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0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件手拿把掐的事情,现在不得不动脑筋,让海太妃北上。

  内侍也知道自己弄湿了圣旨,无法宣读,也是一项大罪,半路折回去是罪,冒险一试也是罪。

  所以他决定冒险一试。

  几日之后,在这一队人马还没到平南府呢,平南王府里,海太妃拿到了一封密信。

  “密信?”送信的人是李奶娘。

  “给我的?”海太妃有些不敢相信。

  “是给您的。”李奶娘笑了:“快打开看看。”

  “确定吗?”海太妃同样哭笑不得:“我一个糟老婆子,会有什么事情,给我专门写了一封密信?”

  “快看看吧,万一孩子们真的有事情求您呢?”李奶娘知道,海太妃一直很自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原来还可以帮助带孩子,后来小少爷大了,也不需要她带着了,她就又无事可做了,平南王府顺顺利利的,每天都按部就班。

  后来有了个沈梅小姐,倒是好了许多。

  而且沈梅小姐聪明伶俐,在海太妃身边,倒是让她开心不少。

  果然,沈梅小姐在一边也柔声道:“太妃娘娘快看看,万一是王爷有事情托付您呢?走的时候那么着急,恐怕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安排。”

  两个人一劝,海太妃赶紧打开信。

  这信是赵仁河亲笔写的,用的是简体字,这种字体,海太妃认识,而且只有儿子胡这么写信,他不是竖着写的,而是横着写。

  别人看会别扭,但是海太妃当年学习的时候,就是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更像是一张白纸,当时赵仁河就教她繁体字,同时也有简体字,母子俩之间的书写习惯,都是横排走向,而不是这个时代的竖排走向。

  还有标点符号,以及信里头的暗语。

  比如这封,赵仁河就在末尾,用红色画了三根鸡毛,表示十万火急。

  海太妃看过了之后,抬头看向李奶娘:“朝廷来传旨,宣我入京过中秋,但是小河说,京中现在一团乱,我不能去京里头,他们派了特种营的人,掀翻了那个内监所在的船,东西落了水,圣旨模煳一片,让我以此为借口,不去京中。”

  李奶娘一想:“可不是么,听说现在京中有点不太平,两把大火烧死了好多人,还都是皇族子弟,可怜的,听说还有不少孩子呢。”

  海太妃一听:“那我不去了,等我儿子说安全了,我再去。”

  “好!”

  不过啊,海太妃还是请李奶娘留下来,跟沈梅一起,帮她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传旨内监。

  传旨的人到了平南王府,经过三层检查才被放了进来,内监还有些纳闷儿:“以前没听说,进入王府还要检查?”

  “以前是只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危险品的,但是现在不同了。”门子负责检查的人很是认真:“这不是王爷去征讨东瀛了吗?怕有人趁着大军在外摸上门来,我们王府现在可是非常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呦!”内侍呵呵冷笑道:“你还读过书呢?”

  “认识字,没考过功名。”门子却很淡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啊!”

  他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家里为此穷困潦倒,后来还是海太妃可怜他,年纪一大把了,家里穷的叮当响,娘子病了都没钱看病。

  孩子们拼命干活,一个个又瘦又小,他也没什么力气。

  还是海太妃遇到了他家二闺女,要自卖自身,可怜她一个瘦小的女子,要卖了自己给母亲看病,就接了他们全家入府,他呢,给看看大门,尤其是遇到这种贵人的时候,他就得出马了,因为他说话文绉绉,可以装点门面。

  妻子在后厨房那里负责摘菜,这么一个轻巧的活儿。

  儿子在私塾读书,女儿也在海太妃跟前的识字班读书识字,每日还在绣房做点女红针线什么的。

  全家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他考试无望,就指着俩儿子了。

  不过他读书很多,几乎是出口成章,果然震慑住了来人。

  内监再怎么厉害,也不如读书人清高贵气,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

  他们进入王府的范围之内,虽然打了传旨内监的旗号,可因为心虚的关系,愣是让门房给拦住了,检查的时候,也只是看看行李箱,东西都没解封,只是将人都看了个遍。

  进了大门之后,就是银安殿广场,海太妃在银安殿等候。

  广场上是李奶娘带着一群人在候着,一见到来人,就行了一个礼:“几位内宦大人辛苦了。”

  她现在也是跟着儿子水涨船高,成了一个有身份的老妇人。

  所以不能自称“奴婢”了。

  “您是?”传旨的内侍不认识这个老妇人,看打扮也不是海太妃,因为这是太淑人的装扮。

  “我原是平南王的乳母李氏,夫家姓何,后来儿子争气,做了一个四品的将军,老妇人就沾光,得了一个太淑人的封号。”李奶娘好歹也是特训出来的女探子,那火候拿捏的非常到位。

  “哦,太淑人客气了。”内侍觉得受到了重视,因为这可是平南王的乳母。ΓτχμΒλχψ

  “几位请进,太妃娘娘在银安殿与诸位见面,迎接圣旨,香案都备好了,不过啊,你们得给我看看圣旨,毕竟现在是战时,很多事啊,我们不得不小心。”李奶娘开了口:“只要看过了,验明正身,就能宣旨了。”

  “这位太淑人,圣旨是何等重要,岂容你一睹真容?”内侍在冒冷汗的时候,旁边的一位女官站了出来:“我们宣读完圣旨,海太妃娘娘自然会跟我们走。”

  “跟你们走?”李奶娘顿时,声音都尖利了起来。

  “怎么了?”另一位女官惊讶了。

  “最近海上来往频繁,又有灭国之战,我们平南王府已经遭到了好几拨刺客的刺杀了,你们说是京都宫里头来的人,有什么证据?”李奶娘顿时就办起了脸:“太妃娘娘是何其贵重的身份?岂能说跟人走,就跟人走?没有圣旨,连太妃娘娘的面都见不到。”

  一顿话把宫里头来的人说蒙圈了。

   顺序错误了,现在已经修正……江湖这个是强迫症,不修正江湖受不了!

401模煳的圣旨

  401模煳的圣旨

  细想想也是,人家儿子带着俘虏跟金银进贡入京,自己的亲娘跟儿子当然要仔细保护起来。

  没看就连皇帝,也只敢宣召海太妃,而不是连世子一起宣召入京么。

  因为他们不会去的,一家三口都入京,这可不好,万一皇帝不放人可就尴尬了。

  所以只请了海太妃。

  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千里迢迢的邀请海太妃去京中过中秋。

  虽然有在外打仗的武将,朝廷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邀请这些武将的家眷们入宫,吃宫宴之类的,但是这么远的距离,邀请就有些刻意了。

  还害得他们落水,湿透了圣旨。

  “我们带了这么多赏赐过来……。”又有一个女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