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幸福的烦恼(1 / 1)

好莱坞往事 幸亏没去 8667 汉字|109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七十章 幸福的烦恼

在罗兰穿越之时,斯皮尔伯格依旧是影史上唯一一位总票房过百亿的导演。

排在他下面的,便是拍了《美队2、3》、《复联3、4》的罗素兄弟。

纵观整个导演票房累计榜单,除了那极其显眼的犹太帮三名导演外,最吸人眼球的,不是罗素兄弟和大卫-耶茨这样的IP推手,也不是好莱坞鼎鼎有名的接盘侠朗-霍华德,而是斯皮尔伯格名头之后,那遥遥领先的二十七部。

和罗素兄弟六部电影六十七点九八亿的票房成绩相比,斯皮尔伯格二十七部一百零一点二三亿的成绩,怎么样都不好看,有的人甚至觉得,他是以数量取胜的。

当然了,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压根就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有一点,却是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事实。

和卡车司机那种花了四十年只拍了九部电影的家伙相比,斯皮尔伯格,真的是业内劳模。

“如果不是詹姆斯问索尼借了八个摄影棚,《铁钩船长》其实早就能拍了。”

“罗伯特、克里斯他们应该和你说过吧?”

“如果整部电影全都在棚内拍摄,摄影棚越多,就能拍的越快。”

“让所有的工人集中在一个场地里布景,等他们布好之后,我们就能直接开拍,而在我们拍摄的时候,他们又能继续去建造下一个,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按顺序拍上一遍,最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把剧本内容全部拍完。”

“当然了,这么拍的确省时省力,但却会占用不少地方。”

“因为只有等到电影后期制作之时,才会知道是否需要补拍。”

“只有确定不用补拍后,我们才会把布景拆掉。”

“就像你那个大卫叔叔为了保证《小鬼当家》能够按时补拍,至今没有将拍摄区的房子卖出去一样,在詹姆斯拍戏的时候,我们总不能悄悄地摸过去把他的摄影棚给拆了吧?”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他就不是和你在片场玩真人PK了,而是撸起袖子来揍我了。”

斯皮尔伯格是一个非常精分的家伙,严肃起来时,他能拍《辛德勒名单》、《华盛顿邮报》,搞怪起来时,他能拍《侏罗纪公园》、《头号玩家》,严厉要求时,他能把哈里森-福特怼的说不话,和孩子沟通时,就没有一次能起争执的。

别人眼里,那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风格,在他手上,可以肆意切换。

正因如此,同时展开数个项目,对于他而言,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铁钩船长》那边暂时没法开机?

没关系啊!

我们就先捣鼓下一个项目《侏罗纪公园》咯!

等《铁钩船长》那边布完景能开机了,我这边《侏罗纪公园》也选址完毕,开始布景了。

而《铁钩船长》那边拍完了,不就直接能掉过头去,拍《侏罗纪公园》了吗?

如同加耐蒂之前所想的一样,斯皮尔伯格是真的忙。

好莱坞工业产业链上的流水操作,被他用的是淋漓尽致。

而等他模仿出卡车司机的愤怒动作,面带微笑的冲着罗兰述说清楚其中境况时,罗兰的脑袋里,只有‘Fuck’一词。

他觉得,如果隔壁的卡车司机能有对方这么勤奋,那——

《阿凡达》,怕是都能拍到十了。

当然了,斯皮尔伯格拍不拍《侏罗纪公园》,和罗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前世的他在做《侏罗纪公园》的解说视频时,可是对里面两个小孩的反应,记忆犹新。

虽然捣鼓出侏罗纪公园的哈蒙德博士的孙子孙女在影片中占据了不少戏份,但他们两个,更多的时候,只是剧情推进器而已——

什么熊孩子的设定啊、什么鬼畜一般的尖叫啊、什么歇斯底般的逃跑啊,那种为了推动剧情,而做出来的傻哔行为,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尤其是姐姐那一幕经典的果冻发抖……

那种做作的表演一直都是影迷观众吐槽的对象。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斯皮尔伯格在那两个孩童上的塑造有问题。

而是这两个角色的风格和罗兰现在展现出来的一切,并不相符。

正在热映的《小鬼当家》里,凯文-麦卡利斯特是一个机灵鬼,马上封镜的《终结者2》里,约翰-康纳是一个渴望父爱的勇敢孩童,而在连续出演了这两个人设相近的角色后,罗兰若是再去演熊孩子,那败坏的,可就是自己的口碑了……

不要说什么——

‘演员就是要塑造好每一个角色,如果连这些事情都办不到,那你还演个屁的戏啊!’

