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7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亏待他们,只是他们这次回去,也落不了好。

  吃饭的时候,贾田公公就说了,他们得北上。

  “万岁爷本来想召您入京过中秋,如今重阳都过去了,就只能过除夕了。”贾田公公也不是真的认为海太妃是对朝廷恭敬有理什么的,那不可能。

  太监是宫里头最会看人眼色行事的那一群。

  能熬出头的都是聪明伶俐,眼神好的那一小撮人。

  “过年啊!”海太妃想了想:“那是好事儿,老婆子年过半百却从来没有去过京城,也是一桩憾事,且容我几日,打点一下行囊,这就跟你们北上,去京城过年。”

  “那感情好啊!”贾田公公高兴了。

  可是跟着贾田公公来的一位刘女官,却在旁边来了一句:“不知道,世子爷去不去?”

  当时,贾公公的笑容就没了,海太妃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   喝粥,腊八喝粥啊!日子过煳涂了。

437海太妃的疏阔

  437海太妃的疏阔

  那刘女官自知这话说出来不太好,但愣是硬着头皮开了口,这可就让贾田公公生气了:“我说刘女官,上头派你来是干什么的你还记得吗?”

  “奴婢记得。”刘女官低头,看着很恭顺的样子,她品级不如贾田公公高,何况她只是内务府派来的一个女官,并不是干清宫的人。

  来这里是为了沿途伺候海太妃的,除了她之外,还有四个宫女,八个内监,十二位禁军,一百二十个御林军。

  人不多,但是他们敢说,这一路走过去,保证没人为难他们!

  因为他们这是皇差!

  任何人,只要在大顺地界上,就不可能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而且他们回去的不止这些人,还有上次来了没办好差事的那群人。

  以及,海太妃的人。

  海太妃堂堂一个平南王太妃,她身边伺候的人就算是少,那也有朝廷国法的规定,必须有多少仆役侍奉。

  平南王府除了规定数量上的仆役婢女之外,其他的都是临时工。

  可海太妃敢说,这些人心里头对平南王府绝对忠诚。

  不过去京里头,事情多,也有风险,就要挑人带了。

  可这些人里头,绝对不包括小虾米!

  “记得你还如此放肆?”贾田公公是真的生气了,气的身体都哆嗦了。

  别以为他干爹跟海太妃认识,看似很熟悉,人家就会给他面子,这面子也是要看是什么事儿!

  他虽然不是成康帝身边伺候的,但也是干清宫当差的头儿之一,这四方王府什么样儿,全大顺朝都知道,这次能轻而易举的笼络住平南王府,已经是两代帝王努力的结果了,为此折了多少人手和探子进去,成康帝不说,身边伺候的人心里也模煳的知道一点,水深着呢!

  就连万岁爷,都没敢问一声那个小世子的事情。

  平南王就在京中,平南王府这边就留了平南王太妃一个人,那位小世子,他们来了这一天了,也没见旁人提一句。

  反倒是他们京里头来的刘女官,竟然问了一句。

  你算个什么东西?连皇上都不敢碰触的底线,你敢提这么一句,你比皇上都能耐啊!

  别说贾田公公生气了,就连海太妃这么好脾气的人,都拉长了脸。

  李奶娘早就跟她分析过了,平南王在京,世子就不能动地方,别说京里来人不会提这件事情,就连万岁爷,也不会那么“没有点成算”的,谁知道今天就有这往刀口上撞得嘿!

  “奴婢不敢!”刘女官虽然很快就认错,可她没有道歉,也没说其他的,但气氛不对了啊。

  她既然跟来了,那就代表的是京城里的态度。

  海太妃摆了摆手:“大侄儿不用多说,在你们来之前啊,我就想着,要是那伙人说的是真事儿,那我就有机会进京了,好事儿啊,可是我那大孙子不同,他呀,跟着老神仙学本事呢,这会儿还不知道跟着人跑哪儿去了,别说你们只是问了一嘴,就是圣旨宣召,你们也得先找到人再说。”

  “世子爷这是出门游学了?”贾田公公立刻就丢下刘女官不搭理,开始努力的活跃气氛,而跟老太太能聊什么呢?当然是聊她最在意的,海太妃最在意什么?除了那平南王,就是平南王世子啊。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呢。

  “是,跟着应嘉先生,还有十几个同窗一起出门去了。”海太妃这会十分庆幸,儿子将孙子托付给了应嘉先生,虽然是师祖,但是的确对孙子非常好不说,这走一步算三步看五步的本事,太有先见之明了。

  早在开春儿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游学的事情,以前也游学过的,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做准备,恨不得闹腾的半个平南府的人都知道。

  然后在过了八月十五之后,他们启程了!

  准备了半年的时间,据说还要在外面过年,而且去的地方十分有意思,就是刚打下来的东瀛。

  “是啊,去琉球、吕宋和东瀛逛一圈,过了八月十五就走了。”海太妃直接就道:“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小国玩、额,游学呢,而且是隐瞒了身份去的,都只当他们是一群游学的秀才而已。”

  至于具体地点,那就是“海外”俩字。

  海外地方可大了去了。

  有本事你就去找吧!

  啥时候找到了,啥时候拉倒。

  就怕你找不到,游学这个时间不好定,一走十几年的都有。

  也有一走几年音信全无,后来就学成归来,光宗耀祖的那种。

  最少也是走三五个月的,在大顺朝的地界上还好说,要是再海外,那就只剩下“呵呵”了。

  倒是贾田公公,听说了之后,不由得敬佩的很:“世子爷胆子真大,竟然敢走那么远。”

  “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对什么都好奇,听说他干爹去过吕宋,父王见过琉球群岛,还灭了东瀛,就蠢蠢欲动,好几年了,想要出门去,都让他父王给拦着了,这次不行了,非得要出门转转,而且他都是个少年郎啦,要不是世子爷的身份,早就跟他父王当年一样,去科举考试了,现在考试是不指望了,让他出门见见世面也好,只不过啊,咱们家的孩子,这见世面也跟旁人不一样,从小就跟着我们东奔西跑,东北去过了,南边儿也待了这么久,出海去看看吧,趁着年轻,看看天下!要是跟我这老婆子一样的年纪,就只能在家安享尊荣了,上京一趟都够老婆子我高兴地睡不着觉,可也就京城吧,繁华之地,天子脚下,要是让老婆子去外海,那是死活不能去,去了八成就回不来啦!”海太妃并不忌讳说这些,而且她自己还乐了呢:“京城可以去,外海就算了。”

  “世子爷真是好胆量,这么小就敢往外走,换了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