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修)(1 / 1)

囚龙 九方歅 361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章 (修)

  小娘子就挂在檐下,肚皮是黄色,身上暗绿带一点灰色,眼睛周围有一圈黄色的毛,翅膀上一点红缀着,嘴也是红红的。

  鸟很小,能放在手里握着。

  杨佑打开笼子,小娘子乖巧地跳到他手上,转动圆润的头颅,黑色的眼睛盯着两人。

  杨伭咯咯地笑着,手里抓着宫女给的鸟食儿,摊开来放在小娘子面前。

  小娘子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低头在杨伭的手里刨食。两人同鸟玩了很久,一直到湛芳催两人去偏殿用膳。

  杨佑问道:“为何在偏殿用膳,母后用过了吗?”

  湛芳有些嗔怪地看了杨佑一眼,湛芳是跟着他们时间最长的宫女,见证了丽妃从地位低下的美人变成了后宫六妃之一,忠心耿耿。如今她已是丽妃宫里的大宫女了,算是看着杨佑长大的老人,和他们母子感情都很深。丽妃要忙于种种事务,大多数时间是湛芳陪着两兄弟,既像姐姐又像母亲。

  她道:“殿下,你也莫和娘娘置气,娘娘也是为了你们好。”

  杨佑点头,“我没生气,我知道母妃是为我好。”

  可这种好不是他想要的。

  湛芳听他语气平稳,也知道他素来是个闲云野鹤的人,很多事情不会计较,安心了些。

  用完膳,杨伭开始眯着眼睛打哈欠,他的贴身宫女金玲道:“八殿下,明早太傅还有功课检查呢!”

  杨伭的包子脸瞬间皱成一团,噘着嘴喊哥哥。

  杨佑便问是什么课业。

  金玲说要背几篇论语,然后抄写。

  他随便挑两句问杨伭,杨伭都记得,看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杨佑便道:“你们悄悄带他去睡吧。”

  金玲抱着杨伭,有些踌躇:“那明天检查的课业呢?”

  杨佑道:“我写了。”

  两位皇子的书房是同一个,杨佑是一张大桌子,杨伭有一张小桌子,放在杨佑的桌子正对面。

  小桌上还有杨佑画的乱七八糟的字符。

  他随便捡来几张,粗粗看了一眼,便知道杨佑写字是个什么路数。

  不得不说,他们到底是兄弟,写字的韵味都有几分相像,何况平日里杨伭都是拿他的字来当字帖练。

  他很快就用杨伭的字写好了明天要交的课业,为了营造一种真实感,还特意将好几个字写错了,又伪造了几个衣袖粘上墨水擦花的痕迹。

  杨佑将纸放在杨佑的书桌上,起身洗漱就寝。

  第二日一早,杨伭就被送去尚书房,杨佑没了弟弟消遣,怀里揣着一本闲书,腰间挂着个八宝袋,里面装着湛芳给他准备的瓜子和零食,提着红嘴玉在宫里溜达。

  杨休搞了张躺椅,在御花园里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躺着睡觉。

  杨佑刚好路过,伸腿踢了下他的椅子。

  杨休将脸上罩着的大树叶拿下来,先是懵懂地看了看四周,见是杨佑目露喜色,忙拉着他的手。

  “哎哟我的五哥哥,您什么时候想起弟弟来了?”

  杨佑鄙夷地看着他,“大好的日子睡什么觉,前几日江南来了个傀儡戏班,去看看?”

  杨休抹了把脸,叹道:“我昨天因为问策没答好,才被我娘训了一顿,就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歇会,可别拉着我去凑热闹。”

  杨佑安慰地在他头上摸了摸。

  杨休眯着眼睛仰头看着他:“我娘都说我了,丽妃娘娘回去有没有说你?”

  杨佑专心致志地逗鸟:“说我什么?”

  “有没有说你问策不专心,糊弄君上之类的。”

  杨佑翻了个白眼,“我学什么不都是那样吗?宫里谁不知道,我娘都习惯了。”

  杨休关心地道:“我说五哥,您就不能好好学点东西吗?天天遛鸟看话本,你不闲的慌?”

  杨佑看着他,温和地笑,他的眼睛是纯粹的黑,常年有些湿润,看人的时候令人心神荡漾。阳光照进他的眼底,留下温热的痕迹,“一个闲散王爷,会那么多干嘛?”

