不够,因为人是生活在家庭中、社会中的。一个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还应该对生育、养育自己的家庭负责。从照顾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到赡养自己的长辈;从对自己孩子的抚养到忠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都一样重要。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最起码道德标准,也是我们要独立面对的一类问题。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很容易就丧失原则的。一个人是否能独立,是否能承担责任,是他是否能成大事的一个检验标准。
现在的社会,节奏快了,世界发展了变化了。由于众多的原因,儿女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家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淡薄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思考什么呢?难道说老人们的标准也在降低吗?从"要求被赡养"到"常回家看看",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3.向社会负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互赖的社会里,我们从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享受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同样,社会也要求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当前较为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敬业精神"。这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自治自立人生责任心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有责任心的我们,他能够全身心投入事业,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时候,他是社会中的一员,他同时又是独立的一个人,因为他有着独立的人格。
只有那些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追求的目标全身心投入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成功。从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中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人生不就是如此,例如,在一般条件下,即使天气再热,阳光也不容易把东西给烤着。可是当我们拿一个凸透镜却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凸透镜把『射』来的阳光聚成了一个点,所以东西就会燃烧。
"一个志在大有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做不了,而终归于失败。他必须专注于一事,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
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使无数我们为事业而奋斗,敢于付出代价,也正如此,他们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经验证明,只有那些勇于为事业付出代价的人,才有可能做成一番大事业。企图投机取巧耍小聪明的人最终会被自己的小聪明碰得头破血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首先做出奉献,然后才会获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代价都不会白白付出。只要你选择的路适合自己,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有所收获。那些患得患失、胆小怕事、不愿付出的人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功的。
敢于面对人生路上的责任前承担它,这是品质。拥有这种品质的人,首先是个独立的人,其次是个成功的人,现在的人,应该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一代人,社会为你提供了机会,其余的条件要自己去面对和创造了。只有学会了独立,养成了独立的习惯,你的事业之路上才会有成功和鲜花。要成大事者,需先养成独立的习惯。
成功者所具备的优势 第3章 诚实守信是
成功的基础一、真诚做事,俭朴生活
真诚、俭朴,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清华人的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也是清华特『色』的做事方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
这是张荫麟先生的一位清华校友写的一篇忆文,回忆张先生生前的一些事:
荫麟生活的俭朴,在朋友中也是知名的。从美国回来,有春冬两套衣服,结婚时也没有添置新的。不能喝酒,可是偏爱吹烟,烟不论好坏,只讲究越便宜越好,因为横直是吹,不吸的。在昆明住在我家里的时候,在护国路桥头买百寿纸烟数百包,一包值洋三分。房间里满地板全是纸烟头。有好几次吧,忽然看见有好烟,居然吸了半支,一会儿便撑不住了,说是醉了,一而再,再而三,也满不在乎。胃量极大,一顿能吃半斤肉,时常吹牛,在留美时学会了烹调,在我的北平寓所,自己买了两只子鸡。亲自下厨,弄得满头大汗、半身油腻,到吃饭时,却咬不动,嚼不烂,毫无滋味,大家笑了半天。买了一顶新呢帽,出去作客丢了,下次再买一顶鸭舌帽还是丢了,从此只好不戴帽子。结婚后的第二天出去拜客,回来走到隔壁人家,看见主人,连忙说对不起,累你久候了,主人莫明其妙,过了好一会,才明白他自己是客人。下午我去看他,正满手是泥,蹲在地上抟土做假山,说是把朋友所送的花圈的花来布置花园,好极妙极。我更正说是花篮,他也觉得不对,可是口头还是倔强,掉口文说:"圈与篮虽不同,而其为花则一也。"朋友闹他给起一外号,叫张文昏公,他无法赖,也一一给朋友起外号,文迂公、文『迷』公之类,把人家书桌上窗纸上全写满了。他还挖苦我,如你不幸早逝的话,我一定会编印遗文、墓志、行状、传记之类,一概负责到底;当然,我也照样还他一嘴。到今天想来,真不禁热泪盈眶,谁又能料到十几年前的恶谑竟然会成为语,这四年来我几次为他写哀悼追忆文字呢?
荫麟死后的一个月,大公报替他发表一篇遗文,大意是对现实政治的控诉,天下为公恰恰是反面,选贤与能呢,选的是不贤和无能,举出实证,文笔很犀利。王靶生先生似乎还加了一点按语,大意说是因为是死者的文字才能发表吧。
荫麟早年即患心脏病,一登高就心悸,同游华山时,攀登铁索,那闭目摇头的情形,惹得游侣齐声哄笑。死,不料偏死于肾脏病。平时营养坏,离婚后心境坏,穷乡僻壤医『药』设备坏,病一发就非倒下不可,非死不可。假使没有这战争,假使这战争不能避免,而有一个好『政府』,或者是不太坏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