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 / 1)

随身渔场 凡人阿嘟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般。而蔚蓝的海水,让冰山映着幽幽的蓝色。冷暖不同的光线,让本来无色的冰山变得瑰丽而又漂亮了。

“我一定要去看看我们国家的名山大川!”李渔回望刚刚巨龙号经过的那座大冰山说道。

“好!到时候我们结伴而行~”常茗肴在旁边说道:“你还可以负责找各种食材,或者我们一起去寻找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遇到好的食材,我就给你做好吃的。”

李渔默默的咽了咽口水,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不过:“好!到时候一起!”必须得一起啊,看风景能饱眼福,常茗肴一起,才能饱了口福的。

随着温度越来越低,海上吹起的风也越来越干燥,刮在脸色像是刀割一般了。而且现在出船舱,都要穿得稍微厚实些了。而这两天,一路上遇到的冰山就更多了。李渔甚至还看到一座像是大桥的石墩的冰山。而巨龙号则是从这座冰山中间的圆拱洞里面通过的!

“巨龙号今天下午要停靠两天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可就忙起来了。”穆队长看着熟悉的航海路线,远远的已经能望到一个大岛屿了。

现在巨龙号已经到了南极洲的范围了,不过还没有到南极中央区域。南极并非全都是冰,它还有各种岛屿和陆地。其实南极还是个超级大平原,海拔达到两千多米的。只是,因为气候原因,大部分的平原都被上千米的冰层给覆盖住了。

甚至南极的几座活火山,也都在超厚的冰山之下。这也让人以为,南极似乎就只剩下冰了,白茫茫的一片。

果然,下午的时候,李渔他们在一座大的岛屿旁边停靠了。这座大岛屿面积广阔,离中国在南极的考察站最近。也算是默认为中国在南极片区的领土了,不过没有人在这里就是了。

虽然这里的空气干燥,寒风如刀一般,但是岛上并没有被冰全部覆盖。李渔他们穿着厚厚的防寒服上岛的时候,那种脚踩在泥土上的感觉,还让他有些恍惚。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有试过这样的感觉……

岛上岩石和沙很多,泥土只有浅浅的一层。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居然还有植物生长!

浅浅的泥层上面长满了各种苔藓和一些低矮的蕨类植物。有红色的、绿色的,让这贫瘠的土地看上去充满了生机。上岸的人都不忍心踩到了这些植物,挑着石头的地方踩。因为,能在近南极极端的地方看到活生生的植物,真的是很难得了。

“南极,你好!”李渔忍不住对着荒岛轻声的念出来。

☆、 第五十九章 谁偷了我的小饼干

考察队还是很好的,给大家放了半天的假,准备在岛上安营扎寨住上两天。说是放假,其实也是让大家分组,前往自己分派的地域去搭帐篷这些。顺道熟悉熟悉环境,同时弄好自己的驻扎地方。

要住在岛上的是李渔他们潜水队和护卫的军人以及他们保护的科研组的人员,岛上现在还稍微好些,一到晚上又冷又干,绝对不是个好的驻扎地。但是大家会分布在巨大的岛上,然后由潜水队和护卫队的人帮着守各种仪器。

在岛上要进行矿产、生物种类的测量和采集,要说科学家组的人,他们的身体都不是都那么棒,晚上守夜的还得靠军人。潜水队的人身体素质好,在缺少这样的人的时候,他们也是首当其冲的。

“我和李渔他们一组,晚上我也守夜。”常茗肴主动提出来。他们生物组的人也要派人往岛屿更深的地方去的。也要在岛上住两天的,年龄大些的专家教授大家身体素质更差,所以年轻的会在这个时候就会主动站出来了。

组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常茗肴和李渔,还有杨骏、王勇一组,杨俊也是植物学家,四十多岁,而王勇是护卫的军人。四人被分配往岛内的西面走去,查看那边的植物和少有的岛上生物。

越往岛内走去,植物也慢慢的多起来了,长势也更好了。王勇是个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军人,看了看天色,让大家尽量往有水源的地方走。是的,岛上有水源,不是海水,而是珍贵的淡水资源。

“快看,快快!有花!”李渔眼尖,看到在一个三米见方的水坑旁边,长着几簇十公分左右的植物。而在这些植物上面,居然开着白色的,像是水仙花花形的花朵。这些花并不是很大,也不算艳丽,但是出现在这样的岛上却让人惊喜。

水坑上面并不能直接看到水,有点像是湿地,里面长满了苔藓,厚厚的。这样有助于保存水,防止结冰和蒸发。不得不说,大自然总是用奇特的方式提供物种生存的环境。

杨骏拿着dv认真的将周围的情景记下来,这些植物他们都有图谱,并不是新发现的,所以不用采集制作标本了。虽然新奇,但是没有人动手去摘这些可爱的花,毕竟,能够在这里生长、开花已是不易了。

“蝴蝶。翅膀透明的蝴蝶……”杨俊小声的说道,指着花丛中的一处。

看到蝴蝶也许不算太新奇,动物和植物一样,就算是再娇弱,也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但是这种蝴蝶的翅膀却是透明的,而且种类也挺多的,最多的是一种没有花纹的透明蝴蝶。

阳光洒在它的翅膀上,染上了阳光的金色,偶尔出现折射的光芒,像是身披了七彩霞衣一样。本来透明的小家伙,显得格外漂亮了。还有一些翅膀虽然透明,但是有点或是黄色,或是红色,或是紫色的花纹。还有黑色透明的翅膀,或者是黑色的圆点点缀,让这些小精灵显得更加可爱。

饶是几个大男人,看到这些蝴蝶也是心里喜欢。都在旁边静静的看着,悄悄的用dv录下,不敢去打扰它们。更是不敢伸手去碰,怕自己手粗,这一碰就把蝴蝶给惊扰了,弄碎了一般。

杨骏更是拿出笔记本,认真的记下这一路的见闻,随时测量周围的温度、湿度等等。最后发出不可思议的感叹:“这样的恶劣环境,居然有这样的蝴蝶生存!”

而且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环境,这些蝴蝶做出了演变,它们没有多少天敌,翅膀上带着的娥粉慢慢蜕化、消失。为了抗击身体水分的流失或者是岛上的干燥,干脆将翅膀进化成像是蜻蜓一样。

一辈辈慢慢的努力,巧缝的机缘,最终,让这些蝴蝶变得如此的与众不同,也让它们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世世代代的生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