事实上,塑造好每一个角色,那是对大人而言的。

童星所演绎的角色风格,必须稳定。

因为童星的观影受众面非常的窄,喜欢童星的第一梯队便是同龄人,第二梯队才是那些想要向孩子灌输真善美的大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遇到银幕上那种反派角色,那大人绝对会向自己的孩子灌输,银幕角色上的不可取之处。

说得难听一点,如果孩童不演那种伟光正的角色。

那恭喜你,你这是在作死,你就是各个家庭所抵触的反派典型。

说得在难听一点,如果像罗兰这种已经演了伟光正角色的家伙再去触碰那些愚蠢角色。

那就是在和自己的钱途,过不去。

就如同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德-戴尔在《明星》中所说的那样:明星文化的核心诉求就是贩卖梦想。

这是所有影视剧从业人员都无法绕过去的坎。

只有大家先喜欢你,你才有转型的可能。

那些超一线大咖,就没有一个能直接越过这条线的。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是万人迷,汤姆-克鲁斯就是奶油小生出道,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知道被多少人喊成老公,就连汤姆-汉克斯出道的时候也是爱情片男主……这些家伙越过线了就能触摸奖杯,而即便越不过线……

也没人傻哔的在自己刚刚成名之时,就掉过头去自毁形象。

转型那种事情,成年以后再说,至少现在,罗兰觉得自己,没必要去强求《侏罗纪公园》。

更何况,从童星这个职业出现至今,也没有评论家、媒体会攻击他们的荣誉问题。

商业流量也好,实力派演员也罢,这些定调子的行为,绝对不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身上。

就像前世原版的《侏罗纪公园》一样,即便里面的小女孩表现的在为愚蠢,那也就只是观众影迷在吐槽辱骂,至于主流媒体呢?他们仿佛瞎了一般,对此视而不见,因为熊孩子代表的是纯真和善良,谁要是‘虚伪’的反驳,那就是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

即便——

他们真的,被观众,骂的很惨。

而观众,则是演员存活的基础。

在罗兰看来,就算是去拍《小鬼当家2》,这个商业模式下的成功续集,也不会去拍《侏罗纪公园》,因为他不想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观众缘,拱手让出。

没办法,这就是罗兰现在所面临的幸福烦恼。

如果说,一年之前,他还在为如何入圈头疼脑涨,那现在的他,就得为继续保持而深思熟虑了,不过好在,身旁大腿够多,他不用在有限的选择里,厮杀半天。

若是在这么豪华的人脉圈面前,他依旧无法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本子,那——

他完全可以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至于——让斯皮尔伯格为自己改剧本?

这不就相当于是王雪琴去找傅文佩——活该被骂吗?

现在的斯皮尔伯格能以卡车司机的喜好来和自己打趣,并且绝口不提和罗兰有关系的罗伯特-泽米基斯,他就已经很高兴了,想要让对方改变想法?难如登天!

当然了,和以上这些内容相比,最令罗兰兴奋的是,斯皮尔伯格还记得自己的喜好。

当穿戴整齐的家伙看着满脸期盼的罗兰时,那种跨越时间的触碰,令斯皮尔伯格轻笑了起来——‘太像了,当年的罗伯特也是这样看着我,希望我能帮他拉扯《回到未来》的。’

“既然遇上了,那我们就一起进去?”

“你们的目的地是哈基普雾山谷?我们也一样。”

斯皮尔伯格双手轻拍,戴上手套的同时,也向那已经租车成功的七个人发出了邀请。

罗兰的好学,他可是知道的。

平日里罗兰需要拍戏,他自然不会为了徒弟泽米基斯,强行把罗兰拉过来,但现在嘛,既然都已经撞上了,那就一起进去看看好了,正好,他也能在近距离寻找实景的同时,看看泽米基斯那个家伙,到底背着他,教了多少东西出去。

面对斯皮尔伯格的邀请,罗兰要是拒绝了那才是傻子。

至于奥尔森夫妇?