  “你!”杨休真是想打他一拳,“丽妃娘娘正是得宠的时候,你不趁着机会在陛下面前好好经营,天天就想着出去玩。你就没有什么志向吗?”

  “有啊,”杨佑蹲在他身边,把鸟笼放在地上。

  “你说我写一本书,记一记我养鸟抓蛐蛐的经历,会不会受到万人追捧,然后青史留名啊?”

  杨休怒了,“你难道就不想那个?”

  “哪个?”

  杨休伸出手指,指了指天上,“那个。”

  “没本事啊,我不想。你想吗?”杨佑蹲在地上开始刨土,“你若是想,我还可以帮帮你。不过我呢,只想过清闲日子。”

  “苟富贵,勿相忘啊!”他对着杨休做了个鬼脸。

  杨休也不再劝他了,摘了张大树叶放到脸上准备睡觉,但是红嘴玉的叫声依然回响在耳边。

  杨佑身上的熏香环绕着他,杨佑用的是宫里最常见的沉香,可杨休却觉得他身上的味道和别人不一样。

  杨佑在他身边,他总是心神不宁,总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他身上。

  大皇子成了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封了京内王,没有封地只有名分,留在京城。四皇子被封了广武王,早几年就去了西北。只剩下五六七三个皇子,今年也到了封王的年龄,天底下都在看着他们。

  七皇子杨伦为了获得皇上的宠爱,不惜把自己的表哥送给皇帝当男宠,但也没泛起什么水花。

  自己的母亲陈美人无名无分,在宫中也没有势力,诸位贵妃之间早就拉好了战线,他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和丽妃、杨佑打好关系。

  杨佑每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玩闹,也不会参与到争斗中来,一个人在宫里过得居然像个隐士。

  自己就不一样了,除了要和杨佑把关系搞好,还要殚精竭虑地在宫里谋划,如何拉拢宫人,如何在几位皇兄之间求得平衡。

  杨佑相信只要自己离开皇宫,就可以躲过夺嫡带来的祸端,一心想着去外面当王爷。

  杨休不那么认为。

  秦始皇死后,扶苏和胡亥争位,其他皇子并没有参与其中,可胡亥登基后照样把自己的兄弟杀得干干净净。

  不说远的,就是他们的父皇,登基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甚至在朝中还有柔善的名声。

  父皇登基之后,杀了三位外封的皇叔,在软禁中逼死了前太子,流放了自己剩下的兄弟。

  只要他们是皇子,就会有被卷入政治斗争的危险。

  杨休知道,自己登上帝位的机会十分渺茫,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谋划。

  先要和所有的皇子保持良好的关系,然后在局势复杂的时候站好队。

  最好能获得一些权力,让自己成为一枚有用的筹码。

  这样才不会在夺嫡的斗争中成为任人宰割的绵羊。

  其实他不喜欢杨佑这样的人。

  杨佑没什么诉求,他虽然有着令人惊异的样貌,有着心机非凡的母亲,恰好又有着皇帝的宠爱,可是他不争不抢,不言不语。

  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要。

  丽妃恨铁不成钢,他又何尝不是呢?

  他和杨佑关系最好,也知道杨佑心地善良,只要杨佑当上了皇帝,杨休的安全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甚至还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可是杨佑不愿意。

  杨休有时候会想,如果丽妃是自己的母亲,他定然不会在宫里混成杨佑这个样子。

  矛盾的是,在这宫里,他最喜欢的人也是杨佑。

  杨佑活得快活,活得自由,心思也干净。

  是杨休想活成的样子。

  杨佑拿着根树枝在地上扣了半天,挖出个白白胖胖的虫,缓慢地蠕动着身躯。

  杨休看着就有些反胃。

  杨佑把虫子挑到小娘子的食盒里,呶呶嘴:“小娘子,快吃这个大虫子。”

  小娘子叽叽喳喳地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就是不肯看食盒一眼。

  杨佑用树枝敲着陶瓷食盒的边,嘴上不停地说着,“看这里看这里……小娘子最乖了。”

  杨佑念叨了半天,开始叽叽喳喳地学着鸟叫。

  杨休忍无可忍,把头上的树叶摘下来一把丢在杨佑脸上,“杨佑你有病?快滚快滚,我要睡觉。”

