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1 / 1)

穿越种田之满堂春 温吞的女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外来的惊喜真是满心欢喜,不过也因为那日初进家门时被明哥儿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吓坏了,这次回来后专门找何老问了明哥儿的体质和以后避孕的办法,他可不想明哥儿再经受这样的痛苦了,尤其是这一次他根本没能守在明哥儿身边,心中无比愧疚。

他爱重的是明哥儿这个人,哪怕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守着阿林阿森过日子他也是乐意的,何况现在一有就是俩,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阿森最初天天围绕着两个弟弟转,喝奶时盯着,嚎哭时学着大人的动作轻拍哄着,等睡觉时趴在容玥自知道唐春明怀的双胎后就让人定做的摇篮旁看着,可这个年纪耐心再大的孩子在意识到两个弟弟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走路说话陪自己玩儿后,就又在外面撒欢地玩耍了。不过到底还是有了些变化,回到家后总要在第一时间跑到两个弟弟身边看看,经常拍着小胸脯说自己是小汉子以后要保护两个弟弟。

可名字不能不取,总是小三小四地叫着,小四还好,可小三,听着总让人别扭。

“叫阿淼怎样?阿淼?李淼?”唐春明脑子想不来复杂的文邹邹的,就顺着阿林和阿森的名字同样用叠加的字了,说完后希冀地看向阿峰跟何老,开动脑筋取了这么个名字后他还是希望得到认同的。

“嗯,这样省事,以后的孩子名字也有了。”王英十分赞同道。

唐春嵘倒是心痒痒想给两个小侄子取个好听的名字,看看哥哥都取的什么名字啊,就知道偷懒,莫非真像阿母说的一样把以后的孩子也一块算上了?

何老的眼神顿时变得微妙了,阿峰可是才从他这里取了经的,莫非两口子没有统一口径?

唐春明却喷了:“生?谁说还要生了,不行,坚决不生了,四个孩子够多了,取这样的名字只不过是让剩下的一个孩子名字跟其他兄弟相比不显得太突出。”说着就看向阿峰,用眼神威胁他,要是李峰敢跟他说一个“生”字,他……好吧,揍是不揍不过的,可以后甭想再跟他滚床单了,滚床单可不是专门为制造孩子的。

接受到威胁的李峰投降:“不生了,我们不生了,四个孩子足够了,就听明哥儿你的叫阿淼,不过这个名字给小三还是小四?”

“呃,这个不知道了,按顺序来说是轮到小四的,要不看看他们自己有什么反应?”唐春明建议道。

“哥,这么小的孩子能听得懂吗?”唐春嵘都觉得哥哥异想天开。

“不试试怎知道行不行,我看可行。”何老捋着胡须笑起来,很有兴趣地参与进来。

于是几个大人一起凑到两个孩子面前,就连阿林阿森都来凑热闹。唐春明撺掇着阿林阿森轮流叫这两个名字,看哪个有反应就定下哪个,要是都有反应,要不……抓阄?

“阿木,阿木……”

闭着眼睛的小四张开眼睛面无表情地朝两个哥哥和几个大人看了一眼,又闭眼转过头去。

……这算什么反应?为什么有种被鄙视了的感觉?

“……阿淼,阿淼?”

“噗”的一声,小三拉耙耙了,然后,小三看大人们都没反应,不帮他换干净尿布,立即放声哭起来。

“来了,这就来,这么点大的孩子居然这么要干净,稍微晚一点都不行。”唐春明立即取来干净的尿布,李峰则跑出去倒温水,要是不帮小三给洗干净他有得闹腾,几次下来后这阿爹阿母也了解他的个性了,只能说他们这两个孩子的性格,都是这么地与众不同。

阿森嫌弃地皱着小鼻子,指责弟弟:“小三好臭啊,随便拉耙耙,不好。”

阿林忙着帮阿母哄小三:“不哭啊,小三乖,不要听阿森瞎说,小三才不臭。”

可小三就是干嚎,直到小屁屁被洗得干干净净重新换上新的柔软的尿布才停歇下来,转动两只没有一丝杂质的黑眼珠打量着他的两个哥哥,而小四自始至终都用他的小屁股对着同胞兄弟,连眼睛都没睁开一下,不受一丝影响。看到这模样的小四,唐春明都有些担心这小家伙是不是太安静了,以后长大了不会也是如此吧。

等小三愉快地吐着泡泡的时候,几个大人才想起最初的目的,唐春明对李峰说:“他们……这也算是各有反应了吧?”

唐春嵘忍笑不停。

李峰也忍着笑意说:“那好吧,小三就叫李淼,小四就叫李木,这也挺好。”

&&&

一年后。

轮到双胞胎的抓周,平山村这座靠近村口的院子里再次热闹起来,平时就极少见龙凤双胎的,加上如今李峰和唐春明的地位,这周岁生辰自然更加热闹。不仅相熟的人家都不约而同地来了,用不着李峰和唐春明两人特意通知,就连一些商户人家都在这一天特地上门送礼,希望同平山村及这户人家打好关系。

不过一年的时间,平山村发生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了。村里一幢幢青砖大瓦房让外村人看得眼热不已,就连通向村外的道路都整修一新,铺上了平整的青石板,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路上太泥泞不好走,这条青石板路一直通向了村内的唐记酒坊。

村里又另外专门建造了一座四合院作为专门的学堂,新学堂落成的时候里正又请上了一位夫子,协助原来的夫子一同教学,并将他们的束修都提高了一倍。这让两位夫子都没有任何怨言,冲着唐记贡酒空上招牌,他们也愿意来平山村教学。

本村的孩子上学堂的费用也再次调低,不过在扩大人数的同时,学堂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奖惩措施用来约束学堂里的孩子。这个学堂也将周边村子里的孩子吸引过来求学,不过外村的孩子可享受不到本村的福利,但还是有很多人家愿意把孩子往这里送,其理由居然同夫子一样,哪怕在这里沾沾皇帝赐字的福气也好。

一年之前还需要村里的汉子们走出村去推销村民们种的蔬菜,可这个时候,他们早不需要再往外跑了,慕名而来的商家和大户人家早把村里的菜给包了,现在的平山村每天都可以看到马车来来去去,村里的孩子再不会对外面的高头大马表示好奇了,不过,李峰家的两匹马依旧是这些孩子心目中的神骏,毕竟哪家的马会带孩子的把孩子叼在嘴里晃来晃去?

“来了,双胞胎出来了,哎呀,这双胞胎长得可真精神,看看走路走得多利索。”

“也真会长啊,尽挑着阿爹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