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新女婿上门(1 / 1)

情敌暗恋我 寻香踪 416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五十三章 新女婿上门

飞机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坐长途客车到他们县里。老家的年味已经非常浓了,从街头熙来攘往的人群就可以看得出来,往常的街头绝没有这么多人的。刚下车,就有很多人力三轮车围过来揽客,有的甚至过来帮忙提行李,曹骏初来乍到,还颇有点不能适应,那大叔怎么提自己的袋子啊。

郭桥赶紧将他的行李抢过来:“我们不坐三轮车,谢谢,不要乱提我们的包。”然后示意曹骏,让他跟着自己出去。

曹骏跟着郭桥杀出重围:“这是怎么回事?”

“拉客的。我们去外面打车。”郭桥看了一下,伸手在路边招了一辆出租车,跟人谈价钱,“师傅,你的车打表还是一口价?”

“你去哪里?”

“九鹤。”

那师傅看一下郭桥和曹骏的衣着:“两百。”

郭桥笑了一声:“你吓唬我吧,我从成都打个车回来也不超过两百。”这一到过年,大家都发了疯似的捞钱,张口漫天要价,骗到就赚到了。

“这都过年了,本来就要贵一点。”那师傅说。

郭桥说:“不过年的时候顶多三四十块,一过年就翻几倍的价钱,也太夸张了。我不坐了。”

那师傅显然不肯放弃:“那你说多少嘛?”

郭桥说:“六十块钱。”

“六十跑不了,回来我还得烧油呢。一百还差不多。”

郭桥笑笑:“那就算了。”平时难道回来不烧油?其实回去是有公交车的,不过要倒一趟车,这种天人特别多,车上拥挤,而且还有特别多的拐子,他不想让曹骏第一次来自己家印象就这么差。

曹骏看着那车子走了,问郭桥:“怎么不坐?”

郭桥说:“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我再去找别的。”

“你家没有公交车吗?”曹骏问。

郭桥说:“有的,不过这种天人多,我们行李也不少,挤车不方便,打个车。”

又有不少人力三轮车过来,那些人年纪都不轻了,满面沧桑,不知道为什么不换个省力的电动车,还要坚持脚踏三轮车,多少年了都不曾改变,郭桥真是为这些讨生活的三轮车夫心酸。不过他们的价钱也不便宜,上车就五块,还按路程来算的,本地人对这三轮车怨言也颇多,觉得太黑了,简直就是抢钱。大家谁都不容易。

郭桥正准备找第二辆出租车,接到了他姐夫的电话:“你们到哪里了?要不要我去接?”

郭桥嘿嘿笑:“刚到县里,在长途汽车站。我们自己打个车回去吧。”其实之前他姐夫就说了,等到家了来接他们,郭桥没同意,说自己打车回去。

姐夫说:“我就在县里办点事,一起回去吧。你们等下我,就过来。”

郭桥挂了电话,走到曹骏身边:“我们去那边花坛边等我姐夫吧,他来接我们,一会儿就到了。”

曹骏说:“以后还是自己开车回来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郭桥抓抓脑袋:“等我买了车再说。”

曹骏无语地看着他,自己的车难道就开不得。他哪里明白郭桥的心思,开着朋友的车回来炫耀,郭桥有点抹不开面子,感觉底气不足似的,只好冲着曹骏傻笑。

县城也不大,郭桥姐夫十多分钟后就到了,他的车是一辆面包车,郭桥看着姐夫嘻嘻笑:“姐夫也鸟枪换炮了,都自己开上私家车了。”

郭桥的姐夫叫杨志军,是个比较敦实的五短身材汉子,身高大概就是1米68的样子,好像这边这种身高的人很常见,像郭桥这样的,都有点鹤立鸡群了。当然,年轻人的身高普遍会高一点。杨志军嘿嘿笑:“我这哪里叫私家车,反正只要有四个轮子就好。这个是你朋友吧,你好,你好,欢迎来四川玩。”说着伸出手跟曹骏来握手。

曹骏赶紧跟杨志军握手:“姐夫你好,我叫曹骏,郭桥的朋友。”

郭桥见姐夫去放行李了,便用手肘撞了一下曹骏,小声地说:“叫杨哥就好了,那是我姐夫,你不要乱叫。”

曹骏看着郭桥说:“你姐夫也就是我姐夫。”

郭桥的脸有些发烫:“还是注意点好,别让人怀疑。”

曹骏点头:“你放心,我不会叫你爸妈叫爸妈的。”

郭桥又给了曹骏一肘子。

郭桥看见姐夫将行李放好了,便说:“姐夫,要不车让我来开吧。”

杨志军点了下头:“要得。”

郭桥上了驾驶座,发动车子:“这个车很简单嘛,也好开。多少钱买的?”

杨志军说:“三万多,便宜,平时自己有个车还是方便。我买了来做生意的,有时候要去给人送货,自己有车就方便多了。”

郭桥笑着说:“你用这车子拉兔子?”