  杨佑拍拍他的肩,知道杨休认识各宫的宫人,消息通达,便问道:“咱们其他几位兄弟今天去哪里了?宫里没人吧。”

  杨休看着他的眼睛说:“二皇兄在睢园举办盛会,很多文人雅士都去参加了,连文魁杜青莲和少年天才成伯玉都去了,皇子们也去凑热闹了。没人,你自己随便瞎逛。”

  杨佑点点头,将他按回椅子上躺着,“你继续睡,我在宫里逛逛。”

  他一说走,杨休又觉得自己睡不着了。

  他看着杨佑提着鸟笼,吹着不知名的小曲,晃晃悠悠地走,心里不知是羡慕还是怅惘。

  杨佑知道皇子们都不在宫里,这样大好的时间,皇帝一定在和男宠们厮混,后妃们忙着拉帮结派,自己反而是宫中最自由的人。

  他算算时间,有段日子没去看看敖宸了。

  敖宸的林子似乎有什么玄机,只有他能发现,别人都看不到,他不想暴露林子的存在,专门挑人少的时间,偷偷去敖宸的地方待上一会。十一岁最后一次见面后,杨佑再也没见过敖宸。

  然而那片神秘的树林和湖都没有消失,他相信敖宸还在守护着国家。

  虽然不知道敖宸为什么失踪,但他相信敖宸总有一天会回来。

  杨佑将小娘子的笼子挂在树上,自己从无人的地方进入了林子。

  这片林子占地极大,在宫中各地皆有入口,这几年他经常在树林中玩耍,已经能够在树林中找到方向。

  杨佑没有去湖边,而是去了敖宸的神庙。

  三四年间,他从十一岁的孩童变成了十五岁的少年,凭借个人的力量将神庙收拾一新。原来残破的神庙终于像了点样,蛛网和灰尘都不见了,神像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露出龙神原身威仪的模样。

  杨佑还搬来几张桌子,甚至连躺椅都搬来了,放在神庙的屋檐下。

  台阶上的青苔被扫除,漏雨的屋顶早就补好。

  他将桌子搬到躺椅旁边,拿出八宝袋,摊在桌上,随性地躺在躺椅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看书。

  蓝色的封皮上,写着“浣花鸣冤录”几个字。这是宫女给他买的话本,据说是写一个叫浣花的女子的故事。

  这个浣花的县令老爹被贪官污吏杀死,家破人亡。于是她奋发图强,上天山学习剑法,励志亲手杀掉杀父仇人,等到学成下山之后,她遇到了一位风流倜傥的王爷,一个神秘莫测的侠客,还有一位文质彬彬的世家公子。她在四人的感情旋涡中苦苦挣扎,最后在三个男人的帮助下杀掉自己的杀父仇人。

  一般说来,故事到这里应该有一个完满的大结局。

  无论和哪一个人在一起,都能够使读者得到一种好人好报的心理慰藉。

  可是,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浣花杀了仇人之后,就自杀了!

  自!杀!了!

  虽然她复了仇,成为了天下闻名的侠女,可是自己的双手却染上了鲜血。

  即使仇人罪该万死,她还是杀了人。

  仇人的孩子也走上了和浣花同样的道路,流落江湖,一心报仇。

  迟到的正义,似乎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不,最后浣花明白了,她以个人的名义肆意处置他人的生命。

  她早已失去了正义的立场。

  杨佑和宫女们一样,都觉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话本作者的深深欺骗。

  可再一想,又觉得这个话本背后的含义有些意思。

  杨佑很喜欢在夏天的时候到敖宸的地方来坐坐,骊都的夏天十分炎热,可是敖宸的地盘似乎是受他力量的影响,清凉舒爽,风中有时会带来湖中的水汽,或许能闻到一点点海洋的味道。

  他在神庙的四角上挂上了风铃,偶尔有一两声传进耳朵。

  看着看着,手中的书就滑到了地上。

  躺椅随着风轻轻地摇晃,杨佑闭着眼睛,神思进入一种安逸的放松状态,宁静地睡了。

  在朦朦胧胧间,他好像听到了低低的絮语。

  脸上是冰凉的水汽,湿润的海藻缠绕着,将他拉入海底。

  他猛地睁开眼睛,手往下摸,想把书捡起来,没有找到料想中的书页,却摸到了另一只冰凉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