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2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海太妃说的也对,他们没凭没据的连圣旨都模煳了,怎么让人相信?

  别说贵为平南王太妃的海如花了,就是他们这样当宫里奴才的人,也肯定不会信。

  “太妃娘娘,推出去砍了吧!”护卫头子是原来丁大力挑选出来的能人,一个走镖多年的镖师头子,后来到了平南王府,得到了护卫头子这个工作,待遇好,事情少,不用辛辛苦苦走南闯北,不用刀头舔血,日子过好了,更懂得珍惜这个机会。

  后来在王府里娶妻生子,对王府更忠心了。

  现在看到这些人,他就当是骗子,而且是有严重探子嫌疑的家伙,不砍了干什么?

  “别呀!”

  “我们是冤枉的!”

  “不要啊,我是宫中女官,你们无权处置我。”

  “还不一定是什么人呢!”抓他们的护卫却不客气,下手狠着呢,所有人都五花大绑。

  海太妃想了想:“也别杀了,都关起来吧,等我儿子回来处理,这些事情我一个老太太能怎么办?”

  已经五十岁了的海太妃,活的相当明白。

  这群人的身份是真的,何况都是大活人,杀了她不敢,也不可能真的杀了啊。

  “是!”护卫头子不管别的,现在王爷不在家,王太妃说了算,世子去上学了,还没回来。

  人压下去之后,海太妃这气势也撑不动了:“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说着还掏出手绢擦汗:“赶紧的,我们回屋里去,这地儿太热了。”

  十分接地气的话语,让沈梅回过神来:“是,我们进去吧,外面太热了,您二位还穿着大衣服呢。”

  其实是穿的诰命服饰,太妃的诰命服饰可比一品诰命夫人的服饰还要复杂一些,海太妃穿起来需要人扶着走。

  刚才海太妃出来,身边跟着那么多婆子丫鬟的,又是一身的太妃服饰,琳琅满目的同时,气势那么一架起来,让沈梅想起了在京中,自己与爷爷相依为命,却被逼差点入了那郡王府为婢,稍微长大一点,可能就会被人……。

  自己跟海太妃也二年了,被照顾的很好,还可以时不时地跟爷爷通信。

  知道爷爷过得好,自己也很好,就可以了。

  只是刚才,那一幕又让她心里打了个哆嗦。

  幸好啊,海太妃还是那个她熟悉的海太妃。

  一群人赶紧进入银安殿,这里地方大,屋嵴又高,凉风习习,还放了不少冰块降温,比外面起码低了七八度左右。

  虽然达不到最舒适的温度,可对于外面的炙热而言,这屋里太凉快了!

  进了来之后,一人一碗绿豆汤先喝了,然后海太妃才想起来:“梅儿啊,一会儿跟护卫头子说一声,那些人关起来是关起来了,可也别虐待他们,给吃给喝,衣服脏了也能洗,每天都要冲凉,别中暑了。”

  沈梅笑了:“知道了,太妃娘娘,他们需要分开三个地方关押,女子们一个院落,内监们一个院落,那些御林军啊禁军的一个大院落。”

  李奶娘赞赏的看了一眼沈梅:“梅儿小姐说的很对,这内监啊,就要单独一个院落才行。”

   以后都现发,别定时了,都乱了顺序……

402京城风起

  402京城风起

  海太妃这才想起来,内监是不算男人的那种,跟御林军和禁军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

  可是跟几个宫女女官住在一起也不合适。

  大夏天的,南方又热,人本来就穿的清凉,一出汗真的什么都不太美好了。

  再有个不男不女的在身边住着,谁受得了?

  平南王府不是没有内监的名额,赵仁河没要。

  海太妃就更不可能要了,他们平南王府精简人员,真正贱籍之人根本没几个,临时工不少,转正的更多,但都是良籍。

  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基本上该走的都走光了,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一些将家安在王府内的老实人家,才会留守在王府里。

  所以平南王府的空置院落有很多,完全可以安排下这些人。

  白日里晒点水,太阳要落山的时候,水还是热乎的,可以冲凉,洗澡,甚至是洗衣服。

  饭菜其实都差不多,每日三餐,早饭一般都是海鲜包子,菜包子,搭配鱼片粥啊,海鲜粥。

  中午就炖海鱼,凉拌海菜,还有一些炒的青菜。

  晚上偶尔有炖肉,大骨头汤之类的加菜,其实很普通的饭菜,而且都是大锅菜,不怕有人下毒害他们。

  就是关在院子里不让出去,每日有专门的人送饭菜,洗漱用品也不缺,院子里就有非常现代化的“洗手间”,还有淋浴间。

  水箱里的水晒了一天都是热的,直接淋浴就行了。

  待遇是不错,可他们依然没什么精神,毕竟是被人软禁了起来……后来等想起他们的时候,这帮人在这里日子过得好,都胖了一圈。

  海太妃解决了这伙人就直接丢去了脑后头,因为要八月十五了,今年因为有“灭国之战”么,秋收就很重要了。

  粮食入库之后,也到了中秋节,看着天上一轮明月,海太妃这次是在王府过的节,没办法,孙子留在了孙家,跟着他太师祖过节了,她自己带着全家人过节。

  吃的喝的都不缺,聚在一起吃吃月饼,看看月亮,聊聊家常,这个节,海太妃过得很平静,反正儿子都从海外回来了。

  李奶娘带着儿媳妇跟孙子一起过来的,正好,让儿媳妇朱大姑娘,跟亲家母见见面,算是回娘吧。

  朱大娘其实已经在平南府里头置办了一个三进的院落作为“朱宅”,还买了三五十亩地,娘四个本来就不是贱籍,是正经的良家女子。

  前些年已经还完了家里的欠债,也没了落脚的地方,现在么,家里有豪宅,外头有田地。

  还有王府的月例,逢年过节都有额外的赏赐。

  就差朱三姑娘找个赘婿进门了。

  如今大姐带着孩子回来住娘家,自然是高兴的。

  一群女人在家,过了个平淡温馨的中秋节,京城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热闹了。

  赵仁河到底没有在中秋节前赶到京城,因为他们带的东西太重要了,也太多了,在水路上还行,到了陆地上,几百辆大车,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穿州过府谈何容易啊!

  就算是有“平南王”的招牌在,也没用!

  例如绵绵的秋雨。

  江北已经丰收了,粮食入仓,晴了半个来月的天,又阴沉沉的了,连阴了三天,秋雨绵绵不绝,他们被隔在了一个叫江宁城的地方。

  下完了雨他们再次启程,结果道路泥泞,不太好走,他们整整耽误了十天的时间,连中秋节都没赶上!

  赵仁河在王驾的马车里坐着直拍桌子:“以后一定要修建水泥大道,这破路太难走了!”

  “那也得等昭亲王登基之后,才能铺路。”何大根跟他一起坐在马车里头:“不然那些水泥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