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1)

秘婚 君太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需求,仔细的给他推销了几种卖得好的品种。

  全程好声好气,没嚷嚷一句。

  再听到徐墨衍言语间以后估计所需不小的时候,更是脸都笑开花了。

  因为是第一次种,徐墨衍也不敢胡吃海吞,他准备先一样弄块试验田先一下看情况,如果情况好,在扩大种植面积。

  他现在没有专业的指导,自己更是第一次干,一切都小心谨慎的好,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盲目糟蹋真的不是好行为。

  西红柿、黄瓜、青椒、苦瓜、豇豆,这些比较常见的,本地销量也大的品种,他一样挑了一些,如果效果不错,等天凉之后,他就准备试试大棚种植,销路他一点也不愁。

  徐爸爸专门跑省内省外蔬菜这条线跑了多年,跟本地外地很多大的菜商关系都不错,一声招呼的事儿就能搞定。

  先不说外地,本地的菜商肯定更愿意选择就近,只要不是傻子,这笔账谁都会算。

  买好蔬菜种子之后,徐墨衍还是还是硬着头皮坐上了那辆舒适的越野车,即使他是真的有点不想上车。

  外面还在下雨,卫青城也没有下车,一直等在车上,看着青年一脸不情不愿还是爬上了车,他很好的掩饰住了唇边的笑意。

  “还有什么事要办么?”等青年上车做好,卫青城边发燃车边问。

  “去看看还有没有买猪肉的吧。”徐墨衍想了想,说了之后才想起,“对了,卫先生,你想吃什么?”

  青龙镇地势有些偏,一般使用的肉类都是常见家禽和水产,至于其他的,这地区情况限制,还真满足不了。

  “什么都可以。”卫青城笑了笑,对于饮食,他对青年的厨艺很满意,吃什么都可以,并没有多少要求。

  “那行,回去给你挖树根剥树皮吃。”当真什么都可以?那他节约一点好了。

  “你决定就行。”卫青城面不改色的点点头。

  “那咱们回?”

  卫青城点点头,将车子掉了一个头,真的就往乡镇街口开。

 

☆、第二十九章 要致富先修路

  第二十九章

  回去的时候,雨已经小了,不同于城市,被大雨清洗过后的乡村,带着一股子泥土和草的混合腥味,相当清肺。

  唯一不大方便的就是地方满是泥泞,走起来粘得满鞋底都是泥。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还真没说错。”看着汽车轮子碾压过的泥泞路面,徐墨衍摇头。

  他之前还在考虑是不是等一段,等手边在宽松一些再说这修路的事儿,看来还是不能等了,不管做什么,这路都是头等大事。

  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前,大棚蔬菜这事儿他就会做起来,到时候出产的时候,车子进不来,靠人工的搬运太耗力了。

  “要准备修路?”听到他说,卫青城自然而然的接过话题。

  “嗯,你看这路,下点雨就成这样,这样的车虽然进出没问题,可是再大一些的车估计就没办法了。”徐墨衍认真的指着车前通至这一整片土地的泥路,“也算一劳永逸吧,反正路迟早都是要修的,到时候车子直接开到田边装载,省下请工人的费用不正好吗?小本经营,要开源节流。”

  “种菜么?”卫青城对这个不大懂行,民生这一块他接触得很少,了解的自然也少。

  “对,种菜,本来想种花的,可是我这一粗人实在折腾不了,而且技术含量太大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种菜简单,而且不用愁销路,资金回笼得也快,不拉长战线,多好,一举数得。”说着青年眨眨眼,有些小狡黠,“我之前特地去了解过,南兴市周围这个大棚种植根本就没有兴起来。”

  卫青城听到他说,认同的点了点头,“刚刚起步的时候,确实应该挑选个风险成本小的项目。”

  “卫先生你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徐墨衍有些惊喜。

  这人是做生意的,对项目的投资和选择肯定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认知,经验和眼光自然不会太差。

  他觉得不错的,那应该是真的不错吧?

  “我虽然没有接触这一块,不过就像你说的,技术含量低,不愁销路,这两个条件本身就已经占了成功的三分之二比重,再加上本地方没有兴起这个产业群,已经占了先机。”

  这青年远比他想象的要踏实,年纪轻轻能这么稳固踏实的计划,没有好高骛远的激进,没有夸夸其谈的虚浮,更没有现在年轻人那种端着不肯下身放面子的陋习。

  这种人的性格已经决定他人生的成功,只是他正好遇上这个青年人生大展宏图的第一步。也有幸见证了这个青年这么踏实的起步。

  他不清楚能有多少人在这个年纪能达到这种心态的程度,至少他当年在这个年纪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中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过程。

  那么……

  这个青年又经历了什么?

  “哈哈……我也觉得不错,而且吧,我觉得种菜比种花实际,种花就能看看,我一个粗老爷们儿也欣赏不了,种菜的话,能把全家上下整年的菜钱给省下了,民生实际嘛。”他之前是真的准备种花的,南兴市这几年的经济渐渐起来了,花市也在逐渐抬头起步。

  可是种花的前期投入大不说,技术含量也相当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敢保证这东西也不愁销路。

  没有稳定的市场销路,他不可能冒险,他这点小身家也经不起他现在胡乱的折腾。

  “慢慢摸索吧,这是创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卫青城笑了笑,认真的提点了一句。

  “实际么?”徐墨衍兴致盎然的转头,有些惊喜的看向卫青城。

  “刚开始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因地制宜的选择投资方向,懂得所谓胖子都不是一口吃出来就证明你已经有足够成熟的创业根基。”

  卫老板难得开班收徒,还耐心这么好的讲这么详细。

  徐墨衍似懂非懂的点头。

  看他的模样,卫青城没打算再继续说了。这个青年并不是不懂,他只是缺乏时间的沉积和实践。

  等他真正挖到第一桶金,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决定到来的收益,他会自己摸索到这其中的道理,也会明白自己的天赋和优势。

  他相信,假以时日,这个青年会成长得令人惊讶。

  现在嘛?

  这个青年应该想的是怎么把他的试验田摆弄出来,然后进行他的种菜大业。

  第二天一早,徐墨衍早早就爬起来,给卫青城准备了早饭,自己粗粗的扒了几口,就跑到村里把徐妈妈和大姑徐玉霞给拖到了田间地里。

  让两个有种菜经验的从旁指导,热火朝天的开始干起来了。

  地早之前就已经翻好了,只需要稍稍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