杨志军点头:“是啊,兔子就放在车子后座。”

郭桥听完,冲后面哈哈大笑起来。曹骏在后面听懂了他们的对话,听说这车子是用来拉兔子的,还放在车后座,那不就是自己坐的位置嘛,连忙低头看了一下,看有没有兔毛什么的。

杨志军说:“没得关系的,我装兔子的时候,后座是收起来的,没弄脏。”

曹骏看着笑得嚣张的郭桥,真想抓住这家伙欺负一把。

郭桥开始跟姐夫拉家常:“爸爸能下地了吧?”

“可以了,上厕所的时候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一下,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医生说要卧床休息三个月。”

“他精神状态怎么样?”

“我觉得还好,不过他老人家心里肯定比较难受,只是嘴里不说。”杨志军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

郭桥沉默了一会儿,说:“事情都这样子了,只有接受了,没得办法。你们找吴老板谈过了没有?”

杨志军说:“找了几次,尽说为难的话,不肯再给钱了,把责任都推到爸爸身上。”

“爸爸有责任不假,但是他既然请了爸爸做事,那就得负责,我明天去找他说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就打官司,让法院去判。”郭桥说。

因为这个话题,气氛都凝重了起来,曹骏看着车窗外绿油油的农田问:“那田里种的都是什么?”

郭桥说:“是油菜。”

“这么大一片,种了吃还是卖?”曹骏问。

“吃一点,也卖一点,主要还是自己吃吧。菜籽油的味道有点重,不过再怎么也比地沟油好。”郭桥说。

曹骏勾起嘴角笑了一下。

郭桥家离县城不远,自己开车才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这边村村都通水泥路,有能力的人家也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郭桥家却还是土路,他无奈地笑着跟曹骏说:“我们家刚修房子那年,就说好了以后等我赚了钱,这条路就由我来修的。结果这么多年了,这条路还没修好。不走运,没赚到钱。”

曹骏听出他话里的落魄,笑着说:“赚钱还不简单,运气来了,一年就发达了。”

杨志军也笑着说:“就是啊,曹骏是个大老板吧,让他帮一下你,很快就发起来了。明年就有钱修路了。”

车子开到家门口,母亲正在老房子门口忙什么,看见车子进来,站起来看了一会,瞥见了车里的人,脸上笑逐颜开:“幺儿回来了!老头子诶,儿子回来了。”

郭桥将车子停下来,下了车,并没有看见父亲的身影,只听见他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桥桥回来了?”

郭桥大声冲屋里叫了一声:“爸,我回来了。”

曹骏从车上下来:“阿姨,我来叨扰了。”

郭母笑眯眯地点头:“不用那么客气。快进屋来坐,冷不冷?坐车辛不辛苦?还没吃午饭吧,我去给你们做饭。”郭母放下手里的活计,赶紧往厨房里走。

曹骏连忙说:“不冷,这边比我们那边暖和一些。谢谢阿姨,辛苦了。”

杨志军已经帮忙将行李提了下来,郭桥和曹骏提着行李往新房子里去。他们家原本有五间平房,后来修新房的时候,拆了三间老屋,留了两间过渡住,现在用来做厨房和饭厅,这样新屋那边就只用来休息睡觉,也干净。

新房子是前几年修的,是两层小楼,单层面积有一百多个平方,两层加起来有三百多平方,也不算小了。房子的格局是四间卧室一间客厅,父母住楼下,留了楼上的房子给儿女住。

他们将东西放在客厅里,进了右边的一个房间,郭父就睡在这间屋子里。房间里摆着一张老旧的木床,还是原来的旧床,挂着蚊帐,大概是为了挡风的,郭父躺在床上,一直扭头看着门口,看见儿子,便笑了:“回来啦,辛苦了。”

郭桥看着父亲,眼眶有些发热:“爸。”

曹骏也赶紧打招呼:“叔叔,您好!”

“小曹,欢迎你来。”

郭桥在床边坐下来:“爸,感觉怎么样?腿还疼不疼?”

“不怎么疼了,好多了。可以下地了,医生说还是多卧床休息比较好。吃饭了没有?”郭父的气色看起来比住院的时候好多了,看样子这段时间在家调理得也还可以。

“还没有,妈去做饭了。”

“回来几天?”

郭桥说:“买的初六的机票。”

郭父想了想,也才回家一个礼拜,他对曹骏说:“小曹来这边好好玩玩,桥桥你陪小曹,我不方便,就不作陪了。”

“叔叔您不用客气,郭桥陪我就够了。”曹骏礼貌地说。

郭桥领着曹骏上了楼,房子也只是做了简单装修,楼下铺的是水磨石地板,楼上铺的是瓷砖,擦得铮亮,能够倒影人影,可见郭母平时没少收拾。客厅里只有一个茶几和一套木沙发,正墙上挂着一个不大的电视机,可见也没怎么布置。

郭桥回头对还在打量屋子的曹骏说:“曹骏,东西都放到我房间里来吧。”

曹骏提着箱子进来了,郭桥的卧室一看就知道是主卧,房间很宽,屋里只有一张2米宽的大床和一个立柜,看起来是一整套的,还挺新。床上已经铺好了厚实的棉被,曹骏一看到那床,就忍不住笑了,因为床上的被子是大红色的,像婚床。他问:“我睡哪?”

