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二十来岁的人带着一个七岁的孩子,有什么说的呢?
没什么可聊的,因为年纪相差太大,但是又不能不聊天。
赵海只好问赵仁河都在读什么书啊?
“海大哥哥,我都还没去学堂呢。”赵仁河一脸黑线,坐在车里也放松了下来,靠在了赵海的身边:“咱们堂兄弟不用客气,九殿下也跟我差不多大,我们这个年纪啊,我姨娘都说是招猫逗鸟、人嫌狗厌的年纪,嘿嘿嘿,最是淘气的时候,我在我那院子里还会爬树呢!”
“那可不好。”赵海一听就皱眉了:“你还小,身子骨都没长硬呢,爬树干什么?万一摔下来怎么办?以后不许爬了,就在树下阴凉里玩一会儿,或者看看书也好,玩个九连环什么的……。”
果然是当大哥的,赵海很有一股子邻家大哥哥的味道。
一直到东客院,堂兄弟俩已经很有模有样的了。
九殿下果然是召见赵河来玩耍的,他们俩要下斗兽棋。
“在宫里的时候,双陆棋也玩的过,就是没玩过斗兽棋。”九殿下明显对这个斗兽棋更感兴趣。
“我带了我大堂兄,海大哥哥过来,请他给我们当判官,不然万一我们俩抹棋盘可怎么办?”赵仁河拉着赵海的衣袖:“海大哥哥为人最是公正,嘿嘿嘿,刚才在车里还把我训了一顿呢。”
“训你了?”李钊看了看赵海,他记得赵海,世子赵安的长子嫡孙。
“他呀,在院子里爬树玩儿,才七岁的年纪,就算是有一群常随小厮的跟着,掉下来怎么办?他们还能接住你?给你当垫子?多危险啊,以后不许他爬树了,就在树荫下玩一玩。”赵海一边说,一边摸了摸赵仁河的头。
赵仁河仿佛赌气一样,还晃荡了一下自己的小脑袋。
“这就跟我赌气呢。”赵海万分庆幸,刚才在车上,这个最小的堂弟跟他说了爬树的事情。
“哦,我也想爬,但是母后跟田伴伴都不让,父皇还说男孩子就要有野性,额呵呵……。”李钊也是个才十岁的小孩子,他也想过爬树玩的。
“那你爬过吗?”赵仁河好奇了:“我就爬过,不过只爬过那个矮的树,我家后院高的树木没敢试。”
他也知道自己还小,好不容易穿越了,他可珍惜小命了呢。
“爬过……然后被母后抓住了,打了一顿手板。”然后他就再也不敢爬树了。
赵仁河咧嘴,完了,一不小心,知道了九殿下的糗事。
接下来就是赐座,上茶,免了各种礼节,俩小孩儿在床榻上一左一右的对弈,玩斗兽棋,中间坐着赵海,他倒是简单,端着茶杯,看俩小孩儿玩耍,偶尔吃个点心,觉得味道好的,就掰一半喂给赵仁河这个小堂弟。
不敢多喂,一个点心也不大,掰一半的话,也就一口的事儿。
一个青年俩小孩儿倒是玩了好一会,就一起用了午膳。
他们这里过得平静,后院都炸开了花!
各种意义上的开花!
首先就是世子妃娘娘。
网页订阅哦亲们!
114后院人心浮动
114后院人心浮动
“仁海跟小河去了殿下那里?”世子妃娘娘是听金嬷嬷禀报的,端着的茶杯立刻放到了桌面上:“可是真的?三房那边没有带自己的孩子去?”
这种好事情,怎么能轮到仁海?
大孙子是个好的,将来那是世子,是平南王。
二房跟大房还有一争之力,但是三房是庶出,跟自己从来就不是一条心,至于四房五房?那都是不放在世子妃娘娘的眼里。
三个庶出之子里,她最防备的就是三房,因为三房聪明啊。
虽然给他娶了一个愚蠢无比的妻子,但是这个妻室的背景还是不错的,加上又是嫡女,有些个手段,一般人家都是传给嫡女,不会告诉庶女。
所以她也不敢太狠管教。
但是该下的手,也都下了,可就是板不过来,幸好啊,这是个庶子媳妇儿,要是亲儿媳妇,非得气死不可。
“世子爷直接派人去接的,只是说有急事,让三老爷带着三少爷去书房,根本没给后头送信,再说了,这几日,三夫人足不出户,禁足呢,还有三房的清少爷与泽少爷,不是在抄写孝经,就是在守灵,事情也多。”金嬷嬷道:“三房的河少爷是最小的那个孩子,三夫人以年纪小为由,不让他去守灵,也没让抄经,上次要不是您派奴婢去,河少爷恐怕都出不了寒露居的大门。”
“没想到,他们俩口子闹腾,倒是让我孙儿得了个便宜。”世子妃娘娘比较满意的是被赵仁河领去见九殿下的是赵海。
要是换成赵清,她肯定不会这么平静。
“那赵河是什么意思?”世子妃娘娘又问了一句。
“河少爷很是痛快,跟大少爷一路都是说说笑笑的,不愧是亲堂兄弟。”金嬷嬷道:“据说哥俩儿很是热络。”
“那就好,只要不是哭闹就行。”世子妃娘娘轻叹一声:“当年王太妃走的时候,可是说过,良妾不能怠慢。”
“现在三房那边也知道了此事。”金嬷嬷低头笑道:“三夫人那脾气,三房又该热闹了。”
“哼!无知的女人。”世子妃娘娘笑道:“我也真是佩服老三家的,这么折腾了快二十年,还一点都看不明白吗?”
“三夫人恐怕是想将三房的小姐,带去给九殿下过过目吧。”金嬷嬷道:“这几日三夫人频繁的派人去夏院那边。”
“她的心可真大!”世子妃娘娘一下子就惊讶了:“竟然打这个主意?九殿下才十岁。”
“大房没有嫡出的姑娘,如果谁嫁得好,这郡主的名份,估计就落到谁的头上,就算不是郡主,县主也行啊,好歹都是贵女。”金嬷嬷道:“三房的嫡出小姐,当不了正室,当个侧室也差不多够了。”
“想得美!”世子妃娘娘放下茶碗:“你去跟陈嬷嬷说,这守孝期间,女孩子们也就做一些针线女红,诵读一下佛经,看看孝经,别的不用她们操心,还有,这几日夏院的门禁看好,别什么人都进去出来的,那是我们王府养姑娘的地方,不是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像什么话。”
“是。”金嬷嬷明白世子妃娘娘的意思,转身就去吩咐了。
秋院里,三夫人已经快要歇斯底里了:“那个小贱种,凭什么攀上了高枝儿?我儿子哪儿点不如他?”
董瑞家的凑上来:“夫人,这不是赶巧了吗?再说了,世子爷能让咱们家大少爷冒头?他心里想的都是大房那一窝子。”
尽管董瑞家的说话不客气,但是谁让现在马静在气头上,听着无比的顺耳。
“都是因为老爷,他一个庶出的,世子妃娘娘怎么可能让我儿子出人头地?”三夫人又开始埋怨了起来:“庶出,庶出!”
这都是老调重弹,周围的人都习惯了。
快二十年了,三夫人还不习惯吗?每次这么抱怨,三老爷心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