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6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酒送给谁?谁就是万岁爷心里头最重要的那个人!

  女人们都很紧张,这代表了宠爱的程度。

  其中最紧张的是皇贵妃,她知道自己跟儿子没那个宠爱了,但是万一呢?

  任何事情皆有可能。

  谁知道,成康帝突然客气了起来,对赵仁河道:“平南王是第一次在北边过年,可还习惯?”

  “有点不习惯。”赵仁河道:“太干,太冷了,每天窝在昭亲王府的炕上,我就不想动弹一下!”

  这话是实话,他在昭亲王府根本不出门,有限的几次,也是出门去逛街,穿的圆鼓鼓,成康帝知道他的一切行踪,自然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来,这杯桃花酿,给你尝一尝,这可是江南贡来的好酒,甜而不腻,花香浓郁。”好么,成康帝直接将此酒,赏赐给了平南王。

  今日在座的都是皇室宗亲,后宫妃嫔,还有几位驸马家的长辈,几位成康帝的心腹大臣,其中最突兀的就是平南王赵仁河。

  赵仁河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真的喝了一口:“这个味道不错,不愧是贡酒啊!万岁爷,臣请求赏赐给臣两坛呗?这个好好喝!”

  看他那馋样儿,成康帝大为满足:“行,赏你三坛子。”

  “谢主隆恩!”赵仁河高兴的很。

  而且那壶酒,他没跟李钊平分着喝,因为李钊不爱这种甜了吧唧的东西,他连锅包肉都不吃,上次他让李钊尝个新鲜,结果李钊就真的吃了一口,第二口都没有吃。

  从那以后啊,赵仁河就知道他不爱吃甜腻的东西。

  酒这种,他只见李钊喝过烈酒,果子就很少,这种甜米酒的东西,何必为难他喝呢,自己喝吧。

  但是在别人的眼中,这是真的喜欢这种桃花酿,连一碗腊八粥都能分着喝,一壶桃花酿,竟然没有分,这可是真的心头好啊。

  有个小内侍就把这个事情记了下来。

  另外有人又给上了新的热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又有了新的举动。

  因为吃的差不多了,宴会的最后,就是进果盘。

  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

  同样的果盘,成康帝也送给了赵仁河,这虽然是不和规矩,可是没有皇后,皇帝赏给了大臣,别人却不能说什么。

  因为这没有明文规定,皇帝爱赏赐给谁,就赏赐给谁,但是今天这种情况很少遇到。

  宴毕,皇帝离座,女乐起,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

  赵仁河也跟着李钊,被成康帝带到了养心殿的冬暖阁,在那里住了一夜。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

  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

  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元宵节之后,十八,将花灯撤下,才算是热闹结束,但是一般富贵人家会继续安逸的庆祝,一直到二月二,吃过了猪头肉,开了笔,才算是结束了庆祝活动,过完了年。

  所以赵仁河他们初一陪着成康帝看了一天的大戏,古代的戏曲赵仁河并不感兴趣,他就看个热闹。

  而且宫里的点心,非常好吃。

  初一早上,吃过了早饭之后,又跟着成康帝去祭祀天地,祭祀宗庙,一直到晚上,才被成康帝放出宫。

  还带了一堆新年的赏赐,其实在赵仁河看来,这就是一大堆古代高级工艺品,在现代,这是古董,在古代,就是用品。

  什么紫檀镶金头嵌玛瑙筷子、银龙柄奶茶壶。

  这是看赵仁河也喜欢喝奶茶,特意赏赐给他的,壶银质,以锤錾、镌刻等工艺制成。

  盖顶饰十二瓣覆莲,上置如意头珠形纽。

  窄肩,鼓腹,下敛,足外撇。

  弯曲的粗流处雕双角兽首,柄为龙首形。

  壶腹下半部錾卷草纹。

  这可是非常精巧的银器制作,而且非皇赏不可得。

  就连攒盒,都是戗金彩漆勾莲纹的攒盒。

  比起当年李钊赏下来的更精美,大气。

  攒盒木胎,通体髹红漆为地,内外分别戗金彩漆勾莲纹和勾莲云蝠纹。盒葵花式,内有九个盒,即八个异型盒环绕着中间一圆盒攒在一起,故称攒盒,又称“九子盒”。

  不是给赵仁河的,是赏赐给李钊的,跟他的排名一样。

  别人出宫的时候,两手空空,最多有个点心盒子就不错了,可是他们俩出宫,大包小裹的跟回娘家似的,光是送东西的车子就好几辆。

  看的某些人,羡慕嫉妒恨!

  却再次彰显了成康帝对嫡子的看重之意。

  可是李钊却并不太高兴,因为早在入宫伊始,他就察觉到了不同,父皇对他太看重了,看重的有些过分,当他是一个隐形人的时候,没人在意他;可是很明显,他一回京,父皇就要把他立为靶子,用以转移诸位皇兄的注意力。

  或者,他根本就没表面上,对自己那么慈爱。

  俩人回到了昭亲王府,昭亲王府也有准备了晚饭,虽然不如宫里头,但是却是用心准备的,比宫里的那些讲究的饭菜,贴心多了。

  有赵仁河爱吃的杀猪烩菜,南边儿来的海参,炒的葱爆海参。

  鱼翅燕窝的有,但是更有酸菜猪肉馅的饺子,还有凉拌牛肚丝。

  “我们终于回家了啊!”赵仁河去换了一身衣服,出去那身束缚,他感觉自己松快多了:“吃饭,吃饭!”

354承恩候温岳,温志山

  354承恩候温岳,温志山

  正月初二,赵仁河要李钊带他去皇陵。

  “为什么去皇陵?”李钊有些莫名其妙,年前刚去过。

  “因为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赵仁河道:“我们无法送大行皇后回娘家看看,但是你一定要去!”

  李钊虽然不明所以,还是带着赵仁河来看望大行皇后了。

  因为赵仁河跟他抱怨,贵为皇后,还不如普通的妇人,可以有事回娘家,嫁给皇帝,哪怕是当大老婆,也是吃亏的。

  而李钊也想到了,自从母亲嫁入皇宫,也就一年回家一次,有的时候,根本回不去。

  只能宣召娘家人进宫觐见,还只有外祖母可以,男丁一般不觐见。

  李钊坐在大行皇后灵位前,跟赵仁河说:“所以如今是舅舅当家的承恩候府,跟我并不亲。”

  赵仁河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就是活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样本啊。

  “放屁!”偏偏这个时候,有个人走了进来。

  赵仁河眨了眨眼睛:“承恩候?”

  这个人看年纪五六十岁吧,但是有一种老而弥坚的气质,与李钊只有三分像,但是气质上却有六分像,还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穿着素净的华服,带着两个家仆,家仆挑着担子,里头是一些祭祀用品。

  祭祀皇后,自然跟平时祭祀不一样。

  皇家的祭祀是有一定的规格的,别的不说,光是祭祀用的膳品,就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