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8 章(1 / 1)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桂系的关系。后因受西南军阀和政学会政客的排斥孙中山于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胡也随孙离开广东前往上海。1919年2月胡代表孙中山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南北和会”。在和会上胡秉承孙中山的旨意坚持恢复旧国会和北京政府必须取消中日间一切密约。五四运动爆后胡按孙中山的指示辞去代表职务。7月致电南北议和代表指出所谓“南北一致”不啻为“一致卖国”所谓“南北分治”实等于“武力分赃”1。此后胡专心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19年9月至192o年7月胡在《建设》杂志上共表了1o篇文章致力于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宣传。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他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摘译出有关论述写成了《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胡在该文中对唯物史观的意义和阶级属性作了正确的论述。胡称赞唯物史观道:“因为这个学说出而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主义同时有绝大的改革差不多划一个新纪元。”2胡在介绍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时还驳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人及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种种非难。胡不仅停留在宣传唯物史观的层面上而且用它作为基本方法对中国的哲学史、道德伦理、家庭婚姻进行分析和批判得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意义。

192o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恢复护法军政府次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胡任非常大总统府总参议。12月孙中山到桂林组织大本营督师北伐胡任文官长及政务处长协助孙中山策划北伐具体事宜。陈炯明叛变后胡闻变由韶关赶赴江西赣州与许崇智等开会决定率北伐军回师广州救难。北伐军与叛军在韶关一带作战失利退往福州。此时胡方得知孙中山已脱险到上海自己亦由福州前往上海。1923年1月滇桂军将陈炯明2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第162页。

3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第177页。

1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第237页。

2《建设》第1卷第5号第945—946页。

逐出广州胡被任命为广东省省长。不久孙中山到广州续行大元帅职权改任胡为大本营总参议。

孙中山经历多次失败后开始接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决定改组国民党。1922年9月胡等人组成国民党改进方略起草委员会。11月该委员会推举汪精卫、胡汉民共同起草《中国国民党改进宣言》。次年1o月孙中山又委派胡等9人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具体负责上海执行部的改组工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胡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和宣言审查委员会九人委员之一。在讨论党章时国民党右派方瑞麟提出“加入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条文引起了较大争议。作为当天会议主席的胡汉民在最后总结时说:“此种顾虑只要在纪律上规定即可。现在纪律上已订有专章似不必再在章程上用明文规定何种取缔条文惟申明纪律可也。”1胡的意见获得多数代表的赞成使党章得以顺利通过。国民党改组后右派仍不断造谣并借机作乱。对此胡表了《国民党批评之批评》一文以平息党内反对国共合作的论调。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论证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保持双重身份的合理性。胡指出:在同盟会时代李石曾、吴稚晖、诸民谊几位同志曾在巴黎加入过无政府主义政党无政府主义离民生主义比较共产主义更要远些几位同志和无政府主义生关系尚且不必怕共产党员和共产党不断关系又有什么可怕呢?1由此可见在国共合作初期胡是基本拥护国共合作的。

9月初孙中山决定出师北伐由胡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并兼广东省长承担巩固后方重任。1924年秋广州生商团叛乱当胡接手处理该事变时向孙中山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总理不听鲍罗廷的话..听了他的话一定要坏事的”2。胡主张“委曲迁就”还了被扣留的商团的一部分枪械。胡的妥协助长了商团的反动气焰。就在还枪械的当天下午商团制造了双十惨案枪杀徒手群众数十人。孙中山在韶关获得可靠消息后屡次电令胡“收缴商团枪支”“不可一误再误”“以免后患”3。至此胡才转为坚决镇压以代理革命委员会会长名义下总攻击令迅平定了叛乱。11月孙中山北上任命胡代行大元帅职权。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广东的滇桂军益加骄横谋划颠覆革命政府。1925年6月5日胡以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长名义下令免去杨希闵、刘震寰各职令各军讨伐逆军。不久逆军全部被平定广州局势基本安定。7月1日“大元帅府”改为国民政府后胡汉民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兼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及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1925年8月2o日廖仲恺被暗杀。胡因与“廖案”重大嫌疑犯胡毅生、林直勉等人关系密切被排除在最高领导层之外。案后根据鲍罗廷提议由汪精卫、蒋介石、许崇智三人组成一个特别委员会节制党、政、军大权胡根据国民党中央的决定离粤赴苏考察。在苏期间他试图让中国国民党取代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为达此目的胡在苏表许多“过激”言论撰文、演讲都对马克思主义极尽赞扬之能事。后由于斯大林的干涉胡的提1《胡汉民先生年谱》第3o3页。

1《中国国民党批评之批评》《胡汉民先生文集》第2集第156页。2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第3o9—31o页。

3《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

议被搁置。通过旅苏期间的耳闻目睹胡现苏联的政治体制与自己的政治思想格格不入从而坚定了他反共反苏的决心。1926年5月初胡在广州中央报告考察苏俄经过时说:“不特俄之联我只视我为工具不能相见以诚;即其中国cp一面寄生我党一面不断地阴谋捣乱也是无可转移的政策”。1此后胡提出了“党外无党党内无派”的八字主张。至此在思想上由容共转变到反共并很快在行动上成了反共的急先锋。

1926年9月初胡主动写信给蒋介石祝贺攻克武汉其中掺杂不少阿谀之词露出欲与蒋勾结的端倪。1927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李石曾等来访约胡去南京参加会议并出示“查办共产党案”。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