郭桥瞪他一眼:“你真傻还是假傻啊?当然跟我一起睡。”他来自己家里,只住几个晚上,肯定不会让母亲另外再张罗床铺,不然他们走了之后母亲又要多拆洗被子,多麻烦。他们又是同性,父母绝对不会多想。

曹骏忍不住乐开了花,往床上一扑,四肢大张:“你妈妈太好了,她简直是个观音菩萨。”

郭桥走过去,抬起穿袜子的脚在曹骏屁股上踩了一脚:“你少在那傻乐,给我收敛一点,让人看出问题来,你就死定了。赶紧给我起来。”

曹骏扭头看着郭桥,就忍不住心花怒放,这简直是太完美了有木有。

郭桥一边打开自己的行李,将给家人朋友准备的礼物全都拿出来,曹骏看他开始收拾东西,也将自己的行李打开,将给郭桥父母带的东西拿出来。

郭桥说:“你看有什么衣服需要挂起来的,自己挂衣柜里去,不用挂的,就放箱子里吧。”

曹骏嗯了一声,欢快地忙活着,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如,他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媳妇的家,可不是他的家吗。

郭桥又说:“收拾好了我们就下去吧,一会儿要吃饭了。我姐夫在这边,下午我们一起去找一下包工头,否则就得明天去了,明天要过年了呢。”

“好,我陪你去。”

郭桥和曹骏带着东西下楼去的时候,父亲已经起来了,坐在老屋里烤火,大伯也过来了,正和父亲聊天,郭桥赶紧打招呼:“大伯。”曹骏也跟着叫了一声。

郭大伯和郭父长得有点像,看见他们,露出笑脸:“桥桥回来了,这个是你同学?”

郭桥说:“对,这是我同学,曹骏。”

郭大伯赞许地看了一眼曹骏,老人家经事多,一看曹骏,就知道出身好,经济条件也好。

郭桥将自己给伯父家带的礼物拿给他们:“这是我给大伯买的酒,这个是给我伯娘买的保健品,这些是给侄儿买的糖。”

“你啷个又乱花钱,给我们还买什么东西,家里经济紧张,钱省着花。”郭大伯嘴里责备着,眼里却是高兴的。

郭桥笑道:“要省钱也不是这个省法。我爸现在身体已经好多了,只要恢复好了,我也就不担心了。我们年轻人赚起钱来快得很,不用担心,大伯。”

郭大伯点头:“就是嘛。我说你爸妈也不用担心着急,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身体好了,就是在帮儿女赚钱。以后就不用为钱的事操心了,有儿女养着呢。”

郭父无奈地笑笑,哪有六十来岁就要子女养的,他们自己压力也大着呢,无论如何,他们老两口也得自力更生,不能成为子女的负担啊。

郭桥也说:“爸,大伯说得对,您就不用担心了,以后就我给你们养老了。”

郭母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哦哟,我们现在就要你养老,那怎么得了,我们还养得活自己,只要你爸爸身体好,不用我照顾,就算是他不能出力,我也能够种地,够自己吃还是行的。”

一直在那边擦车的杨志军过来了,接过话茬:“妈,种地太辛苦,还是不要种了,你要是养得来那些兔子,就养点兔子,我们帮你卖。一年赚个万把块钱,足够你们吃饭花销了。”

郭父说:“哪有当农民的自己不种地,去买米吃的。”

郭桥叹气说:“咱们村照样有人买米吃啊。种地太辛苦了,妈你一个人搬不动那么重的谷子,还是算了。”

郭母说:“来吃饭吧,我们自己有计较,你就别操心了。”

曹骏一直没插话,听他们聊着家常,父母为子女着想,儿女孝顺父母,家里多么温馨和睦,可惜这种温情,自己从来没有享受到过,这么一想,不由得分外羡慕郭桥,喜欢他的家人。

吃饭的时候,郭母嘘寒问暖,把个曹骏感动得都忍不住要叫妈了。郭母问:“小曹,阿姨做的菜还吃得惯吧?”

曹骏猛点头:“吃得惯,郭桥做的菜和阿姨做的味道有点像。”

郭母笑眯眯的:“桥桥的手艺有些是跟我学的。”

郭父在一旁说:“等哪天我给你们做菜吃。”

郭桥有些担心地说:“爸,您能站得住吗?”

“没得关系,你们帮我打下手就可以了,我掌勺。”郭父爽快地说。

郭桥看见父亲这样,觉得那个开朗的父亲又渐渐回来了,不由得松了口气。他转过脸对杨志军说:“姐夫你下午还有事吗?没事我们去找那个吴老板吧,跟他再谈一谈。”

杨志军点头:“好,我没别的事,我带你们去。”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