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道理,她就只顺着他的问话往下说:“是要提取一种叫橡胶的东西。橡胶草也行,但那东西不好找……”
“您画个图样,回头就给您找来。”
这玩意在新疆,你上哪找去?
不过要能弄来也行啊,关键是将来种树割胶建议橡胶厂,还都得从他手里过。得叫他知道其用法吧。
她画了个图样递给乾隆,“就是这东西,你叫人带种子回来就行。”
可要这干嘛呢?
乾隆不解。
得!四爷叫人推出一辆木头轮子的自行车来。这玩意没有橡胶轮胎,骑着肯定不会舒服。但是放在书院这么平整的路上,是可以骑的。德海放在四爷身边的护卫就会骑,便骑给乾隆看。这东西当然比走路快,也比牛马省了草料。
乾隆脑子转的挺快,“这要是后面弄个座儿,是不是也跟马车一样……”
是的!
“是不是马车上装了那东西,就不会颠簸了。”
能颠簸的好些。
哦哦哦!那这就是好东西了。
乾隆没口子的答应,“皇额娘您放心,这玩意就是再难找,儿子也给您寻来。”
寻来给你换个马车轮子吗?
只要能享受的,他都特别积极。
四爷看不下去了,“别折腾了。杜仲吧,多送些杜仲来……”
杜仲叶能提出到橡胶,只是技术和设备都不行,提出出来的质量很不敢保证。不过能叫乾隆重视起来,在合适种植橡胶的地方推广种植橡胶树,这么折腾一回也算是值得吧。
因着四爷忙着这事呢,乾隆跟蒙古王公耀武扬威的阅兵四爷就没现身。那是乾隆的荣耀时刻,四爷没过去叫人不自在。
总之炮|火轰鸣的整个京城都听得见。
而乾隆连着好些天,走到哪豪迈的笑声就到哪。宫里宫外都感觉得到,这位帝王现在越发的意气风发了。
而朝中也因为这场演武,稍微的和谐起来了。因为旧学不得不承认,新学确实有独到的地方。这些东西,是旧学怎么着也不会变出来的。不仅不会变出来,甚至还有很多人私下的念叨,说是穷兵黩武今如此,乃是亡国之兆。那白胡子老翰林在宫门口边念叨边往里面走,不知道被谁听见了,赶紧帮着塞到马车里拉走了,这老儿真敢在此死谏。那可真就把皇帝给惹毛了。
上下一片和顺,叫乾隆觉得,其实每年都应该阅兵一次。几年再京城,明年下江南,后年去西北,咱们轮着来。要是将来又是水师,也可以在海上来几次嘛。
却完全不知道弘昼那个心疼,这每打出去的一枚,那都是银子银子银子,白花花的银子。本来准备了一百发就完了,结果自家这四哥玩的兴起,大手一挥——放!
于是,疼的他两天都没吃的下去饭了。
还想每年再开一次,还各个地方的跑。呵呵呵!你知道这种东西运过去花费不比造一颗花费少不?
弘昼没反驳,反而赞弘历的主意高,“戍防嘛,这都得送过去的。您说的这个,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但是,四哥,这玩意吧,不能受颠簸。这各个地方路宽不同,臣就想着,何不借此机会,修修御道呢?”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人家秦始皇修的驰道,至今还在用呢。
秦驰道从咸阳开始传遍全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往天下大城市的九条大路。这个工程第一次将全国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顺畅了。驰道大多数时候是军队以及贵族使用的,两旁种树,有官员负责看守。最宽的地方有六十米,可以并排行驶十辆马车。这些路道唐宋时期都是主要的干道。
更像是唐朝的都城,那时候的道路修建规划,何等了得。如今在前人的基础上,可以巩固起来,作为御道。东南西北,要勾连起来。您去哪,您的大炮能跟着您去哪。条条大路,四通八达,便是千百年后,这也是您的功德呀!
弘昼苦口婆心,真的。有那钱想着到处放炮耀武扬威,咱能把路修修吗?修一点算一点对不?
乾隆觉得修路好,但是却不想掏银子。他的想法就是,各级官府,你们来主持修。银子从赋税里扣。
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几位内阁商量的。
凡事道路所过之处,可以免除赋税的。
刘统勋的额头又突突突的开始跳了,他觉得才平静没几天的日子又得结束了。这次又得吵吵起来。因为皇帝的想法压根行不通。
各地的情况不同,赋税多寡不同,官员的能力层次不齐。这种情况下,万一瞒报怎么办?万一搜刮民脂民膏怎么办?万一从商户集资怎么办?
谁都好欺负,就是皇差不能有差错。而且,这里面极其容易造成贪污受贿那一套。
所以,坚决不行。
最要紧的原因是,各修各的没有规划,没有标准,贪污了钱是小事,就怕年年修年年坏。
只内阁内部,就两种意见分歧。刘统勋一出宫回家,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叫随从给送去书院了。而这封信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周转,就摆在了四爷面前。
在这事上,乾隆没跟他皇阿玛商量。
四爷气的摇头,继而又觉得可笑,“弘晖正愁没机会下手呢,他又给送来了这么一个机会。”
这边话才落,弘晖就进来了,见没人,他直接就喊:“阿玛!路政衙门今年就能搭起班子……”
看看!四爷朝林雨桐摊手,林雨桐也忍俊不禁:乾隆迟早得被他自己给玩下去!
404|故国神游(65)三合一
故国神游(65)
修路这事吧,原本就是弘昼随口一提, 然后乾隆心热, 历史上诸位帝王,自己跟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哪个不能比一比的是吧?瞧瞧, 那秦始皇干的事不算多, 但桩桩件件提起来,将暴君这一层皮去掉之后,其实后世人还是敬佩的居多。因为他干的事情对后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乾隆想起这么心里还有些感慨, 为此他还专门在地图上找, 这哪条路是当初秦始皇修建的驰道。
因着心里存了对比的心思, 加之确实需要便捷的途径将火器运出去, 这种路也不是走一次就可以的路,往年常年的军粮物资等等,都还得用的。再加上南北东西用路勾连起来,这确实是方便了很多。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以,然后就叫了内阁军机大家一起来商量商量嘛。
旧学的人就认为, 这个好啊!很好啊!自来百姓们嘴里的善事里就有修桥铺路。但凡乡间的乡绅做过这样的事,都得立碑做传的。如今朝廷要下令去做,这便是皇上爱民关心民生的一个表现。然后彩虹屁吹起来, 那真是没别人什么事了。
自来朝廷上争争吵吵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