当罗兰扭头看向他们时,早在平安夜就已经和他达成共识的大卫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

而一心想要培养奥尔森姐妹的加耐蒂,就更不会跳出来制止了。

不仅如此,她甚至比罗兰还要积极。

看着那抱着伊丽莎白,上去和凯瑟琳-肯尼迪聊天的加耐蒂阿姨——

罗兰无奈的笑了一下。

而在瞧见妻子的举动后,大卫更是轻拍了一下罗兰的肩膀,低声道:“习惯就好了。”

是啊,习惯就好了……

如果不是因为大卫特意和自己提过,罗兰也不会特别在意加耐蒂的做法。

更何况,就连他自己,现在也秉承着裙带关系更好用的原则。

或许是因为凯瑟琳-肯尼迪的母亲就是一名话剧演员,和加耐蒂的职业,有那么一丁点的靠边,又或许是小时候的伊丽莎白长得太过可爱,萌萌哒的模样让对方母爱泛滥,总之,当她们两个凑在一起搭伙时,那话题的跳脱程度,直接就弄得罗兰是一脸懵哔。

从电影,聊到了戏剧,从好莱坞,聊到了百老汇,从时装首饰,聊到了家庭孩子,从日常琐碎,聊到了学校老师……那天南海北皆能扯的能力,真的是让罗兰刮目相看。

而奥尔森姐妹呢?

这对阿美利加的小女儿,也被随行之人不断逗弄。

前世的她们能远渡重洋,登上各大英语教材的阅读理解,便能证明,两人的人气,不是盖的,而现在嘛,即便大伙分列数车,但依旧有司机控制车速,试图引起她们的注意。

而两个小家伙那呆萌的眼神和表情,便是那些家伙,最喜欢瞧见的东西。

带孩子的大卫,更是引导着她们,不断张望。

和老妈、三名妹妹、自己的老爹相比,詹姆斯,或许是所有人当中,待遇最差的那一个。

在加耐蒂带着伊丽莎白和凯瑟琳闲聊时,在大卫抱着阿什莉和玛丽,与身旁车辆上的叔叔们捉迷藏时,詹姆斯只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坐在那儿,静静地看他们表演。

什么,你问罗兰?

罗兰当然不可能和他在一起!

从一开始选车时,罗兰就非常诚恳、主动、敏捷、轻快的爬上了斯皮尔伯格的车……

虽然左手边的那辆车上聊得正欢,右手边的那辆车上有卖萌天使和死亡之眼,但罗兰压根就不怵,自打上车之后,他便没再去管同行的其他人,因为斯皮尔伯格手旁的那些分镜原稿,就直接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让他,挪不开眼。

“导演,你的画工可比克里斯导演要好多了。”

罗兰非常‘自然’的拿起分镜头脚本,满是好奇的翻阅了起来。

“是吗?那和詹姆斯比呢?”没有在意罗兰主动挑起的话题,斯皮尔伯格直接反问。

“不好比,因为詹姆斯那可是写实画风,而你的,更像是漫画。”

“这只恐龙真的有DC、漫威的感觉,而詹姆斯嘛,他画的可就是实打实的机械了。”

一本正经的回答引起了斯皮尔伯格的兴趣,在打量沿途风景的同时,他也随意的问道:“嗯?你也懂画画?可在平时生活里,并没有体现出来嘛。”

罗兰懂画画?

不懂。

但是他会画。

之前,在时间循环之中,罗兰光是对着年幼的伊丽莎白,就用掉了三千多张纸,在这种勤学苦练面前,即便他的基本功并不扎实,但临摹个风景,画个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至少,他不会和《底特律:我欲为人》中的马库斯那样,出现提笔空白的情况。

而对于斯皮尔伯格而言,罗兰会不会画画,才是他感兴趣的点。

因为他们圈子里的家伙,就没有一个不是从画画先入手的。

黑泽明曾经说过:“如果你真能把它们在纸上画下来,就说明你已经对各部分的具体安排都考虑清楚了。草图为的是告诉工作人员‘大体是这样的感觉’。”

