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8 章(1 / 1)

食戟之最强美食系统 潇潇羽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心,最后一次的食材会更少。”

“为什么?”郑轲疑惑地问道。

萧寒白了郑轲一眼,没有出声。

郑轲咬了一口包子,嚼了两下,眉头微微皱起,“萧哥,能拜托你一点儿事情吗?”

“说。”萧寒说道。

“下次能不能买一点儿肉包子,再这样下去,我自己都快变白菜了。”郑轲看着包子里的馅料,抱怨道。

萧寒阴沉着脸,默不作声。

“我这个人不挑,油条也行。”郑轲继续说道。

萧寒想了想,扭头看着郑轲,“那几本书,你看完了吗?”

“啊?”郑轲突然后背发凉,眼球转动想着说辞,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便干脆说了实话,“那个学长,我只看完一本,还有三本没看……”

萧寒像是早就知道了郑轲的答案,简单地说道,“别忘了,你还有4天时间。”

郑轲连连点头。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郑轲也学乖了,不再乱说话。

等到了郑轲喝完了豆浆,萧寒也拿起油性笔,继续培训。

这一次,萧寒讲的大多和水或者原汤有关,比如冲、烧、炖、烩等手法,也有几个不常见的,像(火靠)、煨,也有极具川地特色的手法,像笃、泡。

这些手法,有的听起来挺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极其考验厨师的厨艺。

比如冲,这种烹饪方法在日本料理和西方料理中,很少碰到。

冲有两种冲法,一种是汤冲,一种是油冲。大致做法是将食材做成流体,然后放入汤液或者热油中,进行烹调。所选用的食材也有细腻质白的特点,比如鸡肉或者豆腐。

除此之外,有一些手法可以用在常见的菜品中,这是郑轲之前没有想到的。

像川地民间常用的手法,笃。这种手法,讲究的是火小汤少,慢慢烧时,汤液不停地冒气泡,同时,食材内部的水分也不停流出。这时,再往锅里放入调味料,调料就会随之渗入食材内,便于入味。

在萧寒把这种手法讲出来后,郑轲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种食材,豆腐。

郑轲能想到这种食材,也是有其的原因,其一,豆腐这种食材,很难入味,在烹制麻婆豆腐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肉末,帮助入味;其次,川菜中,有很多的豆腐料理。

事实上,萧寒也是用麻婆豆腐进行演示。烹制出来的麻婆豆腐,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远远超过郑轲所品尝过的豆腐菜品。

在萧寒讲授完要点之后,郑轲立刻开始了练习。

这一次的训练量,比前几天少了很多,一方面因为很多烹饪手法都是以炖、煮、熬为主,一般烹饪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像煨、(火靠)这种手法,需要更多的时间。

郑轲趁机把另几本书翻了一遍,上面的内容有一些和培训的内容相关。看完之后,他也对这次的培训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此之外,郑轲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就是要赶紧恢复体力。

最后一次的培训是雕刻,春芳园很少使用这些,因此,宣荔也没有把雕刻技巧交给郑轲。为了应对这次的培训,郑轲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过了这次机会,他可能很难再找到像萧寒这样的老师了。

培训的第七天,郑轲早早地起床,做了一套体操之后,清洁员和送菜的员工相继来到川阁。

这一次送来的食材,应该是四次之中,数量最少的,而且,让郑轲感到意外的是,这次的食材几乎都是蔬菜和水果,像萝卜、土豆、青笋、苹果等等,肉类则比较少。

“这次准备的怎么样了?”进入川阁之后,萧寒看到了站在屋外的郑轲,便开口问道。

“还好,体力恢复了一些,但肌肉还是有些酸痛。”郑轲说道。

萧寒从兜里掏出来五贴膏药递给郑轲,“把药换上。”

郑轲看着手里的膏药,撇了一下嘴,有点儿少,但经过上次的经历,他这次也学聪明了,没有抱怨,而是拿着膏药准备去换。就在转身的时候,他又看到萧寒手中的黑色塑料袋。

“萧哥,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刀伤药,等一下,你的手可能会受伤。”萧寒回答说。

“……”

郑轲撇了一下嘴,好像说的他肯定会受伤似得。

忙碌的一年级 第27话 雕刻

郑轲龇着牙,撕掉了身上的膏药,把五张“珍贵”的膏药贴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一口气贴了十几张膏药,确实挺爽,但郑轲在揭下来时候,却有种说不出的痛苦。

郑轲整理了一下刀具,提着刀具箱,来到了厨房。这次,萧寒也拿出了一套雕刻用刀。

“之前雕刻过食材吗?”萧寒问道。

郑轲摇了摇头。

“那就好办了。”萧寒简明扼要地说道,“就算你没雕刻过食材,也应该听过,雕刻出来的食材,观赏意义大于食用的意义,很多时候,都会用来作为装饰。”

“食材雕刻分为四种,即是圆雕、浮雕、透雕以及浅雕,所用的厨具,除了给你的厨刀之外,还会有分规,也就是常用的圆规,甚至有可能会用到胶水。其雕刻手法,通常有切、削、戳、旋、刻、粘这几种,稍后,我们会一一介绍。”

“首先,先认厨刀。”萧寒拿起了一把小刀,木制的刀柄,尖细的刀刃。这种刀的刀背比较厚,刀刃则比较锋利。

郑轲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这种厨刀的刀背可以放下食指。

“这把厨刀被称之为雕刀,在所有厨刀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有很多握法,很多厨师的习惯不同,握法也有一定的差异。我经常使用三种握法,第一是横握手法。”

萧寒说到这里,又犯了老毛病,只是把这种手法展示了出来,并没有多做叙述,所有的规律,郑轲只能自己总结。

所谓横握手法,就是四指横握刀柄,刀刃的方向朝内,与拇指相对。这种握法,通常用于雕刻花卉。

第二种握法是直握手法,四指握住刀柄,刀刃朝外,刀背在拇指前侧,通常用于雕刻食材的初胚,以及雕刻大致的轮廓。

第三种是笔握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拿笔一样,握住刀刃的末端,用来雕刻纹路。有时候,拉线刀也会使用这种手法。

雕刻的大致厨刀有六种,但是,其数量却远不止六种。原因是戳刀有两种型号,即是圆口刀和尖口刀,而这两种刀的开口又有很多型号,因此,数量也就变得多了起来。而这种雕刻刀的用法却比较简单,主要是用来制作一些羽毛或者鳞片和甲片。

萧寒把这些厨刀一一拿出来,简明扼要地说了用法,郑轲又脑补了一些片段,总算弄清楚了这些厨刀的用途。

接下来,萧寒又简单地说了几种常用手法,便开始了演示。

雕刻的类型,大体是植物、动物、人、建筑四类。

植物以花为代表,通常是菊花或者荷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