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9 章(1 / 1)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高路华 2000 汉字|2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思片刻,道:“如果我们今年计划光复苏常两府全境,一定要趁着春季之内,鞑子顾忌天花起反击。入夏之后,鞑子肯定卷土重来,在常州必有血战。所以,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大约到了三月份,我们便会有足够的火药存量进行一次战役。要说起来,满清的瓶颈在于他们的人力,则我们的瓶颈则是在于资源不足。当然,我们的瓶颈是可以突破的。”

高旭又道:“至于营建,这种铳城可以在旧式高大的城墙上改建,削矮,加厚,那些城楼、马面也可以改建成棱形炮台。吴淞、嘉定两城就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成铳城的。凭着吴淞、嘉定两城棱堡改修的经验,我已下令成立专门负责土木营建的辎重营,称之为工兵营。除了在旧城上改建铳城,已可以在战略要地新建相当于中小型哨所的铳堡,由一个哨队负责,作为城外的据点。”

其后,高旭又领阎应元参观了同盟军火器军械的核心动力——高氏工坊。对于阎应元,高旭几乎毫无保留地把高氏工坊的核心技术向他展现,包括能造出望远镜的玻璃坊,自生火铳的生产线,火炮的铁模铸法,水力机械技术,还在实验中的水泥技术,以及种痘所的牛痘疫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铁模铸法,其法不仅仅用于铁模铸炮,还用于印刷的活字技术。

高旭重视教育与宣传,这就与印刷业息息相关。

传统的印刷业虽然也是活字技术。但那些木、铜、锡、铅活字,竟然都是工匠一个个刻制出来的,而且磨损也很快。这种低效的制造成本自然让书籍的普及成本极高。

当新式的铁模铸法一旦用于活字技术之后,印刷生产力就得到革命性的提高。

只要铸出一个字的铁制阴模,就可以浇铸出无数规格大小统一的铜、铅活字,哪里用得着工匠费心费力地一个个去刻?所以,只要出一套字模,活字就能大批量产,迅推广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同盟公塾里的学生能人手一本课本,而且同盟会的中华报能在短时间大批量出刊的原因。

同时,高氏工坊出品的普通书籍也声名鹊起,不仅售价便宜,而且字体工整,规格如一。印刷业在江南素来达,但高氏工坊在印刷领域的冲击,为高氏带来大批利润的同时,也迫使苏州大批印刷工坊倒闭。

书籍的普及,使得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这就大大加了教育的普及,读书将不再为高门大户专享。这大大加了对民智的启蒙力度,这要是放在以前,这简直不可想像。

所以,整个上午,阎应元被工坊里的见闻震撼得麻木了。

他的震撼,不仅仅是为这些新技术本身,还有“明”、创建、监理这些新技术的人——高旭。

自从走出高氏工坊,高旭就觉得阎应元望着自己的眼神极度异常。他似乎在看着某种怪物一样,一副无法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样子。

看着阎应元那虽然装作冷峻却忍不住动容的脸色,高旭心中爽快得无与伦比。

能得到一位名垂青史的英雄的敬意,没有比这个更愉快的事了!

哈哈,从来都是我来敬仰你,这个时候,总该你来佩服一下我了吧。

∶∶∶∶∶∶

用了午餐之后,阎应元向高旭提出,下午打算独自与女儿到崇明最有名的地方同盟广场看看。

望着阎应元似乎镇定自若的神色,高旭心里偷着乐地答应了。想必整个上午的所见所闻,足够让他琢磨个够了。阎应元要自由活动,高旭自然由他,交待邬含蓄安排人手护卫他的安全。要知道,如今崇明鱼龙混杂,安全万万不能大意。

黄昏,阎应元立在夕阳下,默默地凝望着同盟广场中那雄伟的中华英雄记念碑。

整个下午,阎应元都沉浸在漫无目的的思绪中。

每当想起砂山的阎氏之祸,要说阎应元对高旭毫无芥蒂,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当初在江阴守战之中,因为在非常时期,阎应元自然不会以私仇而废公义。

只是如今,江阴之难已经暂时过去。

昨晚的酒水之争,未必是阎应元心中芥蒂的一个缩影。

但今日在忠义坊见了江阴父老乡亲们安定的生活,在高氏工坊中见识了诸多的新式技术,且不说火枪火炮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提高了同盟军的战力,特别是牛痘疫苗,将来可以救多少人的性命?而印刷活字技术的革新,又为普及教育和开启民智带来无法估量的益处。

这一切,皆是造福天下苍生的公义。

而这一切,又尽是出自高旭之手。

私仇与公义之间,他该何去何从?

阎应元矛盾而又煎熬着。

眼前这高达六七丈的英雄记念碑,也是出自高旭之手。

这是这个时代最雄伟的建筑!

不是因为它的高度,而是因为它其中蕴含的意义与力量!

当阎应元无意识地并立在记念碑的旁边,看着夕阳把自己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无聊之余,再侧眼看去,却见记念碑的影子更长,更远,似乎望不到尽头……

这一瞬间,他似乎突然有所感悟,默默望着记念碑的影子出神。

身边的阎小玉见父亲呆,不由问道:“父亲,你怎么了?”

阎应元指指自己的影子,又指指记念碑那长得看不到头的倒影,问着女儿:“你说,这是谁的影子?”

阎小玉担心地望着父亲,道:“父亲,这只是英雄记念碑的倒影啊。”

阎应元道:“不,这是他的影子。”

阎应元说罢,默默走近碑墙,让俩个影子合而为一。

------------

第十四章 海贸危机

/*360*300,创建于2011-11-4目录*/ var cpro_id = \'u666730\';

/*360*300,创建于2011-11-4目录*/ var cpro_id = \'u666730\';

大年初四,艳阳高照,冰雪融化,实在是一个好天气。们的网址)

高旭的大婚已进入倒计时,高沈两家已是忙得不可开交。对于自己的新婚,高旭其实没有别的什么想法。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得遵从这个时代的规则,特别是婚姻大事,完全是父母作主,身为人子只要记得入洞房就好了。

他高旭需要一个妻子,那么就得有一个妻子。

一直以来,与高旭最亲密的汤娘子是个寡fù,以她的身份做个小妾也已经招人非议了,更别说正妻了。

还有一个人选,便是赵大小姐赵明月了。赵明月以她自小就在海盗窝里成长的经历,注定她是个富有浪漫主义并渴求自由的冒险家。要想她安安稳稳呆着家里相夫教子,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子,那比杀了她还难受。在男人与刀之间,很显然,她倾情于后者。

对她来说,男人是禁锢的,而刀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