而身为黑泽明死忠粉的斯皮尔伯格,自然也把这句话,奉为真理。

电影是一个产业,单纯的一个导演,不可能独自挑起整部影片。

好的分镜,能够更加系统与清晰的将导演的想法展现在所有工作人员面前。

那些大导演,就没一个不会画画的,蒂姆-伯顿本来就是迪士尼的动画师,徐老怪的主业就是画漫画的,卡车司机甚至开过画展,希区柯克直接就是美术出生……

而当年,斯皮尔伯格这个最喜欢拍科幻题材的导演之所以没有拿走《回到未来》那个项目,完全就是因为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分镜稿,画的太漂亮了!

如果没有那每一帧都能对照的分镜稿,斯皮尔伯格也没法靠嘴,说动环球影业,砸给泽米基斯将近两千万!

所以,当他察觉,身旁这孩子有可能会画画时,那种考教的心思,顿时升起。

“我这里有纸笔,画一个给我看看?”

“你想画什么都行。”

“人像,风景,机械,怪物……”

“我们这一路上可能有点晃,所以,画你最拿手的吧……”

072记忆里不曾有过的电影片段

在斯皮尔伯格看来,画画是犹太帮人人都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甭管你画的好不好看,只要脑海之中的意境,能够通过分镜稿的线条展现,那就够了。

但对于罗兰而言,这其实更像是一个考验。

虽然他知道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究竟有多么的喜爱画画,但可惜,在之前的时间循环里,他并没有从泽米基斯那儿学到任何与绘画有关的内容。

泽米基斯只教过他一些演戏技巧和一套运镜拍摄手法,以及用何种方式,来寻找那飘忽不定的剧本角色,至于其它方面……他一概不知。

没办法,这就是时间循环的弊端。

因为没有留存记忆,罗兰每一次和对方套近乎时,对方总是第一次认识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淘到多少知识,那可是全看天命。

不过,即便如此,在接过斯皮尔伯格递来的纸笔后,眼睛直溜转的罗兰,也还是想到了其他要素:既然临摹风景,画个东西没有问题,距离创造还早得很,那他为啥不捡手边的材料直接用?斯皮尔伯格的分镜头脚本上可是有霸王龙的原型,在这种情况下,我先临摹一只拥有血盆大口,肆意咆哮的霸王龙,然后在画个最熟悉的蜘蛛侠站在它的对面,不就完了吗?

霸王龙直面咆哮,蜘蛛侠躬身背对观众,做出一副战斗姿态,这种画面,太简单了啊!

想到就做,奋笔疾书。

然而,等罗兰画了几笔框架之后,他便觉得这个画面有些不对劲。

当然了,画面的构造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若是将其变成镜头,那问题可就大发了。

他脑海中的图像,是一个远景镜头,而这种画面若是用于影视拍摄,虽然能够体现霸王龙的强大,但却相对弱化了蜘蛛侠这个超级英雄,从最直观的视觉角度来说,观众看了这个画面以后,便会觉得蜘蛛侠天生矮了一截,而这对于想要营造出势均力敌感觉的罗兰而言,就是个废镜头,所以——在咬了下笔杆子后,罗兰改了。

他把远景改成了小全景,蜘蛛侠顶天立地,而远方的霸王龙虽然张牙舞爪,凶狠无比,但那只有半截身子入境的画面感直接就把双方的体型差距,重新拉回至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了,虽然霸王龙躯体被弱化了,但消失在镜头外的半截身子,依旧能够给观众留有想象余地,而和它对位的蜘蛛侠,也没有因为对方体型太过庞大,而被镜头缩成一个小孩。

虽然斯皮尔伯格让他画画,并不设题材,但罗兰觉得自己若是抛却了镜头语言,那不就是在浪费表现机会吗?

而随着他的更改,一直盯着画纸的斯皮尔伯格,自然瞧清了他的思路。

当罗兰想要画出一个远景时,单手托腮,跟着车辆摇摇晃摇的斯皮尔伯格扬起了眉头,而等罗兰擦掉画痕,改成小全景后,满意的笑容,攀附于脸。

“不错,虽然你画的没有詹姆斯那么写实,也没有罗伯特(泽米基斯)那么精细,但你的风格,还真和我这《侏罗纪公园》的漫画风挺像……”

“不过你的比例有些问题,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不会把霸王龙的半截身子全画出来。”

“一个脑袋加上脊背就够了,你所要展现的,是霸王龙的嘶吼与血腥大口,在这种情况下,纳入它的半个身子不就是挤占了嘶吼的画面空间吗?”

