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她接过小刻刀,让高旭把那张黄田港场景的没有完成的木雕放在她的怀里,然后开始雕琢起来。
每次费力地琢出一丝木屑,痛楚使得她忍不住皱了皱眉。
高旭无言地看着她胸前的创口因为过度用力而溢出的鲜血,本想阻止她,只是看着她那专注到极致的神色,心底只是叹息一声作罢。
这块木雕上有江水,船只,离民,港口,灯塔,以及灯塔上一对遥望远处的男女。她现在雕刻的是最后的一个元素:木雕右上角的一轮旭日。
她终于完成了,满意地望着木雕,道:“上次事出突然,妾身走得太急。这次终于能完成了。旭郎,这块木雕好看么?”
倏然听她自自然然地称自己一声旭郎,高旭顿了一下,迎着她那充满希冀的眼神,认真地道:“好看。”
她又吃力地笑了笑,道:“就在妾身心灰意冷之际,老天却让妾身遇到了旭郎。当初在常州城里,你是那么浪荡无良,以至妾身趁你醉卧街头时给你当头一棍。在再遇到你时,你给妾身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似乎像变了一个人。后来在江阴峡谷起事的时候,你起事时的慷慨激昂让妾身犹如走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倏然遇到了一盏明灯。”
“妾身一直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何对旭郎产生飞蛾扑火一般的念头。现在,妾身突然明白了。那是因为你身上有一种异于常人的那种东西,妾身说不明白这种东西是什么,但知道这种东西能让像你这个往日不学无术昏庸渡日的浪荡子数日之间变得英雄了得。——这种东西犹如……犹如天赐给漫漫暗夜的那一缕曙光啊。”
高旭心底叹了一气,她是个敏感的人啊,这种东西或许就是穿越者所特有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气质和见识。
“……只是如今时事艰难,谁能确定有了一缕曙光之后黎明就一定来到?既然只是一缕曙光,仍然可能被同化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妾身怕旭郎畏惧江阴的困境,像大多数的人那般躲在崇明苟且偷安。你说江阴需要一个阎应元就够了。——妾身不相信,连手握重兵的史阁部也阻止不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何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典吏?如今反抗剃发令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万一这个时候再来个江阴十日,这对江南士民的打击是何等绝望?再说,就算你是对的,但这次你把江阴推托给阎应元,那么,你下次推托给谁?这天下已是糜烂到极处,谁都不能指望了。……自峡谷起事那日,妾身执信旭郎能完成爷爷驱除鞑虏的遗志,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你义不容辞!
“如果因为一个阎应元就成为你甩手江阴的借口,妾身宁愿设法把这个借口抹去。别怪妾身任性,如今国族沦亡之际,人人性命皆不足惜,高贵如那些醉生梦死的大明王爷,低贱如风骨尽丧的屈夫降卒,又如你所说的江阴典吏,也如身负爷爷遗志却至今一事无成的妾身。……若是阎应元一死你就没了偷安崇明的借口,若是妾身一死没了你所认为的牵绊,又何惜一死?——现在那阎应元虽然幸存活着,却因为妾身一已之见而满门尽墨。不过,旭郎,你放心,妾身素来敢作敢当,妾身早就作好了准备,一定让他不会迁怨于你。”
“……旭郎,妾身知道自己的固执己见让你讨厌,你要把妾身禁闭在孤岛思过,妾身不怪你。只是妾身与其那样碌碌的活着,等着被你遗忘,还不如像酸菜那般死得轰轰烈烈,让你此生都记着妾身……既然妾身不能做到让你喜欢,但至少做到了让你无法忘记……”
“……答应妾身,莫要做一个苟且偷安的海盗,也莫忘驱除鞑虏之志。……如果有朝一日,你若能北仗中原,把妾身的骨灰撒在故乡高阳的城头,好么?……好么?……好么?……”
高旭只是一直听着,她的神志已是迷糊,那“好么”两字的语声越来越低不可闻,眼光的焦点也在一丝丝焕散,只是怀里的木雕似乎被她抱得越来越紧。
高旭默默地摸着她那红晕渐惭消退的脸颊,低头附在她的耳边,闻着她发梢处越来越清冷的幽香,轻轻地应道:“好。”
∶∶∶∶∶∶
星辉之下,她静静地躺在在一堆柴木之上,怀里仍然紧紧地抱着她的三块木雕作品。
众人默默地立在一旁,那闻讯赶来的高老头泣不成声。因为老相好在临终之前曾嘱托他好好照顾自己的干女儿。
当高旭看到人群中竟然有那个阎小玉时,不由得一愣,只见她走近来,神色复杂地道:“黄昏的时候,有个黑衣人送来了她生前早就写好的信,才明白了我阎氏之祸皆她所为。”
高旭只是无言。
∶∶∶∶∶∶
高旭走到柴堆之前,最后望了她一眼,然后放下了手中的火把。
火燃犹如梦的触手一般包容着她。
这一夜,高旭默然地立在暗夜那清冷的风中,直至东方上空初现那一缕缕的曙光。
∶∶∶∶∶∶
(孙芸死了。对于这个颇有争议的女子终于死了。本来老高是打算让她回南京搞策反,或者回故乡——山东高阳组织抗清力量,或者以她不择手段的性格掌控反清复明的极端地下组织,比如暗杀那些降清的诸如洪承畴、吴三桂之类的贰臣。。。只是行文至此时,她的死似乎不可避免。。无论如何,她是个可恨、可怜、也可敬的人。。。)
------------
第七十三章 血战小石湾(一)
作为江阴之战的第一阶段围城主力,刘良佐所部的一镇人马在江阴敢死队的袭击之下差点落下树倒猢狲散的结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刘良佐重残之后,两个主将白眼狼和鲍胡子因为宿怨和兵权之争而分别驻扎在君山和三官殿。白眼狼悍勇,鲍胡子擅谋,在俩人的相峙之时,因为督帅尼尔康的驾到,有利的局面向抢得迎驾先机的鲍胡子这方倾斜。
尼尔康的近千人马在史必达的峡谷伏击之中损伤近三成,但是七百之数的精锐满清铁骑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视的战力。当白再起得到督帅驾到的消息之后,尼尔康已在鲍胡子的刻意迎合之下,领着余部驻进了鲍胡子控制之中的三官殿清营。
就地形来说,三官殿地处江阴之西,而君山地处江阴之北,中间隔着一条运河。对于督帅的驾到,白再起自然不敢怠慢,正打算亲自前往三官殿参见尼尔康的时候,却得到老狗才鲁无巧在营外求见的报告。对于鲁无巧,白再起向来是无视的。只是如今他投了那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