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7 章(1 / 1)

平南王府凭男记 初吻江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不成了:“你这张嘴啊!得理不饶人。”

  主仆俩说着说着,成康帝又小声的问他:“那、那孩子有了这么一个师祖教导,应该比太子幸运吧?”

  “差不多吧!”魏潇也小声的道:“奴才也不懂这些,只看小少爷长得可爱,身手将来也不差,又是未来的平南王,就算不是凤子龙孙,也差不多了。”

  其实,就算是凤子龙孙,也不见得有平南王那样的权势和地位。

  成康帝坐在那里不吭声了,半晌,他才又道:“平南王手里头握着这么多钱,不是个事儿。”

  “听说平南王开了个汇丰钱庄,一下子就占据了十三港口跟南七省的地面上的省府,都有,发的银票很特别,经营的方式也是前所未见。”魏潇道:“而且还能异地汇款,很有意思。”

  “是吗?”成康帝皱眉:“他这是要干什么?有了王位,还有这么多的钱财。”

  “大概是想给小世子留下点家底吧?老奴听说,平南王回去之后不是立刻就见的先王,而是用您给的权利,借了平南水军大营里十万悍卒,给平南王府清理了周边的违章建筑。”魏潇道:“您知道的,那些说是客栈啊,银楼之类的,可是占得都是平南王府的地盘。”

  “那不都是平南王府的产业吗?”成康帝疑惑了:“他拆自家的买卖?”

  “那可不是平南王府的产业,一没地契二没房契。”魏潇道:“清理干净了之后,平南王也是个胆小的,平南王府那些私下里的收入他也给断了,光指着那点功勋田里的出息,以后可怎么给儿子娶媳妇儿?这次赚了钱之后,他就开了个钱庄,老奴看不太明白,但是听人说,办事儿可挺方便。”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成康帝看着魏潇:“你该不是跟人通信了吧?”

  “老奴倒是跟人通信了,不过啊,可不是平南王。”魏潇大大方方的道:“是昭王殿下,每次都是给老奴写信,给您的都是奏折。”

  “他给你写信……都说什么了?”成康帝有些酸唧唧。

  但是一想到九儿子为何离宫出走,他又非常的心虚,同时也很不满,自己是父亲,他是当儿子的,怎么能不给自己个面子呢?

  “问候您呗!”魏潇乐了:“不好直接问您,就直接问老奴,最近累不累啊?其实就是想知道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最近吃的好么?其实就想知道您用膳如何。孩子大了也要脸面的,可又脾气倔的很,不肯低头服软,又担心您,只能拐弯抹角的试探。”

  当年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对错呢?

  “当年朕……朕……。”成康帝看着摆在一边的一个珊瑚盆景,沉默不语。

  这珊瑚盆景还是贵德送来的,是被截留的贡品。

  平南王府要不是因为赵河阴差阳错养了赵宣,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因为他们挑战了皇族的尊严,轻视了帝皇的威严!

  在宫里头讨论那一笔“巨款”的时候,平南府已经开始兴师动众了。

336有钱了有钱了!

  336有钱了有钱了!

  新手村的盐处理不掉,那边又在源源不断的产盐,最后腊余月给工人们放假三个月,带薪休假,原因是雨季来临,不能晒盐了:“等八月份,过了八月十五,八月十六就上工!”

  “是!”盐工们一个个晒得黑黢黢,但是精神头十足。

  这一年以来他们也的确是累坏了,刚建成盐田那会儿,都怕盐田出岔子,不眠不休的,睡觉都要睁着半只眼睛,过年都没怎么休息。

  万八千号人,男女老少齐上阵,盐田建成了,也养熟了,他们也赚到了钱。

  这一年多的时间,赚了他们这辈子都无法想象多的钱!

  就算是一夫一妻的小家,起码也有二十几两银子的存款。

  盐场提供服装,住宿和饭食,孩子可以送到免费的私塾里头,有老妈子们照顾,吃喝拉撒睡都有人管。

  这都多久没见面了?

  看到孩子的时候,大人们都不敢相信。

  穿着干净整洁的小童生服装,背着小背包,背包里是换洗的两套衣服,几本书,包括笔墨纸砚在内。

  见到人,就喊“父亲母亲”,干干净净的孩子,规规矩矩的样子,这样的娃儿,谁不喜欢?

  私塾同样放了三个月的假期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回家,一尽天伦之乐。

  盐田暂时闲置,盐工们放假回家休息,盐仓却还没有空,这段时间七大盐商跟新手村比着出货,可他们不可能平价进平价出,那等于是赔钱。

  但是腊余月不是,他看盐仓还剩下一半都是满的,干脆来了个倾销大处理,一百斤盐就送一斤,百分之一的附赠品。

  说好了都是好盐,他的解释是:“雨季要来临了,我这里你们也看到了,实在是耽误不起,清仓,必须清仓!”

  他一清仓不要紧,又是远道打折扣,又是百分之一的附赠品,赵仁河跟他提过几次他那个时代的商品促销手段,结果他轮番用上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抽奖,进多少粗盐,就附赠多少精盐。

  几个手段用下来,七大家盐商的货物是越卖越少,价格越来越低,呈现跳水的姿态,而腊余月也终于在端午节过后,六月份之前,将盐仓清理干净,但是没说不再卖盐,而是修整盐仓,八月十六过后还得继续产盐呢!

  此时的盐市,已经饱和了,或者说,已经超出了饱和的程度。

  不止天下盐价大跳水,就连番邦属国的也一样,高丽国在辽阳城那里购买到了大量的盐巴,以至于他们本国的盐农所出的劣质盐巴没人买;盐商们遭遇到了巨大的损失,只有走私去高丽国的大顺盐商们大赚了一笔。

  东瀛、吕宋等国买盐用的是金子结算,赵仁河只要金子,银子这玩意儿,他有的是,何况他知道,东瀛这个岛国,不缺银子。

  他用金子跟他们换银子,再收他们的金子。

  东瀛这个岛国冶炼技术不成熟,银子成色差,兑价就很低,他还赚了个中间差。

  而七大盐商也有些门路,他们也想走盐去海外,起码卖的上价格,就是辛苦一些,平时都不怎么去,只是保持着二三年走一次的节奏,保证这条盐道不断就行了。

  谁知道这次走了一遍,回来还赔钱了!

  因为海外也充斥着无数的好盐,比他们远道运去的还便宜,七大盐商现在家里是数着米粒下锅的过日子,有的就是一大仓库的盐。

  可还这么多盐卖不出去怎么办?

  一直留着?

  可过了梅雨季节,那边的盐又要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还是两文钱一斤,各种打折促销,他们的盐,什么时候卖的完啊?

  而庆郡王,算是记住了平南王赵河,赵仁河的大名了。

  同时,庆郡王的声望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不少官员都觉得庆