“探头咆哮,用它的脑袋特写挡住身躯,用视觉死角掩盖身体细节,而蜘蛛侠这边嘛,你这战斗姿态和那些画漫画的也没区别啊,是直接抄漫威分镜的吧?”

当斯皮尔伯格拿着罗兰的作品,笑眯眯的评头论足时,坐在一旁的罗兰,倒是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导演,看破不说破(Don“t mention it even if you see through it)好吗?我以前都是临摹实物的,这是我第一次画这种东西,当然是有什么用什么咯……”

“哈哈,说的没错,有什么用什么……”

虽然罗兰的话语中充满了抄袭的歧异,但斯皮尔伯格并不在意。

因为娱乐圈中,相互借鉴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且不说主动抄袭,光是被动撞上的事情,就有不少。

要知道,当年斯皮尔伯格在拍《大白鲨》的时候,还有人说他的鲨鱼造型是抄袭的呢!

而罗兰现在正在拍摄的《终结者2》,也遭遇过同样的事情。

在捣鼓第一部时,卡梅隆直接被科幻作家哈兰-埃里森告上了法庭,对方指控卡车司机剽窃了他为一九六三年的电视剧《外星界限》(《The Outer Limits》)编写的剧本,而片中的‘天网’,更是出自于埃里森的短篇小说《无声狂啸》(《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

虽然最后达成了庭外和解,并且在《终结者2》中,卡梅隆还准备加上鸣谢对方的字幕。

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那就只有当事人才知晓了……

不仅如此,歌词那边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霉霉被肖恩-霍尔、内森-巴特勒联合起诉的事情,光是官司,就打了三年。

至今,依旧在扯皮。

当然了,甭管是主动借鉴还是被动碰瓷,只要不和那个‘愿大风刮过,吹散十里桃花’的家伙一样,又或者说是为了保全自己,将東野圭吾贬低成三流小说家的家伙一样,那就没什么问题,毕竟人物动作和造型这些东西,局限性太大了。

甭管是谁,甭管他们有多么牛逼,能够做出的动作,也就那么一点。

如果连动作相似都算抄袭,那动作片这碗饭,怕是都没法吃了。

当然,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

造型那种东西,抄谁都行,就是不能抄迪士尼。

免得麻烦。

“原来你喜欢蜘蛛侠?”

笑过之后,将画纸夹在分镜本中的同时,斯皮尔伯格也对罗兰的选择,产生了好奇。

“蜘蛛侠?还行吧……”

面对他的询问,前世阅片无数的罗兰自然地扭过头,朝着詹姆斯所在的车辆望去,“主要还是那个家伙喜欢。”

虽然罗兰完全可以说是自己喜欢漫威,但和这些土生土长的原住民相比,他还真没有看过多少漫画。

与其被斯皮尔伯格捣腾的一问三不知,还不如直接把锅,扣在詹姆斯的脑袋上。

顺着罗兰的目光望去,当斯皮尔伯格瞧见詹姆斯那吃人眼神时,这个拥有孩子的家伙直接就想起了家里那个五岁大的长子麦克斯。

每当他长期外出,间隔数月才与孩子见面时,那家伙便会用这种抱怨的眼神盯着自己,想要向其展现自己的幽怨。

不过,和家里的儿子不一样,在发现斯皮尔伯格朝自己投来好奇的目光后,那个本想化身成为镭射眼,在罗兰的脑袋上戳出N个洞的詹姆斯连忙挤出一幅人畜无害的笑容。

而那种尴尬变脸的模样,也令这个大导演瞧出了他和罗兰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好。

“看来叫詹姆斯的家伙都喜欢蜘蛛侠。”

斯皮尔伯格打趣道。

“不,你要是去我们家的话,你就会发现,詹姆斯的书房里,堆满了DC和漫威的漫画。”

