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2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风海啸频繁发生的,不然海边的渔民可怎么过日子?”

  “前两次都有这种情况发生,这次是不是说不好?”成康帝对大海的气候,很在意。

  “臣可不是什么铁嘴直断。”赵仁河乐了:“您也别看这里的天气阴沉沉,海边儿指不定是艳阳高照呢。”

  “算是托你吉言。”成康帝有点子郁闷。

  “那托您的福了!”赵仁河更乐了:“这天气闷得很,要是下来一场雨就好了。”

  赵仁河看着外面的阴雨层,知道今日肯定有大雨,下下来就痛快了,下不下来这么憋着,实在是难受。

  “让人传膳吧。”成康帝摆了摆手:“你们跟朕一起用。”

  “遵旨。”

  其实皇帝的御膳都有一定的规矩,就算是成康帝,吃了这么多年的山珍海味,也吃够了,加上他本就没什么胃口,御膳房进来的菜品,他就吃了三五筷子,就放下了。

  “您怎么不吃了?”赵仁河正在吃着美滋滋,看成康帝撂下了筷子,不由得诧异。

  “朕吃的不多,你俩吃吧。”成康帝看着他们俩吃也觉得好,就是自己胃口不开。

  俩人用了一顿御膳,才出了宫门。

  这阴雨层一直到傍晚时分,才一声闷雷滚过,瓢泼大雨下了来,赵仁河躺在摇摇椅上,舒了口气:“可是下下来了。”

  “去吃饭吧。”李钊拉了他起来:“整天这么懒洋洋,可不好。”

  “我都劳碌了半辈子,让我休息几日怎么了?再说我也就是在家懒洋洋,出门可勤快了。”赵仁河被李钊半拖半抱着的进了饭厅,所有人都见怪不怪了。

  晚上的饭食是过水面条,凉拌面。

  大夏天的吃着这个最爽口了。

  只是这几日吃的多了,李钊又怕凉着赵仁河,就让人只过一遍水,有点温热的口感。

  赵仁河吃着吃着,突然道:“我们可以做一点冷面吃啊!”

  “凉拌面不合口味吗?”李钊问他:“要不再做一些卤子?”

  “不是,我就是想起了一种吃食,你放心吧,我做出来了,就送入宫中,以你的名义,孝敬一下你的皇帝爹。”赵仁河低头吸熘面条:“夏天怎么能没有冷面呢?我怎么才想起来呢?”

  听的李钊莫名其妙,不过赵仁河莫名其妙的时候太多了,他都见怪不怪了。

  第二天天就晴了,赵仁河开始折腾厨房的厨子。

  据说朝鲜族冷面起源于高丽王朝时期,历史已有两百年之久。

  据李朝后期的世食风俗记史料《东国世食记》记载,冷面发源于十九世纪中叶朝鲜的平壤和咸兴地区。

  因此,冷面分为平壤冷面和咸兴冷面。

  平壤冷面和咸兴冷面的最显著区别,是平壤冷面为加汤食用的“水冷面”,而咸兴冷面是用辣椒酱做调料的“拌冷面”。

  赵仁河只吃过一种冷面,那就是平壤冷面,而且是酸甜口味的,加一点咸。

  就是面条他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前有机器一压就成了,但是这个时候,他上哪儿搞机器去?

   新文《东北家养人参娃》求收藏,谢谢!

492“叩阍”告御状

  492“叩阍”告御状

  赵仁河前世吃过无数次的冷面,但是他真不知道面条怎么做,反正就是逼着厨房的厨娘,用荞麦面条,用抻面的手法做,要细细的那种!

  他记得去延边旅游的时候,导游介绍过,传统冷面是由面条、冷面汤、冷面帽、点缀、冷面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食冷面。

  反正吃着很方便,冷面的面条由荞麦制成;所以他就让厨娘也这么做!

  真正的冷面汤,不是用水冲成的,是由牛肉或牛骨熬制而成;冷面帽和点缀是放在面条上起到增进营养、口感和视觉美感效果的辅料,由牛肉片、香肠、胡萝卜、鸡蛋、黄瓜丝、泡菜、苹果片等组成;冷面酱是由辣椒粉、姜汁、蒜汁、食盐和芝麻等调制而成,当初他们在延边吃到的正规冷面,非常美味。

  以前在城市里头吃的无非是调味料搭配的自来水而已。

  跟人家那手工冷面是两个味儿!

  折腾了七八天,天气也越来越热,六月末的时候,赵仁河入宫了。

  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一个女人!

  他大摇大摆的带了一个女人进宫,从入了干清宫养心殿的大门开始,后宫就接到了消息。

  永远不要小看后宫女人们的敏感程度。

  翊坤宫

  “带了个女人?”孙皇贵妃扶着肚子,板着脸道:“派人去探探消息,看万岁爷把这个女人安排在哪儿?”

  “皇贵妃娘娘,一个女人而已,进了宫也只能从美人做起,大不了就封一个嫔,您可千万要保重凤体啊!”大宫女看着她的肚子道:“我们全都看着小皇子呢。”

  “也有可能是小公主,不管是什么,都是我的孩子。”孙皇贵妃摸了摸肚子:“派人去打听一下,但不要太积极,我无所谓,有个新宠出现,反而能把宫里头的人的眼光都吸引过去。”

  她,跟她的孩子,也就安全了。

  景仁宫

  贵妃娘娘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有些发懵:“他这是要送人入宫争宠吗?”

  她跟女儿九公主都投靠了昭王,平南王跟昭王好的都快要穿一条裤子了,怎么平南王还送人入宫?

  这话说不通啊!

  恰好今日九公主入宫给母妃请安,听了这个消息想了想:“平南王不会给皇兄拖后腿,他们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况,一个女人入宫,能不能得宠还不定呢。”

  “可是,平南王带人入宫,还是个女人,能有什么别的事情?难道是告御状?”贵妃娘娘的想法很天马行空。

  “应该不可能,平南王的权势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他地位绝对不低。”九公主分析:“他想办什么案子,还不是手到擒来?何必带人告御状?何况告御状也不是这个告法。”

  身边有宫女上茶,退下之后,回了宫女们休息的地方,跟人聊天,说了此事,有个小宫女听了一耳朵,还没太听明白,不过怕引起注意,就找了理由出了景仁宫,去了宫女们聚集的一个小院子里,跟一个翊坤宫里的小宫女说了此事,那小宫女马上回了翊坤宫,告诉了一个大宫女,那大宫女看孙皇贵妃在休息,就没去打扰,倒是旁边有个八卦的同等大宫女,问了她几句,她不小心说漏嘴:“听说是来叩阍的,告御状呢!”

  宫女们瞬间就被这个理由惊呆了!

  “告御状的啊?”

  “天哪!”

  “没挨鞭子吗?”

  “是平南王亲自领进来的呢。”

  翊坤宫里有扫地的粗使宫女,十分爱传消息,经过她们的润色加工之后,这个消息,在后宫满天飞了。

  其他宫殿的女人们也时时刻刻关注干清宫养心殿的动静,只是那里乃是前宫,御前的人呢,也嘴巴严得很。

  所以她们一边打听,一边派人出宫,警告娘家人,有什么破烂事情赶紧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