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0 章(1 / 1)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林木儿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是乾隆二十年前后。

林雨桐跟周围的农妇闲聊的时候也询问过,百姓有些听说过,有些压根没听说过。但是皇家还是吃过的。下面的人当成稀罕物晋上来的。

今年入秋,就叫陈福采买了好些,明年就得种上。

反正,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别管吃的好还是吃的孬,百姓不饿肚子,便是路上的乞丐,只要愿意,去哪个荒山里开两亩荒地,种两亩番薯,也不至于饿死。

晚上没人了,四爷跟弘晖就盘腿坐在炕上,父子俩说话。四爷并不会全盘的将后世灌输给弘晖,就是探讨。

比如从父母在种地这件事上的执着,叫他在土地这件事上思索的更多。这天晚上,他跟四爷提出了一个概念——温饱田。

他的理念是,若想吃饱饭,每个人都得有一份温饱田。比如按照番薯的亩产,没人要是有贫瘠的土地两亩,差不多就不至于饿死了。这个田地是不允许买卖的,种的作物也该受到当地官府的监督。若本人除了温饱田,没有别的田产,那么你必须保证种的就是粗粮,这地里的产出能保证你饿不死。而你本人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若是你除了温饱田之外,还有别的田地,那经过一定的程度,可自由的选择你想要种植的东西。

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就牢牢的将人绑在了土地上。

四爷反问了一句。

弘晖就道:“若是出外谋生,这田地当交还官府,另外从官府领取凭证。用此凭证,可到谋生所在地用凭证另一片空置出来的温饱田。但像是大州府京城这样的地方,外地谋生的人多,田地必然不足。若没有空置的温饱田,就需要用当地衙门给的凭证在年底去谋生所在地的官府领取补偿粮。而这部分的粮食,不能从税粮里扣。开源才是根本。”他说着,手指就在关外划拉,“您之前说,这里是种粮的好地方。那就得想法子移民。”

这个想法吧,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甚至在以后人口激增之后,需要大幅度的改革,但制度没有一成不变的。哪怕是在以后的几十年内有成效的,那都值得去试一试的。

弘晖紧跟着又提了一条,“不过这个难就难在,人人有田了,那士绅的田谁来种?”而奴婢又该不该有自己的温饱田呢?

说起来简单的一个想法,但是细究就发现,有些东西可能是动摇根本的东西。

因此,他又提了一个想法,“各地应该整合闲置土地和可开垦荒地。无地者可根据需求,廉价的租种这部分土地,先种地后收租,收取所种作物收成的一成……这部分人来去可自由,种地可保证温饱,不种地便没有土地束缚。每到一地,都可以争取从当地租种公家田……便是有田地的庄户人家,在有富裕劳动力的情况下,也可租种。”同样,会造成有地的富户无人可用。

他就想到他阿玛之前说的‘以器械代替劳力’的话。

而在做这一切之前,有个很重要的东西,那便是——吏治。

若吏治不能清明,这些举措,只会给对方更大的空子,不知道要养多少大贪巨贪。

父子俩在那说,说着就写,完了又删又改,然后第二天不知道又想到哪里的,许是彻底又给推翻了,那些写的不成样子的纸张又给扔进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 </p>

365 故国神游(26)三合一

故国神游(26)

永璜挨着两个叔叔站着呢,他比别人更不安。两个叔叔还能跑,他是皇子啊,能朝哪跑呀?最近他跟六叔熟,虽然年纪比他六叔大吧,但是他这会子特别乐意依靠他六叔。

结果他六叔不靠谱啊,看永璜,低声道:“晕!”

什么?

弘曕看着自家这个老实侄子,“晕呀!你身子不好,晕倒……你熟呀!”

啊?

永璜觉得要在这种场合晕倒,自家皇阿玛能讨厌自己一万年。讨厌自己就算了,关键是自己还有俩儿子呢!今儿这都带来了,因着孩子小,奶嬷嬷带着在一边安置,但福晋这不还在吗?就自家福晋那个样子,这边晕倒了,她那边敢尖叫信不信?搅和了皇祖母的寿宴,她回头又得把她自己个给吓死。

这个主意是真不怎么靠谱。

他微微摇头,看他六叔:为啥您不晕呢?

弘曕白眼一翻,都不知道该咋答复。

弘昼扫了这俩个不靠谱的,低声呵斥了一句:“都在这里等着。”他将手里的彩带递给老六,自己整理了衣服,直接抬步到上面去了。

钮钴禄太后看见弘昼也喜欢,只要不跟他儿子捣乱的她都特别喜欢,何况这小子这么会讨巧,谁能不喜欢?

她乐呵呵的,以为这小子又要说什么讨巧的话。结果弘昼过来确实是笑了,只这笑跟平时笑的完全不一样。带着几分勉强,她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弘昼语气却跟之前没什么不一样,“儿子去问问皇兄,儿子准备的几样特别的贺礼今儿能不能拿……”

钮钴禄太后一愣,继而笑了。弘昼向来爱出幺蛾子,之前有做生日准备了一池的锦鲤的,还有一年弄了两只眼睛颜色不一样的狸猫来……锦鲤还罢了,放在池子里扑腾去。可那猫儿一放开,满皇宫的撒野,鸡飞狗跳的。

不靠谱的人找什么借口不靠谱,在大家眼里都是合情合理的。

乾隆一见弘昼过来就头疼,“又干什么?今儿外面好些个大臣候着呢。你老实呆着去,别出幺蛾子。”

弘昼凑过去,“四哥,今儿真不是幺蛾子。”他的声音愈发低了,“今年在园子里给太后她老人家做生日,这……跟庄子离的太近了。这边的动静那边只怕都听的到的。皇阿玛一向节俭,皇额娘……也从来没过过一个千秋节。您说……咱们这么大喇喇的,回头皇阿玛会不会不愉。还有皇额娘,几个月前皇额娘生日,如今才过去多久?虽说不能公之于众吧,但这差别也太大了。您没瞧见吗?今儿除了十二叔来了,其他几位叔叔都是礼到人不到,来的都是家里的后辈……都不舒服?太医院也没说请太医的事呀。”

乾隆心里有些不喜,“额娘这般岁数……”

“皇阿玛自己……当年可曾这般兴师动众?”弘昼叹了一声,“臣弟也没说不该办。母后皇太后也说,圣母皇太后只凭生养了您,就是头功一件。怎么样的礼遇都不为过。可是,今儿这情况,是不是得有人送桌寿宴过去……把话往回的圆一圆。毕竟,一团和气比疙疙瘩瘩的好。您说呢?”

乾隆哼了一声,斜了弘昼一眼,“逝者已矣!老五,你得记住这句话。”

弘昼心里咯噔一下,这哪里是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