罗兰摇了摇头,向对方阐述了一个事实。

“是嘛?同时喜欢两家公司的作品?这种情况可是鲜少遇见。”

斯皮尔伯格愣了一下,旋即露出了意外的笑容。

而在他惊讶的同时,罗兰也点着脑袋,继续肯定道:“没错,有的时候我都在好奇,若是遇见阵营粉,詹姆斯应该怎么办。”

听他这么一说,斯皮尔伯格的脸上,倒是露出了坏笑,“这个简单,戴上蜘蛛侠的头套,穿上超人的内裤就行了,这样一来,即便有人把他当成艺术狂热者,也不会拍到他的脸。”

得……

斯皮尔伯格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又或者说,在自己人面前,他没必要表现的那么死板。

作为一个能够接受克里斯-哥伦布剧本,捣鼓出《小魔怪》那种恐怖喜剧的家伙,他身上的童趣,远比罗兰多多了,而在发现对方脑洞大开后,双方交流起来,就更轻松了。

从阵营粉围殴叛徒这个话题开始,罗兰一边说一边画。

在他的操盘下,一张又一张的简笔囧图跃然纸上。

如果只有这些,那也就算了。

当斯皮尔伯格向他提出,若是詹姆斯那个小胖墩跑不过阵营粉,即将挨揍,应该怎么办时,罗兰更是大笔一挥,直接就画出了皮皮虾我们走。

罗兰的绘画天赋,那可比唱歌要好多了。

但即便如此,那灵魂画手一般的草图,依旧看的是斯皮尔伯格大笑连连。

什么细节,什么关节,这些全都没有。

罗兰所画的草图,那就真的只有一个模子,至于内里标记?

全都用胡乱的曲线线条,直接填充。

或许是因为罗兰画的太好,但又更像是看过涂鸦之后的心情放松。

在抵达目的地后,他还送给了罗兰一句话。

“你这草图画功若是被弗朗西斯瞧见,那他绝对会开心至极。”

“因为……”

“终于有人和他一样画的如此随性了。”

虽然斯皮尔伯格没有解释话语中的含义,但罗兰明白对方的意思。

前世的他,看过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极简画风分镜稿,就算科波拉的画风没有Jiang Wen那么潦草,但和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相比,想要看懂主次,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

那真的是一团乱麻。

当然了,斯皮尔伯格这么说,主要是为了吐槽老大哥。

至于贬低罗兰?

说他的画和科波拉的境界一样,这难道不是抬举他吗?

或许是因为罗伯特-泽米基斯的缘故,但又更像是喜欢孩童,随着一路的畅聊,罗兰也发现了,身前这家伙,并没有自己想象当中那么难搞。

既然对方并没有涉足罗兰话题禁区的意思,询问他是如何与泽米基斯勾搭上的,那罗兰的胆子,就更大了。

现在的他,可是敢抢卡车司机导演椅的家伙,在此情形之下,捧着对方画好的分镜稿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往山谷里钻,难道不是一件符合常理的事情嘛?

至于詹姆斯那边?

你就老老实实的跟着爸爸妈妈和三只妹妹玩吧!

没办法,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的痛苦。

就像文艺商业无法两开花一样,家庭和事业,也很难同时兼顾。

当然了,如果这句话给八年后的卡车司机听见,那他绝对会打爆罗兰的狗头。

会不会说话呢?什么叫做文艺商业无法两开花?

老子的票房记录和奥斯卡是白拿的?

你个小兔崽子瞧见自己的亲大腿就把老子教你的情分忘记的一干二净?

谢罪吧你!

斯皮尔伯格他们说是来考察实景,但实际上,各个取景地,都已经被敲定的差不多了,他和凯瑟琳这回过来,主要就是来做出最终决议的。

如果这里的景色和分镜头脚本上的画面差距不大的话,那从《铁钩船长》那边退下来的布景师,就可以打个飞的,来此入驻了。

所以,即便罗兰打着学习的旗号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在哈基普雾山谷里绕了一圈,但更多的时候,也只是观看美景罢了。

因为所有的建筑全都被斯皮尔伯格给画出来了,那些工人只需要按照图纸施工,造出拍摄背景即可,至于其他……

他们不会管,也没权管。

正因如此,只花了大概一天的功夫,罗兰就跟着大腿,跑完了所有场地。

不过,在跑的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斯皮尔伯格的稿子,怎么好像没画完呢?

