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变味了。
“奉孝,将此事告知文远。操欲求文远之意见。
沉思了良久的曹操突然开口,语气也不再纠结,让郭嘉顿觉轻松。他最担心的就是曹操的情绪会受到影响,但既然曹操本人已经恢复,还能得到张辽的劝谏,郭嘉心中也就算放下了大石。
“诺!嘉这就去写信。”
曹操能够在此时询问张辽的意见郭嘉丝毫不奇怪,在曹操的属下官员中,唯一能在功劳上和荀相提并论唯有张辽。荀推荐人才,张辽也同样为曹军推荐掘了不少人才。荀为曹操稳定后方,张辽却为曹操征战沙场。荀为曹操出谋划策,张辽也同样有不少绝妙的主意。而且张辽此时在幽州改革军职,将幽州军训练成了曹军中的第一精锐,而且还是直接归属于曹操的精锐,这让曹操更加的看重张辽。要知道,曹操便是靠着兵权起家,他也最担心自己的兵权旁落,然而张辽的整军却让军权更好的集中到曹操这位最高统帅的手中,不虞有将领拥兵自重之危。不滚张辽究竟出于何种目的,但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是曹操的,曹操如何能感谢张辽?
可是郭嘉却不知道,此时的张辽也在为事情烦恼,而且他的烦恼丝毫不逊于曹操。
不因为别的,就是家中多了一个了不得的女子。
张辽倒是在回到家之后已经私下里明确和妻子曹清交流过了,曹清也意识到那时候她的鲁莽。可是蔡>这样一个大活人成天和张辽生活在一起,虽不见得终日见面,但一月内照面二十余次却是一点不少。
虽然在几人主观的克制之下,他们再也没有就“张辽迎娶蔡琰”一事有过任何表示,但终究见面时候会有些尴尬,尤其是张辽和蔡琰。
同时,蔡琰这位才华出众、自幼就博览群书的才女也和曹操、管宁这样的大学问家一样,被张辽那源于后世的稀奇古怪的言论吸引,加之张辽在曹昂大婚时拿出的那些书籍不但吸引了曹操、郭嘉、管宁等人,也同样吸引了蔡>。近水楼台的蔡>这会儿也不再顾忌男女间的尴尬,也和曹操刚看到这些书时一样,只想着和张辽好好交流一番。
张辽对这个从清雅才女转化为好奇宝宝的蔡琰实在是头疼不已,这时候他一门心思的再整军事务上,哪有心思回答蔡琰的问题。结果就成了张辽东躲西藏,蔡琰到处找人。而曹清却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似乎能以看到自己一贯风度翩翩,不急不躁的丈夫狼狈不堪为乐,让幽州牧府上演了无数出喜剧。
“文远,你又过来啦?”
管宁看着匆匆向他走来的张辽,温和的笑道。
张辽不住的摇头,无奈的说:“没办法,如今除了军营,便是你这里还算安全。那田公也真是的,年纪一大把了,还帮着个姑娘出主意算计我,这是……唉!不知说他什么好!”
“呵呵呵!田元皓始终看你不顺眼,帮着蔡家小姐算计你实属正常。也就是沮授厚道,否则你练留到我这里的机会都没有。”管宁笑道。
“那是。这两位可都是算计人的高手,论出谋划策,他们毫不逊于文若、公达、奉孝等人。如今隐居此地教书为乐……可惜了!”张辽说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管宁撂下一句话,转身向自己屋里的静室走去。
“拽文!”张辽嘴角一翘,随后追了上去。
管宁的静室内空无一物,地上没有书籍、竹简,墙上也没有条幅字画。屋子当中除了一张正方形的矮几,便是矮几上的一张棋盘和两盒棋子和一套茶具。矮几的旁边有一个藤编的小筐,里面厚厚的铺垫着兽皮和棉花,上面还盖着厚厚的棉垫,那里面却是一壶开水。
管宁取出茶叶,提壶倒水,给自己和张辽一人一杯香茗。然后说道:“有话就说吧,此处安静。”
------------
第401章 内忧!(下)
辽端起茶碗,先美美的尝了一口香茶,然后放下茶碗口气。(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接着便一言不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管宁,说道:“你自己看吧,我是没心思多说了。”
管宁微微的双眉微微一颦,接过张辽手中的书信看了起来。而张辽却又晃晃脑袋,端起了刚刚才放下的茶碗。
管宁看信的速度不慢,寥寥两页信内容也并不多,但是管宁还是仔仔细细的看了三遍,然后将信往矮几上一放,闭上双目沉思起来。
张辽也不催促管宁,只管自己喝茶,茶碗里的水没了,他自己再提起水壶续水。就在张辽续到第三碗茶的时候,管宁睁开了眼睛。
“你倒是自在!”管宁笑着说。
张辽放下手中的茶碗,答非所问的说:“你总算醒过来了,这茶都快没味道了。”
“你不担心荀文若?”管宁笑着反问。
“颍川荀家早已经根深蒂固,非民族存亡之大劫绝不会伤及根本,无论文若的选择如何,都不会殃及荀家。反过来说,荀家也能为文若提供保护,最倒霉也就是主公将其冷落一边,绝无性命之忧。我担哪门子心啊!”张辽满不在乎的说。
“那你就是对曹公的心思变化有所察觉喽!”
“这点小事自然是瞒不过你。主公的心思变化在我意料之中,我和奉孝等人也很乐意看到主公向这方面展。董昭他们的那点小动作哪里能瞒过如今执掌着全军谍报系统的奉孝,不过就是奉孝学文若的样子,视而不见罢了。”张辽撇撇嘴说道。
“确实如此啊!”管宁微微摇头。“要说荀文若背叛。宁却是不信。且不谈荀文若地功劳。便是偌大地荀家也不会允许荀文若在曹公如今如日中天时行背叛之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建安七年初曹公便上表天子。以‘天下之定。之功也。’为由请封文若为侯。然荀文若却以无野战之功请辞。并以尚书令之权将曹公地表章不予上传。此分明是一番上下和谐之局。怎会在一年后便生变化?”
张辽后世就听过众多地“专家”对荀做过各种分析。然而无论是何种结论。都没有人能够提出明确地证据证明荀背叛了曹操。而身处这个时代地张辽也更加清楚一个家族对此时地士人、官员地重要性。历史上地诸葛家三兄弟分属三国、荀家子弟各自辅佐袁曹就是最好地明证。他们都是为了让家族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地举动牵连家族。所以张辽也不相信荀背叛曹操。更不相信以荀地智慧。会在曹操权势滔天之时去背叛曹操。要说荀背叛曹操。张辽到还不如相信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