而且,这分镜稿上的不少画面,和他记忆里的电影内容,不一样啊!

就比如说,电影当中破蛋而出的伶盗龙(迅猛龙-Velociraptor),在斯皮尔伯格的分镜稿上根本就不存在!若是非要找寻一幅相似画面,那三角龙破壳而出的图像,则能完美契合。

再比如说,电影当中,那只有在黑夜才会出现的霸王龙,在斯皮尔伯格现在的分镜本上,那可是通篇的白天视角,不仅如此,影片当中的蠢哔小孩,还骑着三角龙,躲避了那头霸王龙的追杀!

还比如说,在斯皮尔伯格的分镜稿上,最终的大战并不是什么伶盗龙,而是霸王龙单挑三角龙,虽然三角龙最终落败,但那手绘而出的打斗场面,真的是……

帅呆了。

…………

握草!

当罗兰瞧见这一幕幕和记忆中的电影画面完全不符的分镜头时,他——

只想骂街。

三角龙和霸王龙单挑的帅哔画面,前世的原版电影里可是一点都没有体现啊!

尤其是那小孩骑着三角龙躲避霸王龙追杀的画面,原版电影里,更是完全没有啊!

罗兰确定自己没有记错。

因为只要是认真看过这部电影的家伙,就绝对不会忘记里面小孩的蠢哔模样。

难道……

他现在看的,是整部电影的原始初稿?

嘶……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特码的乐子可就大发了!

在好莱坞,剧本可是整个电影工业流程里,变动最多的那一环,除了去年拍的《小鬼当家》外,罗兰接手的《终结者2》拍摄剧情里,也有很多镜头,和原版内容无关。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理解的事情,因为《小鬼当家》属于制片方和导演达成的最终稿,而在这种情况下,陆续加入的演员又全都是导演那边的人,所以想要让剧本发生改动,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和《小鬼当家》不同的是,《终结者2》完全就是卡梅隆的独角戏,他想怎么拍,他需要多少镜头,这些都是他在说的算,再加上他自己会剪辑,所以剧情方面的改动,谁都拦不住,而斯皮尔伯格也是一样,在电影上映之前,没人知道,这些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家伙,会给大家带来何种作品,他们的想法随时都在变,并且,谁都无法左右。

至于……

请剧本医生诊断剧本?

握草,就算投资方想请剧本医生,也没人敢来诊斯皮尔伯格的本子啊!

这种生意没人会接的,也没人敢接。

如此情形之下,电影初稿和最终版本出现巨大差异的可能性,只有一种:那就是斯皮尔伯格自己放弃了三角龙的构想,放弃了两只恐龙的大战,放弃了那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转而选择了体型更加轻巧,动作更加敏捷的伶盗龙。

他为什么会放弃?

罗兰也不知道啊!

问?

这本子上还没有伶盗龙呢,他到哪里去问啊!

即便罗兰发现了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也只能悄咪咪的放在心上。

不过,虽然没法立即知晓斯皮尔伯格的心路历程,但——

他可以问对方,小孩骑龙的帅哔画面到底该怎么拍啊!

“这个画面?”正在考察实景的斯皮尔伯格扫了一眼罗兰手中的分镜稿,旋即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巨大的三角龙模型,到时候就用模型拍。”

“这个是斯坦-温斯顿负责的,你应该知道他吧?T-800和T-1000,就是他操刀完成的。”

斯皮尔伯格的回复令罗兰挠起了头,虽然他对整部影片印象深刻,但那也只是局限于两个蠢哔小孩,以及一只威武雄壮的霸王龙而已,至于三角龙是否曾出现过……

他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不过,他依稀记得。

前世为了做视频,而翻找的《侏罗纪公园》资料中,好像就有对方和三角龙的合影?

“该死的,要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就好了……”

罗兰拍了拍脑门,有些懊恼的跺了跺脚。

虽然他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不想去演绎那些蠢哔孩童,但——

在斯皮尔伯格画的对战分镜中,三角龙驮着小孩与霸王龙周旋的画面,是——

真特码滴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